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d NewsBK closed 4 years ago
这几天《爱情公寓》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8月10日——8月15日,仅仅五天时间,创下首日票房突破三亿、而后突破五亿“壮举”的影版《爱情公寓》,成功演变为一场全国性诈骗现场,豆瓣迅速跌破3分,并有望超越《追梦演艺圈》,成为2018年烂片界的最大赢家:
一部打着“原班人马,十年重聚”情怀的系列剧,却演成了一部可笑又荒诞的盗墓片。
但无可争议的是,《爱情公寓》这一手情怀牌打得精彩绝伦,直到爱情公寓的粉丝们满心情怀,感动万分地踏入电影院时,才悲哀的发现自己其实只是制作人们手下的韭菜,而情怀只是诈骗手段。
但更悲哀的是,这所谓的情怀也并非由美好编制,而是由一系列恶劣的抄袭与不知悔改的丑恶嘴脸组成。
《爱抄公寓》的抄袭壮举不必再多做赘述,单单第一季,B站up主残狼之卑就整理出了几十条抄袭桥段:
而为了配得上抄袭战果累累的《爱抄公寓》,其制作组也没让我们失望。
在《爱抄公寓》上映的四天前,把侵权当做家常便饭的爱情公寓制作组就打着“只是不想让这种侵权行为一再发生”的旗号要求影版《爱抄公寓》停止上映,并铿锵有力地说了一句公道自在人心:
而后“有感于许多创作者都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搞原创,迫不得已只能亲自出手,一个人闭门造车写剧本,5年内写了200万字。”的“抄袭”者汪远编剧,亲自跳了出来大骂对方是恶意碰瓷的猥琐之徒,并称著作权早有证明,要用诚意和行动说话:
可见在汪远编剧与爱情公寓制作组的世界里,不要脸是家常菜,每顿必吃。
巧合的是,同时期商界的诈骗翘楚拼多多也正遭遇自己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难关,这一对难兄难弟成功展现了“虽然我在商界,你在娱乐圈,但我们都可以把山寨垃圾卖出数亿”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处即将到来的巧合是:很快拼多多的山寨将不再被关注,继续大卖特卖,爱情公寓的抄袭也将不再被提及,继续大播特播。
谁让我们处在一个人民只有七天记忆,心中只求娱乐至死的时代里呢。
谁让我们处在一个能将所有的不合理都能演变成合理的畸形社会里呢。
你知道吗?《爱抄公寓》这样一部从播出起就开始被持续实锤抄袭的电视剧,已经播出十年、播放量超过100亿了。
爱情公寓用长达十年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在中国抄袭的下场:大播特播、越发火热。
在一条不久前被数万人转发、却只有几千人点赞的微博里,你可以知晓:在中国,抄袭者在人民心中的面貌:
在该微博的数千条评论里,排在前列的高赞回答竟然清一色全是:“你有病吧,我就是喜欢!”“你特么真不要脸,蹭热度”:
在面对数千条清一色将抄袭合理化的评论时,我是绝望且无力的。
因为当不合理扭曲为合理,就意味着我们整个社会出了问题。
靠抄袭、炒作而爆火的《爱抄公寓》从不只是仅仅关于“抄袭”的个别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映射,并意味着此类现象将继续开枝散叶。
这个时代就是被娱乐塞满的肤浅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娱乐成为第一准则,一切阻碍享乐的东西都会沦为敌人。
所以评论里说:“别没事找事,抄袭谁不知道,我看的是青春和剧情,开心就好”
在这个肤浅时代里,上个世纪遗留的严肃文学与深度思考的习惯正在迅速消融,碎片化与娱乐化正在蚕食我们仅存的独立人格与严肃思考能力,娱乐化肤浅化正在迅速占据主流,盘踞所有人的内心深处。
一切都将变得不再重要,抄袭、山寨、光怪陆离也逐渐在人民心中扭曲成合理,揭露者反而会被骂“你TM算老几”、“别没事找事”。
在我们如今的生活里充斥着的不是严肃思考,而是各种诸如“某某明星分手、某某明星现身机场、某某明星车祸现场”的绯闻八卦,花边新闻成为了多数人的精神食粮。
我们轻而易举地抛弃了书籍与深度学习,抖音、快手、各种娱乐软件成为我们的每日必刷。
甚至我们的标准也开始变得肤浅,实力、技艺不再成为演员、歌手们的长处,漂亮脸蛋与各种人设成为卖点。
艺人层出不穷,但转瞬即逝,我们今天呼喊着全世界最好的吴亦凡,明天就呼喊着全世界最好的胡一天。
这是一个全民走向肤浅的时代。
但当一个民族拥有深度思考与独立人格的守夜人全部消失,这个民族就必将走向不可逆转的消亡。
就像尼尔·波兹曼所预言的那样: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但那时一切已不可逆转。
马克Malik在视频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情人节刚过,有个妹子在刷微博,然后她看到网上一个疯狂转发的段子:情人节预算只有200应该给女朋友什么?
回答是:给她自由。
于是下面评论一片叫好,说“真理,精辟!”
这时女孩看到自己男朋友刚送自己的188的帆布包,顿时觉得自己很悲哀,怎么找了这样一个男朋友!
过了一会儿女孩又刷到一个疯狂转发的文章,写道:“珍惜那个愿意花时间陪你,愿意花时间专门为你挑礼物的男孩,莫欺少年穷啊!”
顿时她又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就在这短短几分钟之内,女孩从分手到白头偕老全部想了一遍。
觉得可笑吗?
然而这就是多数人的常态。
在这个自媒体盛行、碎片化信息大行其道的肤浅时代里,我们逐渐不愿对一件事深思,而是选择用营销号的情感轰炸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的价值观被媒体操纵,判断由营销号决定,我们忙着追逐一个又一个热点,发泄过情绪之后继续等着下一个发泄的机会。
但没有独立思想的世界就没有自由,当我们的观点在一直被他人所左右时,我们就不再拥有自己的思想,而是成为时代的奴隶。
我们的大脑被肤浅的文化填充,便觉得粗制滥造就是标准,于是我们追逐《爱抄公寓》,诸如《择天记》、《甜蜜暴击》之类的烂片成为主流。
不仅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在被操纵,甚至连我们的理想、追求,我们培育独立人格的教育也开始变得肤浅化、单一化,钱权成为了当代人追逐的唯一核心。
科学家施一公曾悲哀地说:“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当我去了解全国大学的状况时,发现这竟然已是常态。
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往管理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
我想不明白当今的社会为什么会变得这样物欲横流,为什么这么多人会一致向钱看。人不是商品,人活一口气。当大学毕业生以收入为唯一衡量、把自己作价、选择出价稍微多一点的公司就业的时候,我真的是非常不理解,身边的世界变得陌生。我不知道这个社会怎么了,我们关注点太不可思议的狭窄了!”
北野武在《虚伪的真心话》曾说:“在担心地球变暖破坏环境之前,应该先认真想想这件事:这么低水平的文化,有没有必要在地球上继续苟延残喘?”
这或将成为我们整个社会不久就将面临的终极命题。
如若有所触动,望能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感谢。
在《爱抄公寓》所代表的全新时代里,我们都是奴隶 by 王小七
一、爱情公寓:诈骗界的翘楚,电影界的拼多多
这几天《爱情公寓》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8月10日——8月15日,仅仅五天时间,创下首日票房突破三亿、而后突破五亿“壮举”的影版《爱情公寓》,成功演变为一场全国性诈骗现场,豆瓣迅速跌破3分,并有望超越《追梦演艺圈》,成为2018年烂片界的最大赢家:
一部打着“原班人马,十年重聚”情怀的系列剧,却演成了一部可笑又荒诞的盗墓片。
但无可争议的是,《爱情公寓》这一手情怀牌打得精彩绝伦,直到爱情公寓的粉丝们满心情怀,感动万分地踏入电影院时,才悲哀的发现自己其实只是制作人们手下的韭菜,而情怀只是诈骗手段。
但更悲哀的是,这所谓的情怀也并非由美好编制,而是由一系列恶劣的抄袭与不知悔改的丑恶嘴脸组成。
《爱抄公寓》的抄袭壮举不必再多做赘述,单单第一季,B站up主残狼之卑就整理出了几十条抄袭桥段:
而为了配得上抄袭战果累累的《爱抄公寓》,其制作组也没让我们失望。
在《爱抄公寓》上映的四天前,把侵权当做家常便饭的爱情公寓制作组就打着“只是不想让这种侵权行为一再发生”的旗号要求影版《爱抄公寓》停止上映,并铿锵有力地说了一句公道自在人心:
而后“有感于许多创作者都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搞原创,迫不得已只能亲自出手,一个人闭门造车写剧本,5年内写了200万字。”的“抄袭”者汪远编剧,亲自跳了出来大骂对方是恶意碰瓷的猥琐之徒,并称著作权早有证明,要用诚意和行动说话:
可见在汪远编剧与爱情公寓制作组的世界里,不要脸是家常菜,每顿必吃。
巧合的是,同时期商界的诈骗翘楚拼多多也正遭遇自己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难关,这一对难兄难弟成功展现了“虽然我在商界,你在娱乐圈,但我们都可以把山寨垃圾卖出数亿”的能力。
还有另外一处即将到来的巧合是:很快拼多多的山寨将不再被关注,继续大卖特卖,爱情公寓的抄袭也将不再被提及,继续大播特播。
谁让我们处在一个人民只有七天记忆,心中只求娱乐至死的时代里呢。
谁让我们处在一个能将所有的不合理都能演变成合理的畸形社会里呢。
二、爱情公寓的火爆与大卖,见证着严肃时代的消融与肤浅时代的开启
你知道吗?《爱抄公寓》这样一部从播出起就开始被持续实锤抄袭的电视剧,已经播出十年、播放量超过100亿了。
爱情公寓用长达十年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在中国抄袭的下场:大播特播、越发火热。
在一条不久前被数万人转发、却只有几千人点赞的微博里,你可以知晓:在中国,抄袭者在人民心中的面貌:
在该微博的数千条评论里,排在前列的高赞回答竟然清一色全是:“你有病吧,我就是喜欢!”“你特么真不要脸,蹭热度”:
在面对数千条清一色将抄袭合理化的评论时,我是绝望且无力的。
因为当不合理扭曲为合理,就意味着我们整个社会出了问题。
靠抄袭、炒作而爆火的《爱抄公寓》从不只是仅仅关于“抄袭”的个别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映射,并意味着此类现象将继续开枝散叶。
这个时代就是被娱乐塞满的肤浅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娱乐成为第一准则,一切阻碍享乐的东西都会沦为敌人。
所以评论里说:“别没事找事,抄袭谁不知道,我看的是青春和剧情,开心就好”
在这个肤浅时代里,上个世纪遗留的严肃文学与深度思考的习惯正在迅速消融,碎片化与娱乐化正在蚕食我们仅存的独立人格与严肃思考能力,娱乐化肤浅化正在迅速占据主流,盘踞所有人的内心深处。
一切都将变得不再重要,抄袭、山寨、光怪陆离也逐渐在人民心中扭曲成合理,揭露者反而会被骂“你TM算老几”、“别没事找事”。
在我们如今的生活里充斥着的不是严肃思考,而是各种诸如“某某明星分手、某某明星现身机场、某某明星车祸现场”的绯闻八卦,花边新闻成为了多数人的精神食粮。
我们轻而易举地抛弃了书籍与深度学习,抖音、快手、各种娱乐软件成为我们的每日必刷。
甚至我们的标准也开始变得肤浅,实力、技艺不再成为演员、歌手们的长处,漂亮脸蛋与各种人设成为卖点。
艺人层出不穷,但转瞬即逝,我们今天呼喊着全世界最好的吴亦凡,明天就呼喊着全世界最好的胡一天。
这是一个全民走向肤浅的时代。
但当一个民族拥有深度思考与独立人格的守夜人全部消失,这个民族就必将走向不可逆转的消亡。
就像尼尔·波兹曼所预言的那样: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但那时一切已不可逆转。
三、“爱情公寓时代”下被奴役的我们
马克Malik在视频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觉得可笑吗?
然而这就是多数人的常态。
在这个自媒体盛行、碎片化信息大行其道的肤浅时代里,我们逐渐不愿对一件事深思,而是选择用营销号的情感轰炸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的价值观被媒体操纵,判断由营销号决定,我们忙着追逐一个又一个热点,发泄过情绪之后继续等着下一个发泄的机会。
但没有独立思想的世界就没有自由,当我们的观点在一直被他人所左右时,我们就不再拥有自己的思想,而是成为时代的奴隶。
我们的大脑被肤浅的文化填充,便觉得粗制滥造就是标准,于是我们追逐《爱抄公寓》,诸如《择天记》、《甜蜜暴击》之类的烂片成为主流。
不仅我们的精神世界正在被操纵,甚至连我们的理想、追求,我们培育独立人格的教育也开始变得肤浅化、单一化,钱权成为了当代人追逐的唯一核心。
科学家施一公曾悲哀地说:“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当我去了解全国大学的状况时,发现这竟然已是常态。
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往管理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
我想不明白当今的社会为什么会变得这样物欲横流,为什么这么多人会一致向钱看。人不是商品,人活一口气。当大学毕业生以收入为唯一衡量、把自己作价、选择出价稍微多一点的公司就业的时候,我真的是非常不理解,身边的世界变得陌生。我不知道这个社会怎么了,我们关注点太不可思议的狭窄了!”
北野武在《虚伪的真心话》曾说:“在担心地球变暖破坏环境之前,应该先认真想想这件事:这么低水平的文化,有没有必要在地球上继续苟延残喘?”
这或将成为我们整个社会不久就将面临的终极命题。
如若有所触动,望能点个赞让更多人看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