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zx87410 / daily-notes

每日心得筆記
29 stars 3 forks source link

[2019-03-02] 某年某月某一天 #18

Open aszx87410 opened 5 years ago

aszx87410 commented 5 years ago

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書摘

這次摘的是第三章:為什麼學生比較記得住偶像劇劇情?

這一章真的很棒,推推。

大腦是怎麼決定你要記住哪些事情?為什麼你可能突然忘記你要拿什麼東西,可是十幾年前的廣告歌曲卻記得起來?

記憶是思考的殘餘物。作業要留意的不是你想讓他們學到什麼,而是他們實際上會想到什麼,這才是重點。

所以實際上應該怎麼做呢?故事「享有心理上的特權」,人類的大腦似乎天生就擅長於記憶故事,而一個好的故事可以套用 4C 法則:

  1. causality 因果關係
  2. conflict 衝突
  3. complications 複雜難題
  4. character 角色

那故事要怎麼應用在教材中呢?書中舉的例子是要講珍珠港事件時,可能會從美國的角度下手,會談到美國孤立主義以及珍珠港被日軍攻擊等等;但如果換個角度從日本切入,事情就變比較有趣了,你可以用說故事的角度把日本設定為主角,碰到一系列的困難最後決定展開侵略等等,會更有戲劇張力。

這邊引書中寫很棒的一段:

回到教學上,我是這麼想的:我要學生學習的內容,說白了就是一個問題的答案。答案本身一點都不有趣,但如果你知道問題的話,答案可能會很有意思。所以把問題說清楚才那麼重要。但我有時候覺得,身為教師,我們都太強調求出答案,而沒有花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理解問題,並了解問題的重要性。

接著談到如果要教的東西本身就沒什麼意義怎麼辦?例如說九九乘法表、化學原素表的某些元素等等。這時候就可以運用記憶術了,這邊我就不多談了,這些在程式上好像用不太到。

而這章最後面也給了一些很棒的範例,思考意義有助於記憶,教師該如何確保學生在課堂上針對意義進行思考呢?

第一,從學生會思考什麼的角度來檢視教案

例如說要學生做一個歷史報告,結果學生突然發現用 powerpoint 來做很酷,獲得允許之後就變成研究 powerpoint,原本的報告就沒那麼關注了。

第二,小心使用抓住學生記憶力的活動

這個很有趣,既視感很深,很多老師都做過類似的事,例如說在教到羅馬相關課程時老師穿著羅馬袍出場,那學生的注意力很有可能就放在羅馬袍而不是在課程內容,雖然說可以抓住學生的目光,但反而抓住太多了,從頭到尾都讓學生只關注在你的穿著。

還有一點滿有趣,作者對「讓教材貼近學生生活經驗」滿不以為然。原因有二,第一是此點根本無法應用,有些東西很難跟學生生活經驗扯上關係;第二點是如果無法說服學生相信生活與這些東西相關,是不是就不該教?

學生的興趣不應該是課程設計的驅力,但可以做為幫助學生了解課程內容的切入點。

看到這一章的時候立刻想起兩篇我以前寫的文章:There is no magic in my classroom零基礎的小明要如何成為前端工程師?,因為這章寫的跟我的教學路線有點像,只是這一章又講的更清楚了一點,而且提出科學以及認知心理學的證據來證明這些的確是有效的。

再引一次上面很喜歡的這段:

我要學生學習的內容,說白了就是一個問題的答案。答案本身一點都不有趣,但如果你知道問題的話,答案可能會很有意思。

答案真的一點都不有趣,你當初學 session 是什麼的時候你有覺得很有趣嗎?沒有,你根本不知道它有趣在哪裡,但如果你從:「該如何在 stateless 下的狀況驗證身份?」這個角度去切入並一步步探索,你可能就會覺得 session 很有趣了。

這一章的內容對於規劃課程真的很實用,這本書真的推推。

再舉一個例子好了,計算機概論很多人都上過,滿無趣的,但我之前的 coding 火球術是以一個問題作為切入點,讓這個問題引發你的興趣,例如說:「你有想過為什麼忘記密碼時只能重設密碼嗎?為什麼他們不告訴我密碼就好?」或是「有些遊戲的數值在超過一個範圍時會變成負數,為什麼?」,這些例子一來可以引起興趣、二來又是一個扣題的問題,再從這個問題延伸下去,我覺得這是很好的做法。

第三期要教網路相關概念時,我絕對不要死板一步步教起來,我要先拋給大家一個問題:「兩台機器在網路上要怎麼溝通?」讓大家去思考一下,再來看網路到底是長什麼樣子。

本日歌曲

某年某月某一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xXo6OPW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