X-lab2017 / oss101-bok

https://www.x-lab.info/oss101-bok/
2 stars 4 forks source link

开源创新 #19

Open will-ww opened 1 month ago

will-ww commented 1 month ago

开源是一种开放的产品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无边界的协作模式和开放共赢的合作理念。开源有力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加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升社会生产效能。开源利用互联网平台将资源、开源项目和海量开发者汇集,使创新所需的各种技术、知识信息、人才、资金、设备等资源得以共享,避免重复开发和无效创新,使得技术的发展能够迭代演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技术创新。简言之,开源创新以开放、共享、协同为精神内核,汇聚群体慧、提升开发效率、实现高效持续创新。该创新模式以信任机制为前提以自由参与为条件、以开源生态为依托、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以集众智为核心、以分布式协作为路径、以实现技术创新为目标。

开源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是集合群体智慧进行的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技术领域实现快速创新突破的重要模式。开源可以凝聚全球创新要素,加速技术创新,打造技术生态,赋能产业发展。另外,很多标准在开源社区会先形成事实的标准,进而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开源已成为全球数字科技创新的大趋势。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发展,开源逐渐成长为一种强大的技术创新模式,并从最初的软件行业走向了硬件、芯片等多个领域。开源商业模式也在逐渐成熟。如今,新技术在开源、新架构在开源、新平台也在开源,就连顶尖的研究成果很多也都以开源形式发布。开源逐渐成为全球科技进步至关重要的创新渠道3。越来越多的技术领域选择开源,尤其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卡脖子”技术领域,或者是面向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等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开源创新是以协作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形态,大量开发者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建立信任机制的前提下依托开源生态迅速建立联系,共享社区中创新资源的使用权,以分布式协作的方式对项目进行协作开发,实现多方共赢,推动技术创新。

开源创新的本质

开源创新能够打破时空界限,以创意、计划或技术难题为项目中心以极低成本汇聚海量资源,以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劳动,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同时,通过专业评估和架构设计保障公平和安全。何和徐峰(2022)指出,从本质上看,开源是一种分布式协作开发模式,一种大规模群体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共同参与和协作,不断累积智慧、实现持续创新的方法。开源创新颠覆了传统软件开发模式,乃至传统企业创新的模式,究其本质优势,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得分布式协作渗透到了开源创新的全过程、多层面。

本质是分布式协作

要想回答开源创新的运行模式为何与分布式协作息息相关,就必须追溯开源创新从一个理念转变为遍地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特殊条件。而将这些条件分条缕析后,一种分布式协作的模式特征便浮现在了我们面前。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GNU宣言发表的初衷是开发者和用户提出一种代表共享代码、协作开发的自由精神,而开源创新理念的实践落地是从互联网的诞生打破了时空界限那一刻开始成为可能的。

1、以分布式协作顺应数字时代

互联网的诞生为分布式协作提供了开放共享的基础环境,同时计算机技术发展使得信息能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快捷便利低成本地记录和存储下来并进行继承式的沟通,而网络技术的选代为分布式协作提供了无线连接的稳定渠道,在数字时代,分布式协作天然顺应网络文化。曝光度与收入的强正比关系塑造了所谓的流量经济,注意力作为一种资源被企业抢夺,这让以厂告收入占大头的营销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挤占了研发基金。同时由于注意力容易被转移,获客成本会随着参与者的增多而成倍增加。分布式协作创新让开发本身就变成一次曝光,并不断欢迎尽可能多的参与者加入并作出贡献,将共享发展为共建共治的同时打造自己的流量池。

分布式协作让流量被自动吸引,开源爱好者在开源社区、社交私域中浏览话题时,甚至是在通勤路上看到了能引起兴趣的二维码,或者打开一个并不相关的应用程序时弹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广告,只要他的注意力被吸引,那么他就有产生连接的可能性。这不是开源所决定的,而是得益于互联网对时空界限的突破。相比于基于“注意力抢夺”的流量消耗模式以“贡献者”分布式协作模式为特征的开源创新致力于“创造流量”,因而拥有更可持续的长效机制。

2、以分布式协作共享代码信息

软件这类特殊商品以代码为主要信息载体体现其价值。软件产品生产方式的变迁进程,以及关于代码所有权属的对抗和争辩将开源推上了历史舞台。如果说开源和闭源是软件的一组等位基因,那么也因代码交换和软件合作开发的特殊方式,分布式协作成为了开源创新的天然基因,邮件列表、电子公告栏(BS)是早期互联网交流信息的方式,那时社交媒体的概念还没有成形。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起,让开源拥有了一个完美的支撑工具。源代码的传播先是靠BBS,后又增加了UUCPUsenet、IRC、Gopher等工具,P2P、BLOG、SNS、Cit等工具也接二连三地出现(何宝宏,2020)。

《开源法则》一书中提到,因为疫情,远程协作的工作方式进入大众视野。但是,这种工作方式在技术领域却早已司空见惯。长期以来,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程序员们,早已熟悉远程协作的工作方式,对同一个项目展开合作开发--这种开发范式就是开源。书中进一步解释道,一个程序员,几个程序员,成千上万个程序员,他们用代码书写数字世界的文字在这个世界里,他们有序地分工协作,用代码来交流,用他们的逻辑来建立秩序,以精细化的分配机制来分享成果(何宝宏,2020)。

3、以分布式协作组织群体开发

分布式协作告别了过去统一部署、程序森严的“大教堂”式传统开发方式,而是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了集市化的开发架构。这是一种更加经济的创新模式,也让大规模群体共同参与开发成为了可能。

通过分布式协作,企业一方面能够低成本有效利用外部开发者的劳动及借鉴前人的开发经验,从而实现软件的低成本开发、测试和维护,另一方面通过开源实现引流,吸引更多人使用本公司的底层技术和开发上层的应用软件,从而建立市场竞争地位。

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广泛开源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的底层技术也在纷纷拥抱开源;随着规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软件巨头更是构建了自己的开源生态系统,构建了自己的SaaS(Software-as-a-Service)服务。

开源的广受欢迎不仅迎合了开发者和用户对自由软件的需求,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以代码协作为代表的分布式协作创新的优越性。

分布式协作过程

围绕开源项目的分布式协作,可以理解为生产分工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其目标是高效创新。分布式协作充分利用越来越广泛的知识溢出(特别是计算机知识和编程能力),使中心问题及时触达具备创新知识和能力的目标用户、专职开发者、业务员工、创新爱好者等,再将各触点的创造成果实时输送给项目中心,从而实现分布式开发的高效协作。分布式开发协作模式最终将带来“分布式”的成果共享,即项目负责人、全体贡献者、项目本身都能在开源创新的环境中获得收益。在已有的开源实践中可以观察到,开源项目的贡献者没有组织、行业、年龄、国界等边界,没有考勤、时间分配、KPI绩效等方面的约束,在项目开发、发布、再开发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加人。那么这些范围广泛、背景多元的贡献者是如何自发组织整合起来、共同致力于高效创新的呢?

  1. 无界触达

行业专家如果加入了开放式创新平台,可以直接通过承接分布式任务加入开源项目。某些企业已有推动各行业资源对接的想法并已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努力。如海尔集团以创新为使命,在转化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面向产业应用,以原创技术解决行业难题的共识之上开发了HOPEINNOWITH 资源对接平台,以支持工程技术人员高效推进技术的不断选代与更新。

还有相当规模的贡献者存在于产品,尤其是软件产品的广大用户中。产品用户为了享受个性化的优质服务,面对一个能够吐槽产品、直达产品经理、甚至亲自动手让自己的想法呈现在新产品或服务中的反馈渠道时,必然具有加入开源项目的天然激情和动力。潜在贡献者一旦关注到了某一开源项目的相关讨论,就有可能引发兴趣进而成为贡献者,同时忠诚度高且不排他。这说明分布式协作创新下的无界触达赋予了参与者以主动性,双向选择带来的结果是能力强的贡献者可以参与多个开源项目而且不会导致冲突和取舍,真正帮助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获取了知名度和个性化服务案例,而绝非单向提供价值,并耗费巨大成本基于基础服务开发成千上万种定制化服务方案供用户选择。用户不需要在方案比对、方案选择及供需匹配上耗费大量时间,企业也不必将些因暂时没有市场而将富有创造力的创意束之高阁,避免创意和成本的浪费。

随着软件产品渗透进各行各业,具有代码开发能力的潜在贡献者能越来越容易地在各自活跃的现实和虚拟领域,以及生产生活中关注到与自身兴趣、知识储备、本职工作相关的开源项目,并出于表面“利已”的目的而尝试参与到具有“利他”色彩的分布式协作中。因此,开源项目可以在发布平台、社交平台、产品应用平台、智能产品或服务等任何互联网节点实现潜在贡献者触达,为开源项目编制蜘蛛网式的不断扩展的贡献者基础支撑。

2.智力汇聚

开源项目贡献者在认知水平、知识储备、实践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分布式开发一方面降低了对贡献者在计算机学科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聚集了不同学科背景、社会经历和专业知识的贡献者智力。这些参与者既是在社区里活跃的贡献者,也可以是社区管理者。他们足够了解如何最大限度给予开源社区成员自由从而吸引源源不断的贡献者,也明白应坚持哪些原则以维持开源项目及社区的稳定性、生命力和开源精神。

分布式协作并非暴力拆解和野蛮组装,依靠视频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丰富的社区活动和充分的大规模项目论坛成为了汇报和发布项目总体进展的有效途径,还能将问题更清晰地梳理出来,同时借助互联网的无界触达影响更多潜在贡献者加人。在HOPEINNOWITH平台上海尔集团各领域研发团队在平台上发布技术需求和解决方案需求,浏览外部技术方案,并与各方资源开展广泛的线上交流。对人驻平台的各个公司而言,可以通过INNOWITH平台发布需要推广的产品技术或方案,海尔产品开发团队的工程师再将其聚合、分类推荐给内部产品团队,基于需求给予反馈,持续挖掘合作机会,不断激发合作项目,实现技术功能与优势的高效传递。在Techlink 线上技术直播活动中,用户可以申请向HOPE链接的上亿用户和创新社群介绍方案和展示资源。在创新沙龙上,高校老师、行业专家以及海尔各产业核心研发团队共同参与,深入探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在脑力激荡中进发新的创意。

协作开发

分布式开发将总体项目进行了任务拆分,同时将维护任务分配给了广大贡献者。操作系统Linux及鸿蒙系统的开发逻辑都是通过分工协作的模式充分运用贡献者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提高开发效率。因为分布式事务架构能够使贡献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干扰减小,最大限度保护了贡献者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激情。分布式协作中的优势还体现在强大的排错能力上。《大教堂与集市》·书中写道:人们发现,bug很容易集中在不同人写的代码的交互接口上沟通/协调的开销会随开发者间接口数的增加而增多,也就是说,问题规模和开发人员间的沟通路径数相关(Raymond,2014)。因此开源创新在开发大规模项目中的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众多项目使用者通过打补丁完善自身服务,同时他们有充分将其投入代码池的动机。

成果共享

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开源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产品或服务生产和迭代效率。对于广大贡献者来说,贡献者参与开源的行为成为类似文学创作、阅读等私人化的活动,参与开源可以带来社交声誉、个人价值感,同时也能为其求职、晋升、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甚至让同行业的竞争者们携起手来,协作共赢。创建于1999年的 Apache集团最初的主要成员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的众多网站管理员(Raymond,2014),秉持开放透明原则开发自由软件的初衷。后发展成为Apache软件基金会,通过为许多软件项目社区提供服务和支持,以实现为公共利益提供软件的使命。通过ASF被称为“阿帕奇之道”的精英管理过程,超过700个成员和8690个提交者成功合作开发免费可用使全球数百万用户受益的企业级软件。

分布式协作优势

分布式协作在大规模群体协作项目上具有显著优势。《开源法则》书中写道:正是由于不同贡献者的存在,开源的核心--“多人协作”模式的优势才能够得以体现。通过开源项目让更多人使用,进而由使用者反馈并完善开源项目代码,最终实现开源项目的自我完善和迭代,这是开源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何宝宏,2020)。

分布式协作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全时空协同突破物理限制、全过程创新打破资源约束、全要素参与维持项目稳定、全方位评估防范系统风险、全流程服务护航项目周期、全领域赋能颠覆全产业创新范式这六个方面,从项目开发到项目维护,从内部创新到产业协同,从资源获取到风险防范分布式协作创新凭借其优势为开源创新的成熟与发展打造了优越的本质基石。

1.全时空协作突破物理限制

通过网络触达全球人才资源,基本无须考虑时差、距离、加班等现实因素,独立开发过程与“留言式”交互符合贡献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创造的习惯,降低了贡献者的参与成本。

以 Facebook 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等互联网公司为例,其快速发展是开源技术成熟的结果,也是其价值较为直观的体现,也在早期让业界对开源的LAMP(LinuxApache MySOL PHP)架构刮目相看。一方面,从技术上看LAMP架构是一种企业网站应用模式,L代表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Linux,A代表网站服务使用的是Apache软件基金会中的httpd的软件,M代表网站后台使用MySOL数据库,P代表网站使用PHP/Perl/Python等语言开发(何宝宏,2020)@,分布式开发的底层架构大大降低了软件开发的难度和成本。另一方面,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开源内核早已经渗透到了软件技术之外,开源软件的用户同样被开源思维所引导,不知不觉成为了各个层面的“开源贡献者”。无论是专门的代码托管平台如GitHub,还是普通人用于分享日常或技能的“小红书”,抑或是多语言百科全书式的协作计划维基百科,分布式协作正在不断挖掘用户的“开源力”,让不同时空人员共同参与庞大项目成为可能。

2.全过程创新打破资源约束

分布式协作创新模式融入了从核心设计到分布开发,再到用户反馈和升级维护全过程,以极低成本汇聚海量资源的优势使各类创新主体能在最短时间内付出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广泛获取创新资源,同时作为创新网络投入窗口中的一个反哺整个创新体系。除了创新资金投入外,创新人员、创意收集、创作分工等组织整合工作更是有赖于人力的投入,分布式协作的创新模式在各类人员的参与过程中建立反馈反哺机制,将高强度的物质与精力投入分散为各类参与人员的“碎片化投入”,并利用各类参与人员自下而上的主动参与让创新资源投入更加精准有效。

3.全要素参与维持项目稳定

项目贡献者群体形成一定规模后,其已经为项目提供并经过发布的信息、思想、知识、创意、技术、设备等要素将一直与开源项目共存,并在日后支持和启发更多开发者和用户。因而个体的兴趣减退、无暇继续甚至完全退出等变动对整个项目进程的影响变得有限,从而能保持围绕某一开源项目的开发者群体学习成长的连续性,保持新加人的贡献者对于该项目宗旨和目标理解的一致性,以及保持该项目从设立到成熟到再创新的稳定性。

4.全方位评估防范系统风险

开源项目面向所有人开放,是全开放的机遇,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如提交的代码涉及侵权等问题,或者使用了强传染性的代码导致私有软件如果不公开将涉嫌违反开源协议,甚至有人恶意提交病毒代码、删除代码、毁坏代码等。因此开发者在提交代码后还需要“审核者”对提交代码的质量进行审核,以保障开源社区的健康运转,保障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何宝宏,2020)①。分布式的代码管理和多层次风险评估能最大限度保障健康有益的代码通过审核,并成为开源项目的一部分,保护开源项目不受到恶意攻击。

5.全流程服务护航项目周期

分布式协作依托开源社区,贯穿开源项目全生命周期。对于开源项目来说,分布式协作是软件产品等知识产品的重要生产方式,更是在项目发布后漫长维护期间降低成本的重要机制。

大部分软件企业工程师的日常工作是维护系统而非开发新的软件,因为对于软件公司来说,通过更新服务和升级软件来盈利比将销售软件作为主营业务更有竞争优势、更可持续。分布式协作模式下的项目维护和功能升级不需要经过等待用户反馈需求、工程师与产品经理讨论必要性、确定维护方案、修改代码、项目维护审批和代码审核这样繁杂的行政程序,而只需要把用户当作开源贡献者中的一员,直接审批用户提交上述代码方案即可完成一次 BUG 维护和功能完善。这极大降低了找错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从营销的角度还增加了用户的付出,即提高了用户黏性,这对于软件服务来说具有极大的好处,因为使用者的规模直接决定了软件的“生死”

6.全领域赋能颠覆创新范式

开源创新已经凭借分布式协作开发的巨大优势,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中,各类开源项目高速发展,技术与产业协同共进。除了与开源结合最紧密的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领域广泛结合开源并发展迅速,开源的身影更是已经遍布以传统制造业、大型工业互联网、金融业、新能源汽车、芯片等产业为代表的广大应用领域,并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创新任务。《2022中国开源发展蓝皮书》中提到,2022年,中国开源项目同样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据有关开源项目的调研分析发现,在数据库、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云原生和前端框架领域,部分中国开源项目已跻身世界前列,在操作系统、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开源硬件等方向,中国开源项目正在奋起直追,努力缩小差距(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2022)。

PureNatural commented 2 weeks ago

开源创新是以协作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形态,大量开发者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建立信任机制的前提下依托开源生态迅速建立联系,共享社区中创新资源的使用权,以分布式协作的方式对项目进行协作开发,实现多方共赢,推动技术创新。


详细解释:

一、开源创新的核心理念与发展背景

开源创新是以开放共享和协同为基础的创新模式,旨在通过全球开发者的集体智慧和分布式协作,推动技术的迭代与创新。这种模式起源于软件行业,最早的实例可以追溯到GNU计划的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开源创新逐渐从单一的软件领域扩展到包括硬件、芯片、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

开源创新的理念建立在信任与开放的基础上,提倡任何有能力和意愿的人都可以自由参与创新过程。无论是专业开发者、企业,还是普通用户,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开源资源、贡献代码、分享知识。开源社区的运作机制使得创新者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劳动,优化资源利用,进而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创新效率。

核心理念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7项:

  1. 自由民主:倡导开发者自由参与、决策过程透明,所有人都能公平地贡献和影响项目的发展。

  2. 开放共享:强调知识、代码和资源的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获取、使用和修改。

  3. 赢在声誉:贡献者通过优质的代码和协作建立良好的声誉,成为开源社区的重要成员。

  4. 不重复造轮子:鼓励开发者复用现有的开源成果,避免浪费资源重新开发相同的功能。

  5. 得到多于付出:参与者通过贡献获得社区知识、反馈和技术提升,收获的往往超出其付出。

  6. 协作共赢:通过集体协作实现更高效的创新,所有参与者共同受益。

  7. 家家是公司人人是开发者:在开源生态中,每个人都可以是开发者,贡献代码、影响项目发展,推动技术的普及与进步。

二、分布式协作:开源创新的核心机制

开源创新的本质是一种分布式协作开发模式。全球开发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在没有时空限制的情况下,共同协作完成复杂的技术项目。分布式协作与传统集中化的创新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推动了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创新。

  1. 去中心化的创新过程
    在开源创新中,项目的任务被分解为多个模块,不同开发者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参与。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也降低了创新门槛,允许更多人参与其中。每个模块由全球不同地区的开发者协同完成,形成了高度灵活的创新过程。

  2. 知识共享与反馈机制
    开源项目通常伴随着透明的文档和社区支持,所有参与者可以随时查看项目进展、贡献代码并提出改进意见。反馈机制的存在,使得项目能够及时获得改进和调整,确保创新过程的高效性与开放性。

三、开源创新的优势

  1. 提升创新效率,降低成本
    开源创新借助互联网汇聚全球开发者和资源,降低了传统集中式研发中的沟通与管理成本。同时,开源项目的协同效应减少了重复劳动,使得技术发展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快速演进。这不仅提高了创新效率,也使技术创新变得更为经济和可持续。

  2. 集体智慧的力量
    通过汇聚大量开发者的智慧,开源创新能够迅速解决复杂的技术难题。不同背景、技能和经验的参与者为项目带来多元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推动了创新的多样化与高效化。

  3. 透明与开放带来的信任机制
    开源项目的代码公开透明,这不仅有助于建立开发者之间的信任,也使得用户对技术的安全性和质量充满信心。这种信任机制促使更多企业和个人愿意投入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开源生态的良性循环。

  4. 技术生态的形成与产业协同
    随着开源项目的广泛应用,开源创新逐渐成为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通过参与开源项目,不仅获得了低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还能够借助开源社区的反馈和合作机会,推动自身技术的不断演进。例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底层技术大多以开源形式存在,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开源创新的挑战与未来趋势

尽管开源创新展现了巨大的优势,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自由参与与项目管理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创新过程中保障安全性和公平性,以及如何推动更多领域拥抱开源模式。

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崛起,开源创新在未来将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卡脖子”技术领域开始选择开源,尤其是那些涉及基础设施、芯片、操作系统的关键技术。此外,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和元宇宙等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也将借助开源创新的力量实现突破。

五、开源创新的应用案例

开源创新不仅在技术领域表现突出,还逐渐影响了其他行业。例如,医疗领域的开源软件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共享数据和模型,加速疾病研究和治疗开发。教育领域的开源资源为全球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高质量的学习材料,大大缩小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在技术领域,操作系统Linux是开源创新的典型代表。它通过分布式协作模式,集成了来自全球的贡献者,其成功推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另一例子是Google的TensorFlow,一个开源的机器学习框架,已经成为全球开发者和研究人员进行AI研究的首选工具。

开源创新通过分布式协作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全球资源,形成了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研发流程,还极大地提高了技术创新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开源创新将继续引领全球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和经济的进步带来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