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Yongchuan / MyGitBlog

个人博客主页,记录计算机学习,前端-后端-全栈学习ing
15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算法学习初体验:慢慢来,原来我也可以 #66

Open QiYongchuan opened 5 months ago

QiYongchuan commented 5 months ago

算法考试考完了,走出考场后,一片哀鸿遍野,都在担心会不会挂科。

我还好,虽说并没有所有的题都有把握答对,但我应该不至于挂科的。虽说也忘了好多本应该写上的题目,但也没有非得考多少分的目标,反而轻松心态很放平,考完走出教室,心里倒是很放松以及有种抑制不住的高兴。

算法,原来也不少那么难啊,原来我也可以的。

大概是想表达:考试结束不是结束,是学习的新开始?(yes?👍: 👎 )

但愿但愿。

但目前还是后话,可能这次算法之旅,带来的还是些许的信心吧。

在此之前,刚入学时接触到算法相关的是数据结构这么课,当时学的稀里糊涂的,完全不知道是干什么的,也是因为当时完全没有语言基础,老师讲半天,我们搞不懂”左指针、右指针“,又是”左孩子、右孩子的“,再加上老师有点口语,总是出戏听成”左鞋子、右鞋子“的。

当时基础差到,甚至被人嘲笑的最差的”蛮力算法“,都写不出来,看到了半天也不懂在干什么。

再加上当时号上有一网友,经常发自己算法多厉害,小学奥数xx省第几这种话题,一对比,瞬间觉得,算法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学明白的。

遂,对算法敬而远之。

又过了大概一年,到了现在,考试考算法,不得不再次硬着头皮重新学了。

相比之前的基础,这次的基础大概在能看懂for循环了,能写出简单的蛮力算法了,这在刚掌握”算法“的我眼中,蛮力可真好用啊。 (或者,用大佬的话讲,心智负担低?)

但没办法啊,考试又不会光考你蛮力算法。

于是又学了分治算法,分治真好玩啊,二分搜索、合并排序、快速排序等等。

印象最深的是看B站一个up讲的,”分治,你们早就会了,寒假作业,你们几个人把所有作业分成相同的份数,每个人做一小份,最后再合起来,这不就是分治法嘛。“

瞬间明白了,好的例子总是让人印象深刻,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了。

后面又接触了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分支限界法。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算法,投入了精力和时间后,慢慢的也能明白了过来。

其中最大的感悟是,有些内容如果一下子掌握不了,一是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二是前置知识的问题,很多东西看了半天不明白,其实是之前的某些概念不懂,就需要先学会A,再来学B;如果A也看了半天,就是不理解,那就需要再去看A的前置知识。 三可能是好的工具,更重要。

没有学不会的人,也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只是还没有找打合适的路(比如知识的顺序,以及好的教程)。

在没有学会之前,耐心就很重要了。即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资料之前,只有多尝试,才能慢慢找到合适的。

所有,就得保持耐心,不要太早放弃。

另一点的话,学习过程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的身体状态,精力管理。如果状态不好(指饿了、前一天熬夜困了/学习前刷了太多无关的东西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了),那就很难保持耐心了,很难坐的住一直学到有所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