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心理學研究顯示:最耗蝕心力的遺憾就是,無法採取行動實踐自己心底最重視的事情。隨著時間過去,我們沒能做出的選擇,會越來越盤據心頭,而「要是我……」的想法,也會讓我們的人生蒙上一層陰影。哲學家 A. C. Grayling 的看法也很相近:「如果人生在世有什麼值得擔心的,那就是過著可能會抱憾終生的生活。」
- How to Find Fulfilling Work, Roman Krznaric, 2012
老實說加入計劃之初,我還不確定自己喜不喜歡 coding,反正先試再說,大不了就像愛迪生說的「I have not failed. I've just found 10000 ways that won't work.」幸運的是,就這樣找到做起來舒服、適合我的事了(瞬息萬變的網頁開發領域,需要不斷學習以適應變化。對渴望挑戰自我的 introvert 來說,有什麼比這更夢幻的工作呢?)
背景介紹
北一女、台大政治系畢業的我,這輩子還沒坐過辦公室。我非常喜歡電影,欣賞注重細節的工匠,所以上一份工作是電影特效化妝師——看 reference 把寫實的畫面重現,最擅長老妝。
我迷上的事情就會認真去做,從大學以來做過劍道校隊、機車研究社社長。近年在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全修班學做衣服、拿了倫敦 Academy Of Freelance Makeup 的 Total Pro Creative Specialist Certificate、學了鋼管舞。
除了看得見的技能以外,我大量閱讀並樂在其中,喜歡思考,喜歡鍛鍊大腦和心智。近年來看過的書都做成書摘。我很愛看書,coding 是除了看書以外第二件讓我專注到忘記時間、感受不到旁邊動靜、沈浸在自己世界(也就是進入 flow)的事。
我在人生各個階段都會被問到「為什麼你要做這個?」這次的轉職也不例外。
聽過一個說法:我們擅長的、做了很開心的事是舒適區,完全不會的事是恐慌區,在這兩者之間的區域是學習區。學習也就是脫離舒適區的過程。
我的動機就是這個:不斷踏出舒適區,做不擅長的事,像打遊戲開地圖一樣,把舒適區越變越大。
這是我這輩子一直在跟自己玩的遊戲。
給考慮轉換職涯,卻遲遲踏不出第一步的人
課程感想
先講結論,我還沒上完課程,做了第十二週前兩個作業後,在 2018 年 12 月開始海投履歷,順利得到一些面試邀請和 offer。
老實說加入計劃之初,我還不確定自己喜不喜歡 coding,反正先試再說,大不了就像愛迪生說的「I have not failed. I've just found 10000 ways that won't work.」幸運的是,就這樣找到做起來舒服、適合我的事了(瞬息萬變的網頁開發領域,需要不斷學習以適應變化。對渴望挑戰自我的 introvert 來說,有什麼比這更夢幻的工作呢?)
我本來跟電腦完全不熟,2018 年 2 月第一次用 command line 建立資料夾時超級感動,第一期常常一邊跟課一邊暗罵(XD),對於接受文組教育、沒任何程式背景的人來說,這個計畫的 workload 還蠻瘋狂的,就像 huli 自己說的,這是一堂沒那麼適合初學者的課程。
自覺報一期不夠,我報了兩期。第二期剛開始時,huli 請我在 Slack 分享心得,鼓勵一些在 JavaScript 程式基礎卡住的同學,我當時是這樣說的:
我在全力衝刺時,每天花超過十小時學習。從早上六點張開眼睛,一直研究到晚上睡前。上第二期時,做出簡易計算機、仿 Google 表單、串接 Twitch API 的直播列表和自己的小練習 1、2、3 後,我以為已經可以開始找基礎的工作,卻被 huli 打槍。我花了一天來沮喪,之後開始看 React 和 Node.js,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做了 Node.js 留言板、Node.js 短網址生成器、React 小練習 1、2。huli 終於說可以投履歷看看了,結果就如前面所說,順利得到大約五十個面試邀請和一些月薪 40k~50k 之間的 offer。
其實第一期招生結束後我才發現這個計畫,本來想說如果沒辦法參與,我就跟著這個五個月的計畫上面列出的資源來自學,幸好那時報名的人不會太多,huli 就讓我加入了。我覺得這個計畫非常珍貴之處(也是我選擇環境時,很在意的點),就是老師提供的即時 feedback。
據說傳奇教練 John Wooden 只有 5% 和 6% 的話是在表揚和批評,他不關心好壞,而是發不同的指示,75% 的話都是非常具體的給予 feedback,他在訓練場上的話永遠很短,沒有一句超過 20 秒。這是最好的教練,他不是鼓勵你、給你做長遠的安排,而是不斷地對你任何細小的動作提供 feedback。
每次交作業發 PR 後 huli 的 code review、Slack 上的即時回答、在學生還沒準備好時狠狠地打槍—— huli 一直在給學生最關鍵、最簡潔的 feedback。帶著筆電聽一個老師在 100 人的課堂上講課或是跟線上資源自學,都遠遠比不上直接向 mentor 請教的來得直接,我認為這才是真正有效的網路課程,huli 的意見,是教科書上沒有、這行前輩總結出的,最值錢的經驗。
我下禮拜即將加入的團隊也是如此:在面談前仔細看過我的程式碼,面談時和收到我的測驗答案後,給予大量的 feedback。若被問到「你理想的團隊?」我都是這樣回答:「希望能找到重視思考過程、重視細節、英文能力佳、樂於學習新技術、對前端有高度熱情的夥伴一起成長。」工作是生活很重要的一塊,我不要很閒、養老、沒熱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跟相似的夥伴一起努力。我確實是這樣想的,如果未來的團隊不是這樣的話我也會失望。
有看過一些有年紀的 senior(不一定是工程師),他們把自己會的東西看得很重要,不願分享也不願踏出舒適圈。huli 是這類人的相反,他前進的同時不藏私,不斷地反省、進化。huli 也是我認識的人裡,openminded 前幾名的人。溫和、謙虛、不會評斷他人。我覺得一個人若擁有這些特質,不會輕易被摧毀。
在這一年裡,我不只是學了一個工作技能,而是進入了一個新的生態圈。這個圈子的強者都謙虛且樂於分享,我在踏入程式世界之初就能接觸到其中一位,真的很幸運。感謝 huli,能加入這個計畫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