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d binotaliu closed 2 years ago
本 PR 將對語言的稱呼從「漢語」改為「華語」。
首先,「漢語」一詞指的可能是多個彼此不互通的大語種 [1],又或者是指「現代標準漢語」。現代標準漢語在各地有不同的稱呼,如「普通話」、「國語」、「華語」等[2]。
如果此處的「漢語」指的是前者的話,建議應更進一步區分出各個語言,如再區分為「華語」、「臺語」,語言代碼或許可以參考維基百科,對應為 zh-tw 與 zh-min-nan。(但 zh-min-nan 沒辦法區分出臺語與其他「閩南語」的差別 [3],而且 ISO 15897 代表的應是書面語文,而非口語,建議應該用 ISO 639-3。但這個應屬於 Pretalx 那邊要改的。) 若指後者,其在臺灣的較常用的稱呼為「國語」或「華語」,使用「漢語」的例子較不常見。由於臺灣特殊的環境,使用「國語」一詞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合時宜。隨著《國家語言發展法》的通過,今年,文化部也將「金曲獎」中原先的「國語」相關獎項的稱呼改為「華語」[4]。
zh-tw
zh-min-nan
我想還是改成更中性與常用的 中文 會更好 感謝你的建議 如果你還是覺得華語更好,歡迎找其他人一起凝聚共識後,在來一起修改。
中文
本 PR 將對語言的稱呼從「漢語」改為「華語」。
為什麼要做這個改變?
首先,「漢語」一詞指的可能是多個彼此不互通的大語種 [1],又或者是指「現代標準漢語」。現代標準漢語在各地有不同的稱呼,如「普通話」、「國語」、「華語」等[2]。
如果此處的「漢語」指的是前者的話,建議應更進一步區分出各個語言,如再區分為「華語」、「臺語」,語言代碼或許可以參考維基百科,對應為
zh-tw
與zh-min-nan
。(但zh-min-nan
沒辦法區分出臺語與其他「閩南語」的差別 [3],而且 ISO 15897 代表的應是書面語文,而非口語,建議應該用 ISO 639-3。但這個應屬於 Pretalx 那邊要改的。) 若指後者,其在臺灣的較常用的稱呼為「國語」或「華語」,使用「漢語」的例子較不常見。由於臺灣特殊的環境,使用「國語」一詞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合時宜。隨著《國家語言發展法》的通過,今年,文化部也將「金曲獎」中原先的「國語」相關獎項的稱呼改為「華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