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c-beijing / alc-site

The web site of the ALC Beijing (Apache Local Community Beijing)
https://alc-beijing.github.io/alc-site/
Apache License 2.0
82 stars 35 forks source link

[Podcast] 开源社区交流的东西方文化差异问题 #178

Closed richardbsk closed 1 year ago

richardbsk commented 1 year ago

相关思考来源于之前给姜宁兄挖的坑 「开源交流的自信心话题」,期待解决的是在社区中看到的一些 “通用的误解” 问题,潜在是来自于部分同学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风格差异不够了解这一核心。 https://github.com/alc-beijing/alc-site/issues/166 填了一部分。

“说什么”和“如何说” 是一方面,但核心的逻辑是从 “感知(看,听)” 到 “预处理(思,文化假设)” 到 “问(如何确认)”,最后是 “说(如何表达)”;这里面每一个话题都值得展开表述。

根据与姜宁兄线下沟通的结论,来跟进一个 issue 确认录制意向。

—— 边思康

WillemJiang commented 1 year ago

我最近在思考OSPO所面临挑战的时候,针对语言文化这块发现还是有很大阻碍的, 就是传统文化对大家交流内敛的限制。 这样的文化背景往往让很多工程师在使用开源软件的时候会预设一个情景,作为一个开源项目的外人,我们似乎很难成为核心开发的自己人。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努力融入上游还不如“自力更生”拉一个分支尽情魔改,于是大家很多时候会自动选择关闭这个和上游社群进行沟通交流的通道。
感觉可以用边sir的框架来分析一下这样的场景,可以结合讨论出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WillemJiang commented 1 year ago

对了#166 在录制的时候更多是从“术”的细节层面和大家讨论在开源社群中建立自信心的内容, 很少从完整的沟通流程的层面上去思考东西文化的差异。

richardbsk commented 1 year ago

这样的文化背景往往让很多工程师在使用开源软件的时候会预设一个情景,作为一个开源项目的外人,我们似乎很难成为核心开发的自己人。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努力融入上游还不如“自力更生”拉一个分支尽情魔改,于是大家很多时候会自动选择关闭这个和上游社群进行沟通交流的通道。

感谢姜宁兄回复,其实很多的交流问题本质不是交流,而是观察问题,能不能 “看到” “听到” 一些内容背后的文化和思考逻辑,以及「提问」的能力,如何用正确的问题去拿到关键信息,而不是假设魔改。

这个领域非常的艰深,这边也只能说分享一些我看到思考过的事情,希望能带来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讨论吧~

WillemJiang commented 1 year ago

@richardbsk 好的,看看我们这个月底能不能约个时间录这个博客。

WillemJiang commented 1 year ago

预计5月15日这周能够安排一次录制。

WillemJiang commented 1 year ago

准备5月27日晚上录一期。

WillemJiang commented 1 year ago

三期内容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