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bangzhu / backup

拍帮主的备份区
220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Omicron的毒力之谜,谜底又双叒揭晓了 #20

Open Paibangzhu opened 1 year ago

Paibangzhu commented 1 year ago

Buy Me A Coffee

各位晚上好~

昨天已经预告过了,这两天有点私事儿,没啥时间写公众号。

但是断更也不是咱的风格。

所以简单更新一篇2022年4月17日的老文吧。

原文传送门:《Omicron的毒力之谜,谜底终于揭晓》

先简单走一个前情提要: image 港大的梁老师和Cowling老师团队,当初搞了一项研究, 比较了香港第五波(BA.2.2为主)和前面四波的病死率。 结果……对于没有接种疫苗,也没有既往感染史的感染者来说, 第五波和前面四波的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

以上是背景~

没想到,快一年之后的现在,Cowling老师又炒了一锅冷饭。 他们昨天又发了一个预印本,这次还是在对比第五波(BA.2.2)和前四波的毒力/重症风险。

——请品鉴: image

标题翻译成人话:

《香港地区原始株与Omicron BA.2的内生重症风险和有效重症风险》

原文传送门:

https://doi.org/10.1101/2023.02.13.23285848

简单来说:

这篇跟去年4月份那篇还挺相像,都是在对比第五波前半段(即发生医疗挤兑之前)和前四波社区爆发的病原体内生毒力/重症风险;

只不过去年4月份那篇比较的是更直观的病死率,现在这篇则是在研究感染住院风险和住院死亡率。

下面快进到结论环节:

——请首先品鉴: image BA.2.2和原始株内生毒力相当(注意,这里的“原始株”,指的是香港第1-4波的大杂烩,其中混入了大概16%的Alpha、Beta和Delta);

世界上其他地方观察到的Omicron“有效毒力”降低,主要是疫苗接种和既往感染史的功劳;

——以及,请接着品鉴: image

↑ 顺带发现的结论——香港第五波高峰期的住院死亡率,是没有发生挤兑时的三倍多——这说明了啥? 这说明,决定死亡风险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医疗挤兑。

呵呵,好一个MILD啦!

防失联系列:

公众号:拍帮主的后花园

微博(发私信报ID开后门进群):https://weibo.com/pzxlbbz

文章备份区(历史文章龟速上传中):https://github.com/Paibangzhu/backup/issues

小蓝鸟:https://twitter.com/paibangzhu

星球(收费,慎点!):https://t.zsxq.com/07c3Cnt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