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dongxiaren / Blog

【编程往事】 — 果冻虾仁 的网络博客
https://github.com/guodongxiaren/Blog/issues
42 stars 12 forks source link

国际信用卡那点事儿 #5

Open guodongxiaren opened 6 years ago

guodongxiaren commented 6 years ago

基本概念

和国内信用卡一致,信用卡安全用卡要保护好几大要素:卡号手写签名CVV2过期时间。有卡交易的时候签名是重要凭证。而对于无卡交易(比如网络支付的时候),CVV2和过期时间则是重要的要素了。过期时间好理解,简单提下CVV2

CVV,CVV2,CVC,CSC,CSN,CVN

信用卡有个很重要的概念是CVV2,就是我们经常在卡背面看到的三位数字:

image

常有人简称为CVV,后来便以讹传讹了。所谓的CVV其实写在卡片磁条(磁道)中的,是不可见的二进制信息。用于线下有卡交易,POS机会去读取。其实不管是CVV,还是CVV2其功能都与我国身份证号最后一位一样——校验码。可以校验出卡的真实性,有效性。

另外CSC,CSN,CVC等等都是CVV2的同义词了。所谓C就是Card或Code缩写,S就是Secure,N是Number,V是Verification。组合的方式有很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与大部分卡组织将CVV2印刷在卡背面的后三位数字的做法不同,美国运通卡(American Express)是印刷在卡正面,并且是4位数字。

卡组织

在谈论海外信用卡的时候,卡组织是一个绕不开的概念。卡组织即我们听说过的有VISA、MasterCard(万事达)。

image

除了上述两大寡头以外呢。还有Diners Club、JCB、American Express以及中国银联四大信用卡卡组织。中国银联,中国最(唯)大(一)的卡组织,正是由于我们用的卡都是银联卡,导致我们大众可能常常忽略银联这一组织,而只关注发卡行了。所谓卡组织就是完成多家银行之间的清算业务与实际的资金划拨。谈到清算又是一个很长的概念了,这里不再展开了。

拒付

英文chargeback。一直感觉中文翻译不够贴切。拒付一词听起来让人感觉是交易发生时,持卡人拒绝付款的意思。实际不是。拒付指的是:信用卡交易发生后,持卡人向发卡行对这笔交易提出异议,申请退款的行为。信用卡被盗刷时,或者购物时遇到商品损坏、货不对版等情况下多会发生拒付。

当然拒付这种事只会发生在海外,天朝并无拒付一说:

银行卡管理办法 第七章 第五十四条 第四款规定 持卡人不得以和商户发生纠纷为由拒绝支付所欠银行款项。

因此拒付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用来保护持卡人权益的,在欧美国家有一套相当成熟的拒付处理机制。当然申请拒付是有时效的,VISA和MasterCard的时间窗口都为120天。整个拒付处理过程可能是耗费相当长时间的,其中涉及角色众多,包括:持卡人、商户、发卡行、收单行以及卡组织。一图胜千言,下面以Visa为例,盗图一张来描述整个处理过程:

image

EDC

在谈论海外支付的时候,可能会经常遇到这个词,不止针对信用卡,也适用于借记卡。全称为:Electronic Data Capture 或 Electronic Draft Capture。咳咳。其实就是POS(Point of Sale)的另一个叫法。。所谓的EDC Machine就是POS机。。

image

DCC

即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动态汇率转换)。DCC通常发生在持卡人跨境消费的时候。因为跨境交易存在一个汇率问题。

和借记卡不同,信用卡消费有一大特点是:先交易,后付费。如果是借记卡,那么也没太大异议。但是信用卡,则有一大问题。那就是交易日与账单日之间的时间

窗口,汇率是波动的!比如你在境外购买了美元标价的产品,用依据当天的汇率折算为等价人民币进行了付款,而在信用卡账单日的时候,汇率变啦。由此诞生了一个叫DCC的东东:

DCC交易就是将当地货币实时转换为持卡人的记账货币,以此来降低持卡人在交易日至还款日之间的汇兑风险。但是DCC的汇率通常不太合算,DCC的本质,就是把原本商户承担的一部分费用,直接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所以一般商户都是乐于DCC交易的。

据说DCC是澳大利亚的一家机构开发出来的。对于它的这种行为,就好比:“老乡,快开门,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咦,你家有个女儿”

使用多币种的信用卡可避免被DCC,如果你的卡片币种包含当地币种,那么即支付的时候选择使用当地货币支付即可。但是奸商们通常是乐忠于DCC的,因此常常在持卡人不知情的情况(可避免DCC)下,被强行DCC。

其实国际上支持DCC的信用卡只有Visa和MasterCard,其他卡组织(包括中国银联)发行的信用卡都是不支持DCC的,但这不代表这些卡在跨境交易的时候,不存在一个币种转换的问题,凡是货币转换,必有手续费(货币兑换费)。比如你的卡片支持美元,但是你去泰国购买了标价泰铢的商品,那么就会转换为美元(另加了汇兑手续费)来支付。但其手续费与DCC相比都是洒洒水啦。

3D安全验证

image

1997年,Visa与MasterCard主导,联合微软、IBM推出了“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协议),它以信用卡交易为基础,规范电子商务中的网络支付交易,并保证其安全性。不过SET实在过于复杂,实现复杂,不易推广。后来VISA率先推出了,更为简化的信用卡网上交易安全认证方案——3D安全认证(3 Domain Secure Authentication),作为SET协议的替代解决方案。

后来其他卡组纷纷效仿,纷纷推出了自己的3D安全认证模式,只不过每个卡组织对于3D认证的叫法各不相同:

那么到底何为“3D安全认证”呢,插播一条维基百科(3-D Secure):

The basic concept of the protocol is to tie the financial authorization process with an online authentication. This authentication is based on a three-domain model (hence the 3-D in the name). The three domains are:

其实所谓3D安全认证,拆解开来可以这样理解:出于安全目的需要认证,利用的手段是3D。3D简单理解就是3方的意思,哪三方?上文那段英语已经阐释的比较清楚了:

  1. Acquirer Domain:收单行
  2. Issuer Domain: 发卡行
  3. Interoperability Domain:卡组织(一大段解释,说白了就是卡组织)

虽然把3D是哪3个D解释清楚了,但是具体流程是怎样的呢?其实非常简单,其过程我多年前我们网络的时候选择的网上银行支付,非常相似。

在Web时代,网购已经普及,但是对于第三方支付工具还持审慎态度(比如我)的时候,人们在付款的时候往往喜欢选择网上银行支付,此时我们的流量器会跳转到银行的官网页面,待我们登录,输入完密码(通常是U盾上的口令密码)成功登录后,再自动跳转回网购页面。当然,后来移动支付的普及,以及互联网金融理财的渗透,让普罗大众已经开始广泛接纳第三方支付工具,而当初的网上银行支付逐步退出历史舞台(U盾丢了好几年了)。

3D安全认证过程与之类似,之间经历3方主体。用户发起支付指令之后,商户的收单行会承接该指令,然后传递给卡组织,卡组织再传递给发卡行。此时浏览器就会弹出发卡行的网站。不需要U盾之类的实体安全口令。用户通过卡号,CVV2,过期时间以及设置的3D安全验证密码的校验来完成验证,也可能在这个页面通过手机短信来完成认证。

3D安全认证的出现,极大的保护了持卡人的支付安全,提升其网购信心,降低了拒付(主要是恶意拒付)的概率。另外也打击了不少恶意商家。但同时也阻碍了大量支付的交易的成功进行,削减了支付成功率。据悉,3D安全认证只在亚洲地区比较流行,而欧美则多为非3D的网上交易,这是因为欧美地区,信用卡制度、征信机制十分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十分完备。

ECI

ECI(Electronic Commerce Indicator)是个比较生僻的信用卡行业术语。中文翻译貌似是:卡评级。ECI数值表示在验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场景,不同场景存在不同的拒付责任转移。

ECI=0:MasterCard使用。ACS服务不可用或者卡片不支持3D验证。

ECI=1:MasterCard使用。持卡人或发卡行未注册3D安全验证服务。

ECI=2:MasterCard使用。持卡人3D安全验证通过。

ECI=5:Visa使用。持卡人3D安全验证通过。

ECI=6:Visa使用。持卡人或发卡行未注册3D安全验证服务。

ECI=7:Visa使用。ACS服务不可用或者卡片不支持3D验证。

ACS(Access Control Server)访问控制服务器,发卡行用来安全验证的服务器

参考资料

Visa Chargebacks

Chargeback Rules for MasterCard

Visa商户拒付管理指南

edc services你知道DCC是什么吗?

3-D Sec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