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cs / jocs.github.io

💯 This is my blog, I will update the latest articles and resumes on it, and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https://www.jocs.cc
960 stars 67 forks source link

《见识》读后感 #27

Open Jocs opened 3 years ago

Jocs commented 3 years ago

这个月主要看了吴军博士《见识》一书,全书共分为共分为九章,其中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所以把它们提出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分别是人生需要做减法阅读的意义大家的智慧拒绝伪工作者

人生需要做减法

本章开篇,吴军就举了一个例子,中国人和印度人都比较聪明、用功,起点也差不多。最近这些年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起点甚至会略高一筹,然而到目前为止,印度移民在美国大公司当首席执行官的相当多,而中国人在这个级别的还真没有,在往下一级,即担任世界500强公司副总裁的印度人也比中国人多很多,这是为什么呢?文中给了很多种解释,比如印度人踏出国门更早、先天的语言优势、再其次,在意识形态上,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还是有一些防范意识,然而印度就没有。最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教授从幸福学角度给出了一种颇为合理的解释,印度人缺乏选择的状态,印度是一个阶级比较固化的国家,跨越阶级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他们选择的余地就会比较少,当他们有了某个工作机会后,他们就会拼了命的往上爬,这也帮助了印度的精英们在公司取得成功。

但是相对于印度人,在美国的中国人今天的选择太多了,尤其是在大公司就职的中国人,这要感谢祖国的发展,很多人从美国名校毕业,在一个大公司工作几年,如果表现比较好的话,会被提升一两次,他们原本应该继续努力,但是很多人会被发展更快的中国公司挖走,以至于很多人不想通过努力在美国大公司中获得晋升,而是想通过在美国大公司的工作经历来包装自己,来在中国获取一份高薪的工作。

选择多了,反而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没法讲精神能量集中到一点,举一个例子,小孩上幼儿园前的托班,我们总是在不同的托班中作比较,选择,A 机构师资力量更加雄厚,B 机构离家更近,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孩子正真需要什么?也许仅仅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给予安全感,这样他们就可以去发现和大人们不一样的世界了。反而会发现上什么托班变得不重要,高效陪伴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事。

西瓜与芝麻,这个故事我不止在一本书中听到吴军讲过,西瓜和芝麻的重量相差好几个数量级,即使我们再勤奋的捡芝麻,也捡不出西瓜的重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是芝麻?什么是西瓜?不要在捡芝麻的事情上浪费过多时间。吴军列举了下面一些捡芝麻的例子:

这些捡芝麻的事会使得我们利用时间非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会使得我们的追求会越来越低,人的心志一旦变得非常低,就很难在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了。

所以在西瓜与芝麻的故事上,我们应该做减法,放弃芝麻小事,而应该把心志集中到“西瓜”的大事上,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

阅读的意义

故事是这样的,吴军在图书馆遇到了以为老奶奶,他在看《哈利波特》,吴军就好奇的问,“你也喜欢这种书?还是给您的孙子借?”她告诉我,是她自己想读一下,应为她发现她和她的孙子已经到了“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了,因此她决定和她的孙子看同一本书,来增加彼此的话题。

这个故事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我看书的目的,之前我看书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一本书只有对我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我才会去读它,比如在过去几年,我看的大部分书籍都是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因为我觉得这些书籍对我工作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这也就导致了我很少去花时间看一些文学、历史方面的优秀书籍,以至于我错过了大部分优秀的作品,因为我的功利性,我把它们都排除到了我的阅读列表之外。这样长此以往,导致了我技术上有所长进,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止步不前了。

那么也读的意义何在呢?文中的故事已经提到了一点,增进和家人的共同语言,减少和孩子的代购,可以想想一下,在和孩子读同一本书的时候,相信你们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把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对方,这也是阅读的乐趣所在。

苏格拉底临死前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止的度过,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有太多获取知识和咨询的渠道,这些知识和咨询良莠不齐,甚至有很高的噪点,刷抖音、看知乎、逛微博并不能够帮我们审视人生,它们只会占用我们的闲暇时间,让我们更加没有办法利用闲暇来思考,读书则不同,手里捧着一本书,它能很容易的让我们进入“心流”状态,因此好的书能够帮助我们审视人生。

一本好书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并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大家的智慧

莎士比亚论朋友,《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医生最重要的作品,很多人都记得它里面的那句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而今天我们来谈谈莎士比亚的交友原则。

凡是三思而行,不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对人要和气,但是不要过分狎昵。

相知有素的朋友,应该用钢圈箍在你的灵魂上,可是不要对每一个泛泛的新知烂施你的交情

拉里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拉里佩奇谈到,谷歌的商业模式本质,有用的内容并不需要是自己的,在未来的智能社会,连接比拥有更加重要。谷歌和脸谱这样的公司并不提供什么内容,但是他们有对用户的连接,爱彼迎没有自己的房产,但是他确实全世界最大的房产租赁公司,优步和滴滴不拥有汽车,确实全世界最大的出租车公司,懂得这一点,就理解了互联网经济的本质。

拒绝伪工作者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下,什么是伪工作者?伪工作者每天把自己搞得很忙,他们所做的工作可能也是公司里面存在的,但是有些工作不产生什么效果,如果一个公司里面这样的伪工作者很多,完成的伪工作也很多,用不了多久它在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

伪工作主要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那么我们怎么拒绝伪工作呢?

确立愿景-目标-道路,既然我们花 10000 个小时来提高专业水平是为了精进,而不是为了简单的重复,就需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愿景。比如有些人是想成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这个愿景就非常好;相反,如果有些人 5 年坚持不懈地写 JavaScript,以便将来写得更熟、更快,这是非常糟糕的,因为这是低水平的重复,即使5 年的时间,你将 JavaScript 写得非常熟练了,可能 JavaScript 也已经过时了,或者有计算机来写了。作为一名前端工程师,还是颇有感悟,记得大约在两年前,我给自己阅读计划定下了一条原则,尽量阅读前端相关的书籍,因为我认为我在前几年已经看了相当多纯前端的书籍了,比如 React、Angular 等相关书籍,所以最近一两年,我把自己的阅读范围放得更大,从计算机网络、到数据库,都想有所涉猎,来弥补自己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上的不足。

有了愿景,下一步就是确定目标,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我们的目标也许不仅仅是将代码写得足够好,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做出一款好的产品,甚至是世界级的产品。所以即使是作为工程师,我们的视角也应该是站在产品的角度,所以的技术都应该是支持产品的,因为只有产品才会带来最终的价值。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注重代码质量,相反,为了做出世界级的产品来,我们更应该提高代码的质量,作为一名工程师,首先应该为代码质量负责,这和我们应该以产品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并不矛盾,好的产品需要高质量的代码来支撑。

有了战略,还需要有战术。提高程序质量水平,可以从写单元测试这种可操作的事上做起,在一项技能稍微熟练之后,就可能需要做一件新的、有挑战的事情,以便达成下一个目标,任何公司和领导对于这种勇于挑战自己往上走的人都是欢迎的。当然,不断挑战自己要付出的代价不仅仅是辛苦,可能还有短期经济上的损失,因为从短期上来说,重复自己驾轻就熟的工作比接受新挑战在绩效上显得好很多,奖金也会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