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j425 / Last-cigarette

0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工夫初期案例收集 #24

Open an9er opened 3 years ago

an9er commented 3 years ago

觉妄息心分两方面:一来努力守城,二来努力信的及自己。 守城和清城。守住,莫让新的妄念进城;清城,把城内的妄念也扫荡清除。 集义,一步一步的承当自己,信的及自己。 倘若以后分两个帖子,那么一个叫功夫集,一个叫信心集。

an9er commented 3 years ago

01 传习录上,39

一日论为学工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思虑。久之,肆其心意稍定,只悬空守静,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制。省察克制之功则无时而可见閒(闲),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听著,纔(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供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

学习方法,初学必须思,至于天理一说,怎么称呼都行,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工夫方法,其实工夫跟后来境界是分开的,所以后来境界可以有很多的称呼,但是正知正见只有一个,在王阳明为自己是圣人,在六祖为自己是佛。

an9er commented 3 years ago

02 传习录上,40

A君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时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不满,怨恨。)故怕。若素行合于神明,何怕之有! B君曰:正直之鬼不需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色鬼迷;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俱所不当俱,是俱鬼迷也。

此段极有力,昨晚做梦跟人打架怒醒,梦中打架愈打愈凶,但是对方也愈上头,会做出威胁所有亲人的事情,最后是又怒又怕,真就在地狱之中。此为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 还有怕鬼这一段也受力,还是需要相信自身,集义,就会自信,就愈是体会自身的光明,无所畏惧,坦坦荡荡。抄录元音老人一段:

须知宗下所谓大机大用,乃指胸襟磊落,意气风发,慷慨激昂,豪迈不群的处世为人风格;不受一切,遇事不粘,明见机先的作风,所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

怕鬼,王说”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心有所慊,故怕。“心有所不满怨恨,没错,就是心不光明。不够相信自己,信不及。

an9er commented 3 years ago

03

「245」一友常易動氣責人,先生警之曰:「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已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瑕責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機括只是不見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惡,就見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同感化得他?」是友感悔。曰:「你今後只不要去論人之是非,「當責辨人時,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an9er commented 3 years ago

04

「241」問:「讀書所以調攝此心,不可缺的。但讀之之時,一種科目意思牽引而來,不知同以免此?」先主曰:「只要良知真切,雖做舉榮,不為心累,雖有累,亦易覺克之而已。且如讀書時,良知知得強記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誇多鬥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終日與聖賢印對,是個純乎天理之心。任他讀書,亦只是調攝此心而已,何累之有?」曰:「雖蒙開示,奈負質庸下,實難免累:竊聞窮通有命,上智之人,恐不屑此不肖為聲利牽纖,甘心為此,徙自苫耳。欲屏棄之,又制於親,不能舍去,奈何?」先生曰:「此事歸辭於親者多矣;其實只是無志。志立得時,良知千事萬事只是一事。讀書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於得失耳!」因嘆曰:「此學不明,不知此處擔擱了幾多英雄漢!」

an9er commented 3 years ago

05

「247」問:「《易》,朱子主卜筮,程《傳》主理,何如?」先生曰:「卜筮是理,理亦是卜筮。天下之理孰有大於卜筮者乎?只為後世將卜筮專主在占卦上看了,所以看得卜筮似小藝。不知今之「師友問答,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類,皆是卜筮。卜筮者,不過求決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間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問天;謂人心尚有所涉,惟天不容偽耳。」

信心集。

an9er commented 3 years ago

06

「283」先生曰:「『惟天下之聖,為能聰明睿知』,舊看何等玄妙,今看來原是人人自有的;耳原是聰,目原是明,心思原是睿知,聖人只是一能之爾,能處正是良知。眾人不能,只是個不致知。何等明白簡易!」

此篇有功夫和信心结合的意思,收录之

an9er commented 3 years ago

功夫可能是像磨玻璃,先去用最粗顆粒磨;再用中等顆粒;再用細一些的;再用更細一些的。 如今說有沒有一一貫之的功夫,如果說有,那就是正確打磨,按照規律打磨。 倘若偷懶,把直接用最細的來打磨作為一的功夫,那麼就費事且不能磨好。

不離自性,起魄力,守城,廓清。

傳習錄少看,因為太多精細的道理。傷神,易怒,看壇經可好。

an9er commented 3 years ago

ref: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873181&searchu=%E8%89%AF%E7%9F%A5

an9er commented 3 years ago

最近太伤神,明显感觉思辨的精力减少了。但是觉察的精力尚可。早晨读无相颂,在这种没有思辨精神的前提下,觉得是不是不用思辨精神也可以,然后尝试理解。得出一个方法,不用思辨,不需要追究内心原因,就是单单在在门口守着,贼来干他,贼不来,也不劳心去想着怎么廓清,总会自己出来的,出来我察觉,干掉。区别在于,不要想着去主动作为什么。暂时尝试之。 转一篇很好的文章, 雜 附(3) 依負面情緒實踐四諦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22.htm

学佛的基本知识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bb/bbi.htm

这对我之前的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就是详细端寻每个犯人是从哪里犯罪的。 现在的思路是不去追究,只要是你有罪,你行为不端,引起来第一篇文章中的几十种感情,那就斩了你。不管罪多罪少,不管是否冤枉,一视同仁。

如果这个方法有效,那么牧牛图的第一层境界我是领会到了,就是劳累,思考,伤神的境界。神要劳累到一定程度,看到因为所以就自己放下了,因为累啊。不想看。到这时,才能回到内,找一个省神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