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k-NewsBackupproject / ShiJieDengHuo

0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又一起众人围观下的死亡案件,如果是你,要怎么活下去? #69

Closed NewsBK closed 4 years ago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4 years ago

又一起众人围观下的死亡案件,如果是你,要怎么活下去? by 王小七

在这里详细讲述一则在危急时刻能拯救大家生命的心理学知识,并同时解释一个如今争议极大的社会道德问题:

开始阐述之前先讲述几则因为不会使用该心理技巧而最终致死的案例:

案例呈现

事件:河南驻马店女子斑马线被撞,躺地1分钟遭二次碾压死亡

事件发生在2017.06.07。车祸发生:

期间,多名行人来来往往,均未有人出手相救:

随后一辆SUV再次碾压过女子:

这是一则令人无比痛心的视频,它在网络上的播放量迅速上升上2000多万。面对这个年轻生命的消逝,许多网友表示“欲哭无泪”。

我们可以有无数个假设:假设车辆能够在斑马线上礼让行人;假设出租车撞人之后及时施救;假设路人能够把女子扶到路边;即便不敢搀扶,假设能帮忙警示一下来往的车辆......也许悲剧都可以避免。

然而,这些看起来不过“举手之劳”的事儿,都成了令人心痛的“假设”。

『让我们再来看三则发生于不同人群、不同状况与国家下的历史案例』

案例一:老人被众人围观,10分钟后死亡

2011年11月24上午9时10分许,68岁的郑州老人高血压发作,走路时突然摔倒,事发现场多人围观,但无人施救,19分钟后,老人死亡。

悲哀的是距离老人摔倒的位置不足30米就是郑纺机医院,但老人倒地后,没有一个人去医院叫人前来施救。郑纺机医院一位女工作人员称,如果在老人摔倒的第一时间,有路人进院通知,医生会马上赶到现场,老人被救活的可能性很大。

(事件现场)

案例二:头卡护栏女子脑死亡,被卡护栏20分钟众人围观无人搭救

女子不小心卡在栏杆缝里,旁边行人很多,向路人求救却无人应答,甚至没有人拨打报警电话。最后警方并将之送到医院时,医生说她的各项身体功能早已衰竭,已经脑死亡了。


(事件现场)

案例三:纽约市皇后区凶杀案

一个20多岁的姑娘凯瑟·琳吉诺维斯深夜下班回家,一个男人跟踪他并在三小时里进行三次攻击,而皇后区38位尊敬的、遵纪守法的公民们却漠然视之。

有两次,他们的声音、他们卧室突然亮起的灯光打断了凶手的攻击,把他吓跑了。可两次他都又回来了,重新跟上她,用刀子刺她。惨剧发生期间,尽管女子大喊“救命!”,但依旧没有一个人打电话报警,直到女孩死亡后,才有一个目击者报了警。

只是冷漠这么简单吗?

如今的世界里这类新闻已经屡见不鲜,相信你一定听说过类似上述的新闻吧。

很多人都把这类现象简单归因于社会冷漠、国人素质。

但真的只是这么简单吗?

据警方事后调查,案例三里面38位公民里近半成都是遵纪守法、热心慈善的人。

那为什么这么多善良、有素质的人也没有付诸行动?

关键就在于现场人员太多!

“人越多越安全的想法可能完全错误。”,罗伯特·西奥迪尼曾在他的举世闻名的《影响力》这样说。

据《影响力》中罗伯特所做的实验中显示:当一个意外事件发生时,现场有大量旁观者时,旁观者对这种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

为什么?

这是因为“社会认同原理”在作祟。

事件发生时,如果周围有其他可以帮忙的人,单个人所要承担的责任就大大减少。而且很多时候,紧急情况对于旁观者而言也只是“看起来”十分紧急而已。

在陌生状况下每个人都喜欢显出一副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样子,以显得自己优雅又成熟。突发情况发生时,我们会下意识地瞟周围的其他人,不动声色地寻找证据,这样一来,在每个人眼里,其他人全都是镇定自若的,没打算采取什么行动。

而在审视他人反应,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忽视一点微妙而重要的事实:其他人也在寻找社会证据,尤其是在局面模糊不清的情况下,人们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而每个人又都恰恰是相似的“装”出来的表情,人们就互相“认同”了这一“冷漠”行为,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多元无知效应”。

而城市的混乱性更加深了这一效应,人多且彼此不相识,这时人们大多就只能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别人都没有什么反应,似乎也并不怎么紧急”

“那我就不管了吧,反正有这么多人在呢”

“我如果做了,说不定又惹上什么麻烦,算了,还是不管了”

于是人们心中就会出现类似上述的想法,结果就造成一件又一件本可挽回却万劫不复的悲惨事件。然后只让“社会冷漠”来背黑锅。(这里并不是说没有社会冷漠的因素)

其实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更重要的原因并非在此。

社会冷漠本质上指的就是“人的自私性”,这本属人的天性,无法消除,我们不能奢望每个人都大公无私,而且本身并非是自私性起主要作用。事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应该是“社会认同原理”

旁观者群体没能帮上忙,从根本上讲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确定,只要他们明确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插手,大多数人都会做出反应。

若被围观者是你,要怎么活下去?

那我们又要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目标明确化!

目标明确化,你受到帮助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罗伯特·西奥迪尼曾做过相关实验,让一个假装中风的人走到人群中,发现只喊“救命!”被路人帮助的几率只有16%左右,而当他喊出“你!那个穿蓝色夹克的先生!我需要你的帮助”时受到帮助的几率却达到了90%以上。

仅仅是语言上的改变结果有如此大的不同。

关键就在于是否明确化。

当你明确化的时候群众就会有做这件事的责任感,群众就会在脑中意识到你真的需要他们的帮助,而且他们收到了邀请,有这个责任去帮助,于是受帮助率大大提升!

而若你只喊“救命”,他们就无法确定你的情况是否严重到需要帮助,他们也并没有自己需要去帮助的责任感。

所以当你发生某些突发情况时试着这样去做:迅速看向四周找出众人的明显特征,大声明确地将之喊出,并表明需求:“你!哪位穿红色上衣的女士,我需要你的帮助!”

你要做的就是减少人群的不确定性,让周围的人注意到你的状况,搞清楚自己的责任。

这样你就能免收许多未知的伤害,有时甚至能保住你的生命!

这一招,你学到了吗?

你又是如何看待这些社会事件的?

(文章首发于2017.06.08,于公众号:世界灯火发表,故标题为“又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