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Yulianxia opened 7 years ago
超越高阶模型 元:模型的模型是什么 ?/ 反:有些人不用模型帮助生活,而是让自己的生活去适应模型。/思考怎样幸福,要思考怎样避免不幸福 空:模型之外是什么?如何超越模型。/把事物隔离起来。(日本文学) 哪种模型是可以让生活来适应模型的 人类社会存在非理性的部分。需要热情、意义、古老的非理性的冲动。
维特根斯坦 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于1889年4月26日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欧洲钢铁工业巨头,母亲莱奥波迪内(Leopoldine Kalmus),哈耶克外祖父之姑表妹,是银行家的女儿。路德维希在八个子女中排行最小,有着四分之三的犹太血统,于纳粹吞并奥地利后转入英国籍。
少年路德维希爱好机械与技术,十岁时就制出过一台简单实用的缝纫机。其最初的志向在于物理学,曾经渴望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然而,玻尔兹曼于1906年自杀,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希望毁于一旦。随后维特根斯坦又立志成为一名工程师。1906年,维特根斯坦前往柏林学习机械工程。1908年,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维多利亚大学攻读航空工程空气动力学学位。期间,为了彻底搞清螺旋桨的原理,同时出于对数学基础的兴趣,维特根斯坦阅读了伯特兰·罗素与怀特海合写的《数学原理》以及戈特洛布·弗雷格的《算术基础》。在1911年夏天拜访了弗雷格后,维特根斯坦听从了这位逻辑学家的推荐,前往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问学于罗素门下,后成为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学生兼好友,罗素称这场相识是他一生中“最令人兴奋的智慧探险之一”。
同时还是建筑学家、哲学家。 著作: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是分析哲学及其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思想的最初源泉主要来自弗雷格的现代逻辑学成果、罗素与怀特海写的《数学原理》和G.E.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对比的阶段。 维特根斯坦,他的前后期思想转变很大[10],他在《哲学研究》序言中说明前期著作犯了严重的错误。然而,他也说过要把前后期著作对比,以前期著作作为背景来理解后期哲学。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变来源于他自己的长期的独立思考以及他的老师或朋友的帮助。 最新的资料表明,维特根斯坦在中学读书时与纳粹德国的缔造者阿道夫·希特勒同校,对希特勒种族主义思想是否发生过影响,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11] 维特根斯坦受到叔本华、尼采以及几个世代之前日耳曼浪漫主义者的影响。理性试着要做却做不到的,就是研究自己;理性无法超过为自己设下的限制,如无法描述自身的限制(“我并不身处于我的世界之中,我是我的世界的疆界”[12])。人们无法说明什么事物存在于理性的限制之外,即是无法说出“无法说出的事物”。处于科学研究限制之外的则是价值的问题,以及关于价值、上帝与宗教的问题。《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指出一条明路:“凡是无法说出的,就应该保持沉默。”这并不是单纯的同语反复,而是相当深刻的神秘主义,沉默地指出哲学的疆界与理性的限制之外存在着繁多经验。 《逻辑哲学论》对哲学仍抱持正面的尊重,乃至于尊崇的态度,但之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却认为过去的许多哲学问题都源自哲学家对语言的错误理解与使用,使哲学成为空洞的形而上学。哲学的当下任务在于,按照日常语言的规则讲话,在具体用途中考察语词的意义,来治疗这种病症。哲学因此成了某种形式的疗法。
Henri Tajfel #18 Google scholar
Henri Tajfel Henri Tajfel (formerly Hersz Mordche) (22 June 1919 in Włocławek, Poland – 3 May 1982 in Oxford, United Kingdom) was a Polish social psychologist, best known for his pioneering work on the cognitive aspects of prejudice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s well as being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
亨利泰费尔,犹太人(曾名:Hersz Mordche波兰语名)1919年6月22日生于波兰Włocławek,1982年5月3日卒于英国牛津。他是一个波兰的社会心理学家,闻名于开创性的提出了“偏见的认知方面”和“社会认同论”。同样他也是“欧洲社会心理学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社会认同论Wiki Social Identity Theory 引用次数最高的文章google book Social Identity & intergroup relation
Having moved to Bristol University, Tajfel began his work on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conducted the renowned minimal groups experiments. In these studies,[9][10] test subjects were divided arbitrarily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a trivial and almost completely irrelevant basis. Participants did not know other members of the group, did not even know who they were, and had no reason to expect that they would interact with them in the future. Still, members of both groups allocated resources in such a way that showed favouritism for members of their own group in a way that maximized their own group's outcomes in comparison to the alternate group, even at the expense of maximum gains for their own group.[11] Even "on the basis of a coin toss...simple categorization into groups seems to be sufficient reason for people to dispense valued rewards in ways that favor in-group members over those who are 'different'".[12][13] 转到布里斯托大学后,泰费尔进行了著名的小组实验,测试组根据一个几乎不相关的依据,对被试进行了分组。被试不认识也完全不了解本组的其他成员,也没有理由期待未来会有任何互动。仍然,两个组的成员在重新分配资源时都显示出了对本组的偏爱。他们尽量使本组的利益最大化超过另一组,哪怕是以本组最大收益为代价。 即使“在硬币抛掷的基础上,简单的分类似乎也是充分的理由让人们以有利于团体成员的方式分配有价值的奖励,而不是那些”不同“的人”。
Subsequently, Tajfel and his student John Turner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social identity.[14] They proposed that people have an inbuilt tendency to categorize themselves into one or more "ingroups", building a part of their identity on the basis of membership of that group and enforcing boundaries with other groups. 随后,泰费尔和他的学生约翰特纳提出了社会认同论。他们提出,人们有一个内在倾向将自己分到一个或多个群体内,在这个组织的成员关系上构建自己的身份,并强化与其他组的界限。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uggests that people identify with groups in such a way as to maximize positive distinctiveness. Groups offer both identity (they tell us who we are) and self-esteem (they make us feel good about ourselves). The theory of social identity has had a very substantial impact on many areas of social psychology, including group dynamics, intergroup relations, prejudice and stereotyping,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社会认同论认为,人们认同、关联组织的方式最大化了积极的独特性。团体提供身份(他们告诉我们我们是谁)和自尊(他们使我们对自己感觉良好)。社会认同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的许多领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包括群体动态,群体间关系,偏见和定型观念以及组织心理学。
21
命名 带来一百倍改变 分类 带来一千倍改变 变形 带来一万倍改变
如何寻找高阶模型:
part 1 如何对事物进行命名
失去才会珍惜:水与空气、爱与自由、健康家人。语言与前者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失语症患者无法分类、归类。语言习惯不知不觉影响思维习惯。 (语言包括说话、思考、操作工具如电脑、软件等) 怎样通过高阶模型升级自己的语言习惯。 语言是对现实世界的映射,第一步是对事物的命名。 为什么苹果比别的水果更能代表水果,这就是你对事物的命名习惯使事物产生差异。 首先看所有水果的属性,能不断列出各种属性。在西方文化中,苹果是亚当夏娃吃的第一个苹果,也是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苹果这种事物,是在进化早期演化的时间是远远比其他事物更快(早)的。草莓和葡萄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和对人类的影响,就不如苹果。这时引出一个高阶模型:
基本层次范畴
你会发现,基本层次范畴才是指向世界的自然通道。你对世界有很多理解,这种理解是和你的身体相关的。身体在进化早期最核心的使命是:如何生存(吃)。因此人类演化后的很多概念和行为都是和进食相关的。 有些词汇比其他词汇更好的反应和定向这个世界。比如“苹果”之于“水果”、“富士苹果”。
但水果、苹果、富士苹果并不是并列关系。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用基本层次范畴在交流。
海子的诗歌频繁提到上位层次的词汇沙漠、大海、植物、雨水、动物、水果。即营造出高贵文风,身心灵得到感染升华。
理解基本层次范畴后可以去有意识的看伟大诗人是如何对事物进行措辞和变形的。
part 2 如何对事物进行分类
认知科学是一个极其推崇理性的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研究人类如何对事物进行归类。 对事物的归类影响了我们很多能力。 动物只能进行简单归类,人类拥有高阶认知能力。跨越此时此地、跨越不同矛盾的能力 此时此地:我们可以将许多信息划分到一个类别,但能从中抽象出更高意义,赋予升华。
举例:儿童游戏、电子游戏、国际象棋游戏。为什么下意识归类为游戏?与苹果不同,无法列出属性1、属性2……等推进到水果属性进行归类。而上述三种游戏各种属性都不相同,找不到共同属性,人们依然下意识归类为游戏, 此时发现,西方的或者说人类早期的思维根基开始崩溃。(原型范畴论) 维特根斯坦。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 1951年《哲学研究》,第一章即:家族相似性。维特根斯坦发现游戏的目的有:娱乐、竞争,有的需要技巧,有的靠运气。虽然没有一个或几个特点是所有游戏共有的,但这些游戏成员以各种相似点交织成一个网络系统。有时是总体上相似,有时是细节上相似。维特根斯坦将这种相似性,命名为”家族相似性“。(网络思维原理。属于21世纪的思维。)
科学家Labov & Rosch 在维特根斯坦基础上研究得出,自然界中的许多范畴也具有“家族相似性”。即原型范畴论。 模糊数学:查德(音)用定量方法研究。把临界值称为转折点,过了临界值语义就会别扭 例子:对自我的归类。 单一身份& 多元身份 欧洲社会心理学创始人泰勒尔(音)最简群体范式/社会认同论/自我归类论 人类强大的认知偏差 加入社群后就会模糊社群内的差异,加大社群与社群间的差异。 两种归类方式 1 我是个聪明人,我要称为厉害的人。 许多畅销书就有这样的暗示。使用这种思维方式,容易成为僵固型心智。走极端
2 我是个勤奋的人,我要成为有趣的人 每个人心中的有趣不同。而每个人心中的“厉害”其实和社会的平均归类相关(社会大众的价值观)。此时,“有趣”和“厉害”开始产生极大差异。我们可以用任何方式对自己进行解释。 在儿童教育方面影响深远。《教养的迷思》主要讲这个话题。单一身份认同。假设一个孩子把自己定位为学霸身份,那么他/她在遭到挫折,遇到更厉害的人时,就会崩溃,认为自己失去价值,找不到定位。从而产生极端情绪和自残行为(尤以青春期为重) 聪明的养育方式,并不灌输单一身份。你可以选择成为厉害的人,也可以选择成为班上最愿意帮助其他人的人。到了青春期大学,在学霸身份认同上受到挫折创伤,但是班上所有人都认为我最善良,最乐于助人。
这时在一个身份认同上所有的压力就被另一个身份消解掉了。 命名、分类,对世界认知的不同导致极大的不同。
part3 如何对世界万物变形
为什么越努力越糟糕。 例子:文革时越拆掉孔子像,越证明其重要。婚恋中,生活中也是如此。 群论!魔方永远可以旋转变形,无论如何变依然是魔方。video:36‘:40‘’ 封闭性: 结合性: 单位元: 逆 元: 数学非常美妙的思想,世界万物都可以用数学知识解释。 开智正典《改变》,第二序改变 第一序改变/第二序改变 高阶模型给我们带来的另一重启发: 任何事物需要进行旋转改变时,能不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即改变第二序) 有限单群?39‘15’‘ 4种可证明的¥¥?循环群…… 通过高阶思维方式理解事物本质。
分类产生的差异 老阳提出的:主题学习。 不关心具体的,作为小白,不查知乎公众号,买来所有认知语言学书,会发现这些书会产生竞争 一百个大牛相互竞争,会产生最精华的东西。
变形导致一千倍差异。 非常复杂的认知操作。(群论中二十几个散群,对应到人类社会各是什么样的形态。) 无论物理、人文、心灵世界,都可以用四个有限单群来概括 以上是变形的例子 思维操作:降维、变形。两者不同 变形:(我理解为将平面维度的事物“升维”进行对比,差异会被放大。)
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