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hinking / my

Across the Great Firewall, you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0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胡思乱想:财富是什么 #37

Open dbthinking opened 2 weeks ago

dbthinking commented 2 weeks ago

财富的本质,广义上来讲是人的一切需求,狭义上来讲是需求对应的商品与服务。 后面所说的财富,主要是讲能被一些人认可的狭义上的进行购买消费的财富。 具体表现形式就是积累的商品、不断在生产的产品与随时可进行的服务。 财富是为了能让人更好地实现一些目的,目的本身取决于思想与认知。

可实现目标的差异性、使用的便利性、成本与售价、供需关系,是影响财富数值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是物理范畴与认知范畴的双重结合,本身都有很大的弹性。 稀缺只是供需关系的表现,去操纵认知或物质本身,都会影响供需关系。 空气是广义的财富而不是狭义的财富,空气净化器却是狭义的财富。 财富数值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货币数值,货币取代了早期的以物易物。 货币本质上只是发币机构的统一化借条,其与财富本身也可形成供需关系。 现代社会里一些财富数值被刻意压低,比如食物,有些则被刻意拔高,比如奢侈品等。

传统社会为什么是个货币通缩型的社会,传统经济学的假设是,由于技术进步在以后能买到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可能还有个更重要的因素,出于安全与对财富的渴望,以及现实社会的金字塔压榨结构,顶层获取的财富用之不尽,也只能以物理形式储蓄下来。这也造成了货币供应不足的导致的货币升值假象,一举两得,所谓通货紧缩。 现代社会以不断印钞的方式来解决通缩问题,甚至要制造通胀,驱使货币要进入财富增值游戏,也是要鞭策所有人不断去创造财富。长期通胀是货币社会体系的必然归宿,当然还要控制通胀幅度避免大众对货币失去信心,甚至造成能感知到“涨价通胀”。 印钞是直接提供货币,会涉及到货币流向的问题;利率与信贷是控制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货币供需的间接手段。所谓量化宽松就是间接通胀政策。直接手段是物理性质的,间接手段更像是认知调节器。调节货币也会直接影响汇率。 货币本身是衡量生产消费的价值中介;货币等同于其字面的购买力,货币本身也有供需关系。

那么个人或集体的财富,到底应该是什么。存量的产品、不断持续的生产与服务,也包括生产与消费的物理现实、技术能力与意愿。也就是我们的目标与实现目标的一系列衍生需求。货币只是衡量、调节与分配的工具。存量的财富比较容易理解,也被通胀社会压缩成了极小部分。理解正在进行与可能实现的当下增量才是关键。 衡量当下的增量财富。首先是,财富创造与消费的意愿,也就是现代社会如果让大家心甘情愿地多生产与多消费,包括个体与各种群体组织,因为财富本质是财富认同;其次是现实性的财富生产能力,生产效率、配套设施、人口数量等;然后则是投资与科研等未来型投资;最后是权力,很大程度会影响对财富的认知与影响其生产消费。

对于普通人来说,财富意味着什么,如何管理财富以对抗不可避免的通胀,甚至超越通胀。 从广义的财富观来看,好好活着就是最基础的财富。对于狭义的财富来说,金钱依然只是衡量财富的工具,其本身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绝大多数具体的财富,都有一些特性,比如需要维护、会老化淘汰、需要管理(相关的人与事),甚至财富数值也在波动。 对于新手外行来说,有些简单的投资建议。首先还是分散投资,各种特性的资产按照自身情况分比例配置,充足的现金、高流动资产、长期投资都应该有一些;其次还是根据自身情况管理合理的预期,进行合理的长期的不断的预判与矫正,不要把投资当成赌博。再次,避免以外行人的水平去投资持有管理成本过高的财富,比如囤积大白菜、DVD、甚至房子,选择长期的、易保存的、虚拟的权益资产,比如国债、黄金与股权;最后就是注意资产本身的数值波动,在长期投资时,不要觉得自己能预判谷峰,而成为接盘侠。 如果不是经过基础的调查、理解与深思,却要付出沉重的或非常规的代价,那么后面往往会证明是不值得的。 一个人要么必须费脑子才能不断获取更多,要么选择不费脑子简单地活着,都挺好的。

财富的意义在于能提供个人所需的东西,从而让人自由,能做想做的事情。 财富意味着富足(数量富裕、种类充足),种类得多数量得够,不能有食无衣。 货币是财富的欠条,信贷是货币的欠条。货币只是财富的标尺,很多人在追求货币数值而不是财富本身。 如果货币本身太多,甚至出现携带成本,那么则其会一文不值,应该尽量抛弃货币持有财富; 如果货币太少,已经导致货币升值,那么在货币贬值前后,前应该尽量持有,后应该将货币置换成实物。 货币不是财富本身,货币应该作为流动标价工具来被使用,除非货币本身即将稀缺,不然都应该持有财富。 货币作为财富本身,寻求增值,能够投资自身或其他资产。 央行作为货币供给方,量化紧缩(利率高)的时候,存款增多贷款减少,流通减少,压制资产价格;但在最终政策结束时,利率降低后,会再次不断推高资产价格。 量化宽松(利率低)的时候,存款少贷款多,短期流动性增加,不断推高资产价格,直到量化紧缩。 长期来看,资产价格被现代通胀国家不断推高是必然的;金融宽紧变化又会影响资产价格。

货币这种欠条实际上不仅不会完全兑现,甚至还会继续贬值。信贷的本质是增加了暂时性的流动性,在信贷到期时紧缩。 但由于信贷在整体上的常规延续性,信贷规模与利率变化才是影响货币供给的主要波动因素。 信贷是透支未来的流动性,还贷则意味着收缩,持续信贷意味着 衡量经济发展指标的GDP则代表了主要财富的增长速度,而与之匹配的就是货币供应量。但通过信贷能调节近远期的货币供应量,也即会形成宽松与紧缩、繁荣与萧条。 紧缩导致资产财富的货币(供需端)价格下跌的原因有两个:资产离场追求更确定性的储蓄收益,信贷成本变高使得一些人无法再继续。 信贷开始宽松,必然导致货币供应相对于之前增加,则会推高资产价格。信贷开始紧缩,借钱变得更加慎重,资产价格就非常容易下跌。但注意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还需要具体的人去执行操作,可能会存在滞后性,甚至有可能失效。 注意货币只是衡量财富的工具,借贷看似让经济更快增长,但由于信贷必须偿还,导致最后的通缩(更多的财富、货币在微观上通缩,但在整体上还是又供给出来了)。 再看看货币物理供给与物理财富,货币总量与财富总量是对应关系,货币供应量可以用M2来表示,增量财富可以用GDP来表示,在比值上也与M2更趋近。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资产货币化然后再证券化,最终形成所谓的股市。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现代资本国家,股市代表了绝大多数财富或者说再加上财富信心,那么这个股市总市值是否应该超过M2呢,也就是能否用所有的钱买下所有的资产,销毁所有的钱,暂时性关闭其标尺属性呢。如果所有的货币不能购买到所有的财富,那么货币财富本身属于被高估了。

由于货币的实物属性,从购买的行为来看,货币应该等同于财富,货币总量等同于财富总量。 货币总量一般用M2来表示,也就是广义货币,基本上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的。 财富总量则不容易衡量,有存量财富、有软性财富、有人力资源等服务,目前各种指标都只是财富的局部。 股票可以理解为各种企业类型的财富,个人还持有相当多的财富,比如房产与人力资源。 社会总财富:(资产证券化)人的劳动力、已生产产品、企业股份、房子、信贷。应该小于M2。 如果货币总量多于财富总量,那么相对于财富,货币存在贬值的风险; 如果货币总量少于财富总量,那么相对于货币,财富存在贬值的风险。

当货币成为交易的标准工具时,货币与商品等价,也形成必然的供需关系。 从总量上看,货币多于财富时,应该减持货币类资产;反之应该增持。 从流动性上看,流动性增加时,应该减持货币类资产;流动性减少时,应增持货币。

财富(资产)的货币价值在交易中实现,也即所谓的投机者与接盘侠。 低位要勇敢买入,高位要尽早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