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ssli / Growing-journeys

2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个人自述 #21

Closed alissli closed 6 years ago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想来我是有些愚钝的,至少在见到阳志平这个名字三四次之后,才好奇起来:这个人是谁?干嘛的?

当沿着互联网搜索的痕迹,摸索来到「开智工具箱」,随便浏览几篇文章,呼吸变得急促,气血上冲,起身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什么?互联网上居然有这样品质的文章,为什么我没有早点知道?

在知道有老阳亲授的「认知写作课」后,我就开始摩拳擦掌地等待了。这时候,开智部落第二期招募了,虽然还没有搞懂这到底是个什么,但对「元认知学习法」的好奇日益剧增和不知何时能开课的焦虑,我必须得进门去看看。于是,思忖一下,我报了作家部落。

此时,距离听说社群这个概念,不过半年。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时间回到2013年年初,刚刚拿到PMP证书的我踌躇满志,满怀对回归职场的各种憧憬。一场意外又不应该的意外,毫无防备下席卷着吞噬了我,从身体到心灵。焦虑像啃噬人的小虫子,从房间的各个角落里爬出来,毫无顾忌地爬在人身上,钻进衣服里,再钻进皮肤、骨头里。胃里一阵阵的剧烈地抽缩,我心里清楚:它,又回来了。2010年离职的时候,一定程度上也是败给了这焦虑。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所幸我没有堕入谷底,我得对得起在病床上发的誓。或者对的起我前半生的努力,虽然我觉得还不够努力。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我开始读三年前那本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没什么用,看微博的习惯让我收获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卡伦•霍妮。这至关重要的信息来自一位陌生的女网友。其实我已完全忘记她的信息,甚至id,却在两年后收到一封陌生的微博来信:aliss,你还记得我吗?我们在微博下讨论心理学,互加为好友。后来你经常转一些女权的文章,我才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谢谢你!

那个陌生的网友我也不记清ID,更不知道姓名。两年后,她又发来一条微博短信:Aliss你还记得我吗?我们在微博下讨论心理学,互加为好友。后来你经常转一些女权的文章,我才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谢谢你!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是她!我激动不已地在键盘上敲下:不,我应该谢谢你,是你推荐了卡伦•霍妮,我才找到了女权主义这条路。

你看,这才是生活的样子,它不是简单线条的延续。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一路探索,才发现自己的目的太【局限】。求真求实求美之心流体验,远远超出职业成功,薪水增加,万众仰慕。成为一个创造者,踏上寻找安珀的路,甚至创造出一个炼狱之阵,成为更有诱惑的事。还是那句开智于我,在于这【开智之美】。

我心向孤独,只求遇人间之美景故人。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四年前,为求生,踏上心理学之路,仿佛有光,陌生人提供的陌生名字卡伦霍妮和泰勒·本·沙哈尔《哈佛幸福课》陪我度过人生低谷,治愈了我那现在看来微不足道的「焦虑症」 同样是四年前,为了弥补全职三年的职场经历缺失,我四处「补课」,选修二外德语。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忙不迭,又开始寻找如何管理时间,如何自我管理,如何快速提升。

感谢这个时代,虽然还不那么自由,但能找到大部分想要找到的东西。陌生网友贴出来的书单,博客,都成了大量的信息来源,我贪婪地吞咽着。

到了2015年底,终于照着一本书,我描绘了自己未来十年的图画。这,并不理想,。

2016年中的时候偶然听到一个免费的微课:如何制定半年目标。这次连依葫芦画瓢也失败了。

特别大的收获是跟了一个掌控情绪的课程。这次跟随,有点近似三年前的自我分析的心路历程。我似乎又长大了一点。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在社群主创的博客里我看到了“阳志平”三个字。于是有了开篇的曲折故事。

年底的时候,参加了制定年目标的活动。回头来看,写下的掌握【元认知学习法】,学习并练习写作,这两项任务带我进入开智大门。

而到底什么深深吸引我留住脚步而不愿离开? 难道像林童鞋说的,遇到真正的图书馆? 不是,好奇。 我才发现,原来长久以来我克制自己的好奇以适应学校的社会的父母的规则,实际我的内心充满反叛。但从来没有迈出脚步真的去做。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我的探索并不是单线条的,依然是本着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初心,去听了一场校友读书会的讲座,这一次让我结识了一个公益组织(为大学生提供免费就业指导)。那天,下着濛濛小雨,懒得拿出包中雨伞的我,身边路过一位淡定气质的女性,她慢下来本来快速的脚步,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我是有些意外的,为陌生人撑伞,我是不大会做的,哪怕仅仅是举手而老。那一天迫使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勿以善小而不为。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而那位撑伞之人,就是这个公益组织的创办人之一。

我一直是有些迟钝的,第一次也仅仅是关注了微信号。

第二次是年初针对职场群的小聚会,主题是“项目管理”。分享者是一家著名汽车制造公司PMO的项目经理。那一次我有机会听到一个新词:迭代。

而在伊萨贝拉又说了一遍“广告词”:我们的孩子吃着有毒的奶粉,我们呼吸着雾霾,在这个国家生活太难了,难道我们都去移民吗?

前三十年的梦想,不能左右自己人生的苦闷,病床上对自己许过誓言,我一直想着逃离。这不是还是过往的人生关键词吗?

同事议论当时沸沸扬扬的毒疫苗事件,不解:那些人没有良心吗?不知道这东西会害死人?他们自己没孩子吗?我冷冷地回答:有利益呗。对他们来说,也不过是欺骗。我们也没有干净多少。我震惊了她的同时,也震惊了自己:如果我什么都不做,就是帮凶了!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于是,那天我略紧张地问isabel:我可不可以参加导师群?后来另一位主创lilian加了我微信,只是把上面的答案重复了一遍。我成了这个组织的一员,但却一直有愧于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甚至,跳槽这个初心,也抓不起来。只要在这条链上,无论如何,都无法绝对的干净,是我纠结的这纯净不应该,还是这社会仍有可能美好如我们所愿?

很多人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一个朋友顶着名校博士毕业的光环,放弃研究所的稳定工作,转身投了电商行业。他问我,你想做的事,为什么现在不去做?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这给了我继续留在目前公司里的耐心,向自己提问:如果这里就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微缩版,我能做些什么?这里的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说他们大部分人擅长的不是从书本中学习,而是从实践中体味,有时候他们也不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所做的事情,但是确实大部分时候没出什么差错。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一位在微博上默默关注着的社学学研究者,顶着不被理解甚至辱骂,仍不遗余力地提醒人们注意和思考那些混杂在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之后的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暴力、资源优势方的冷漠、既得利益者的虚伪......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入世越深,这世间的灰暗面却让我对人性更抱有希望。我不得不承认,正因为不够好,我们才有努力的空间。无条件的爱,不仅是给亲生骨肉,也试试不是匀一些给那些彷徨的同类?这么多年,我苦苦寻找至纯之爱,以为那是男女之间至上的瑰宝。人到中年才渐悟得,仅仅将爱和勇气传递,已是不易。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我以为仅仅是想追求职业上的成功,却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创造,当以创造俯视人生,做什么样的工作不重要,在什么公司工作也不重要,像芒格所说的:xxx。

找到那群人,和他们通行 没有这个世界,我们创造一个,即便彻底失败:指出一条没有出路的路也是值得的。智者能预测未来,也顶多百年,放在千年,万年的尺度,这未来才迷人的好奇。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2017年是我的开智元年。是的,我在探索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几年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想到后面跟的那份简历,生出些许胆怯。在阳老师收到的众多申请中,恐怕自己的难以翻出什么特别之处。中规中矩—这大概是我前三十年的人生写照,或许是二十八?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人生中确实出现了那么几个转折,在这平淡的底色上添上几笔浓重色彩。

如果要讲几个重要的人生故事,我想第一个必定是孩子的诞生。

孩子出生之前,鉴于单纯的读书学习经验,我的人生观大约是「付出总有回报」,如果「回报」低于期望,可能是「付出」还不够。待产入院后被告知胎儿绕颈两周半后,一切「失控」了,我该怎么努力?

经历了难熬的疼痛,并被困于病床上一整天后,我心中只有一个愿望:支持安乐死。期间也经历了情绪失控、等待的煎熬、生产的剧痛等等不再详述。最后孩子平安降生,我既没有激动地哭泣,也没有初为人母的感动,而是心想:就结束了?我都觉得自己都还没努力到位,它就发生了,结束了?

这次,我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力量。从此有了一个新解读: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这种认知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易焦虑倾向。之前,离开第二家公司,正因为无法缓解的焦虑导致的持续胃疼。

alissli commented 7 years ago

跟着社群的两个训练营,在情绪管理的认知上突飞猛进,或许也得益于三年前自己给自己做的一次自我分析基础。但那年的节奏还是跟不上了:孩子开始学钢琴,德语B1第三次考试在即,年中妈妈病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