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CHN-beta opened 2 years ago
新文章应该暂时不会写了,一是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写的事情;二是学到现在,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虽然离当初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进步了许多,但方式方法非常笨,非常丑陋,没太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但是我可以在此 Issue 区简略写一点。
首先说方法。很简单,就是背单词。当你背的单词足够多,那么遇到任何一篇文章,即使面对长难句,你也可以将句中(你认识的)单词转换为中文,再通过中文的逻辑推理出句子中的逻辑链条、名词间的相关性等等。举个例子。假设文中提到了 Iroquois and Huron peoples 利用 the white bark of birch tree 来制作 canoe, 因为它们很 waterproof and watertight. 假设我不认识 bark, canoe 和 waterproof, 但是你能理解这句话说了某个种族利用某种植物制作某种与水有关的工具,因为某种植物非常轻。那么就可以大致推断出 waterproof 是防水性(否则不可能用来做与水有关的工具),canoe 是某种水面工具(其实是独木舟)。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句内逻辑。上面这个例子非常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这么做就可以直接看出来其含义。但当面对 GRE 题目,更难的形容词/副词,以及更长的段落时,这一方法就十分有效。你不需要理解每一个词的意义,只要理解一部分,并将其合乎逻辑地联系起来,那就能基本上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这一方法也就是简化版的所谓“意群法”。更重要的是,当面对听力题这种方法依然,甚至更为有效,因为它不要求你听懂/听到每一个细节,而是抓住核心和关键,那么就可以理解绝大部分内容。而我说基本上,是因为这一方法要求阅读或听力的内容本身是有内在逻辑的,否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人能理解他想要说什么(而 ETS 的出题恰恰考的就是逻辑,只是换成英语考察)。另外还有一点是要注意逻辑连接词,比如 albeit, 这个词表示让步否定,如果理解成对上文的正面支持,则逻辑完全错误,直接影响对后续内容的理解(你会遇到自相矛盾的说法,然后你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和前面有什么关联?我不理解”;反过来说,这更证明了词汇的重要性)。
然后是感想。其实真没太多感想,因为事情太多,倒也没多少时间能用来抒发无关痛痒的呻吟。但是经验教训还是有一些的。一是一定要提早做计划,赶 ddl 永远不可行,时间永远是最关键最宝贵的事物。二是给自己压力,当阶段性计划或目标完成时可以适当放松但不要彻底放松,否则就很难再进入有压力时的状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是勇于尝试,不一定非要等到自己有十足的把握的时候再去完成一件事(除非这件事真的永远只能做一次),即便本次没成功也可以给自己一个现阶段水平的参考,并指导今后努力的方向。
大概就这些吧。单词是永远背不完的,事实上我最后也没有背那些所谓“适合程序员的单词”。而同为东亚国家,内地学生在平均英语水平上是不如日本韩国和印度的。而你去搜那些自学 GRE 21 天 339 分(满分 340)或裸考 TOEFL 118 分(满分 120)的案例,绝大多数是从高中或本科起就在英美留学的中国人(或者非留学经历的上海人)。因此,如果你有“学英语”这个想法或需求,那么势必需要比这些同龄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无意夸大学英语的难度,但就我这几年的经历而言,我最大的感觉是折磨和痛苦。精神上和身体上都非常煎熬。至于这些时间,精力和折磨对个人而言值不值,就见仁见智了。祝好。
好像很久很久没更新了,要不要写一写学英语的方法或者考过GRE之后的感想?
看这里有提到说背完单词后会来写一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