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Yongchuan / MyGitBlog

个人博客主页,记录计算机学习,前端-后端-全栈学习ing
15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从研究生退学之后的两年 #84

Open QiYongchuan opened 4 months ago

QiYongchuan commented 4 months ago

本文原本是某天心血来潮搜自己的名字,无意间发现了某项专利竟然挂着自己的名字,遂点进去看了下,竟是自己在本科实验时做的工作,当时提出的理论设想被导师和师妹实现了,发了专利,竟然还把我的名字也挂上了。 感慨良多,又想到自己已经是研究生退学转行计算机快两年了,没想到两年的时间竟然能发生这么多的事情,有时也不禁会想,如果当初留在原来的学校继续读研而不是非得去一个985,恐怕命运又将把我带向另一条路了,于是写下了这篇半叙半议的文字,现在看来,也可以当成对过去两年的一点总结吧。

当你高强度的搜索自己的名字时:浏览器里藏着你过去的历史

本来是打算github换一个名字的,因为用的是全名,且google一搜第一个就是我的主页,总觉得这样不太安全,万一哪天也被开盒罚个50w怎么办(背景承德程序员因远程工作被罚50w)。

但突发奇想试了一下,如果浏览器搜的是中文会怎么样?

结果过去的种种皆在,曾经中二写的《简书》,现在再看根本读不下去了;还有毕业后投了两年经历了修改无数次后投的期刊,前段时间见刊,也成了记录的一部分。但后面我的经历,又觉得意义也不大了。 image

还有大学期间参加的种种活动,前两年是在新闻部写新闻,后面两年慢慢出现在新闻里(参加了各种项目玩),疫情期间在家没事干拍照参加摄影作品评选,后面大四考研录取之后参加乒乓球比赛..... 现在想想,真是一段轻松惬意的好时光啊。

另一个主题则是研究生与退学了。 浏览器里也在忠实的记录着我发生的一切,从最初的拟录取名单公布,到在自己学院的分享考研经验,到后面的退学,完整的记录着过去发生的一切。我想倘若有人想了解我的过往,上网一搜也大概能画一个流程图了。 image

当然,甚至还有不期而遇的小惊喜,搜到了一个有我参与的专利,有点疑惑,没记得参与过什么项目的啊,点进去一看:熟悉的老师们,还有师妹。原来导师悄悄把我的名字也放上去了,曾经努力的项目被人记得的感觉真好。

仔细看了一下,真挺不错的,在我毕业离开实验室后,师妹还有老师们把我们当初设想要做的想法,吹下的牛,都实现了,我当时在文献中看到的美国产品,他们现在已经做成了足够和它媲美的产品了。

【看到这还是很感慨,当时我临近毕业,成型的项目试验了多次怎么也达不到完美的效果,觉得要想做出来恐怕遥遥无期了,周老师当时还邀请我留下来读研继续做下去,我心想万一我两三年搞不出来呢。】今天得知大家做出来了,还是很兴奋的,我毕业的时候师妹才大二吧,也是差不多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做出了了不起的成果,向老师和师妹致敬。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差不多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刚迎来我研究生的第一个学期,但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左右,退学的想法最强烈了。读了研之后,我发现自己迷失了。我找不到了自己本科时候要追求的东西了,那种一想到要去做我的项目就会兴奋的点了。

当时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时候,读英文的文献就像看小说一样,看了一篇又一篇,基本上把这个领域国外的论文看了个遍;但读研之后,或许是当时太着急了,或许是自己给自己太多压力了,总是进入不了状态,又天天被师兄安排的各种琐事所困,当时最大的怨恨大概是想: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考了那么高的分,来了这就只能天天种小麦? 那这样还不如回我原来的学校继续搞我的项目?

大约是在我退学几个月后,因为需要调档案的原因,不得不跟之前一个关系很好的老师打电话,老师很是惋惜,对我说,你啊你,就是太认真了,太认死理了,你为什么不退学之前找我们聊聊呢......

大概是太年少轻狂、太心高气傲了?可我从考研到后来一直被灌输的就是那个理念,一直在不断地被追问:你的创新点是什么?你的研究意义是什么?你为什么要做这个?

于是回到现实中,我发现我找不到了我读研的研究意义了,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了,就像是某种价值观的格格不入,命运齿轮的严重错位。

在趁着我这台机器彻底失控之前,我退学了。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话,读研只有录取和毕业的那一瞬间是快乐的。 但我体验到了不同的快乐,出成绩时看到自己380多分排第一,就兴奋到上了天,复试结束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又感受到了一次快乐,当时心想,期待的研究生生活就要来了。 剩下的一次轻松,就是退学时回家的路上了。但当时看着两个好朋友送我离开车站,心想着也许以后很难再见到了,心里还是很难过。这次短暂的读研之旅,遇到了两个非常好的朋友算是最大的收获了。

退学后的日子并不像想象中的顺利,少了许多内心的挣扎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些“非得要证明自己当初退学的选择没有错”的压力。

从一个二本,考上了985研究生,又退学,重新回到了一个二本学校,不知道该怎么论了,也许从外人的眼里,这怎么也有点脑袋抽了,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过去某段时间,我也在跟内心作斗争,一定要怎样怎样,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这很挣扎,感觉就像每天背着枷锁在生活。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我想起大二上《武侠风景》课上老师讲金庸小说里的一句话: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我用不着向别人证明自己了,别人也没那么在意你的选择,没有后悔离开那里,应该就是对自己当初内心选择最好的证明了。

另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太容易得到的,反而不容易珍惜了? 虽然我备考的过程是很艰辛的,但是在我上岸之后,截至到今年24这一届,我又连续辅导了三届的考生。差不多每一年,我出的模拟题,都能猜到西农的原题至少60%左右了(22年甚至差不多到了80%),剩下的知识点猜不到原题也基本看一眼就知道是考的什么了。

大概是这种心理也起到了一点作用吧。

今年秋招一开始找工作的时候特别焦虑,一度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有一个Hr问我,你应该问问自己到底擅长什么,然后去做。

我当时想的是,我擅长考试啊,又擅长辅导别人,我自己考第一也辅导过别人考第一,我知道从学不会到学会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我知道他们在考什么。

Hr说,那你就去做这个啊,你应该开辅导机构的,就做你擅长的就好了。

可我心理总迈不过这个槛,不敢跟学生讲我退学了,不敢面对学生的疑惑。

但或许另一个槛在于,我总不能一直和那个学校原来的专业打交道吧,那我退学的意义和初衷又在哪里呢?

现在我想我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了,虽说现在已经是计算机专业就业的寒冬了,但另一方面大语言模型各种AI的涌现,又在孕育着各种的机会。

我想起两年前研究生复试的时候,老师问我,你这个高岭土喷到室外应用的效果如何时,我回答说目前还只是在室内的理论性验证,将来我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室外领域。

现在,我们室外也可以了。

                                                                                                                                                                    写于2023年12.30
QiYongchuan commented 3 months ago

在退学、转行学计算机两年之后,我拿到了软件开发的offer。 2024.3.21

W1ndys commented 1 month ago

优秀博主,膜拜!

shenweiyan commented 3 days ago

丰富的经历,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