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ahuang / ICV

0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套中人01 | 学术困境:河马被逐死在水槽里 #38

Open imbahuang opened 2 years ago

imbahuang commented 2 years ago

https://mp.weixin.qq.com/s/OzES25pB4lQePe3lDN7skg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套中人01 | 学术困境:河马被逐死在水槽里 by ICV MKT

我们的教育体制或许非常奇怪:前十二年关在教室里念书,断绝与外界的交流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热爱什么,却要在几天内选好志愿,决定未来的人生。

早在入学之前,各个专业在价值上似乎就被排好了位次。位于鄙视链顶端的一定是指向“体面”、“高薪”、“好找工作”的实用学科,或是指向“高端”、“有深度”、“有想法”的偏向价值和理论的学科,一路向下,有些处在边缘的学科还会被认为是比较 或 “野鸡**”**的学科。

能否追寻自身的兴趣和热爱,能否在本科教育中找到自我,在这条长长的鄙视链中,跟这个充斥着考量和取舍的决定相比,似乎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为高考奋力读书的高中生

 图源 网络

有一句批评是这么说的:"人们接受这高等教育,有些人甚至接受了过多的教育,但是其中却不包含着自身的理解,也没有真正的智慧。" 学校非常看重毕业生的出路,无论是就业还是申研都想要一个漂亮的成绩,拿着这份成绩去做招生宣传,似乎也没有什么坏处。另一方面,大学教育相比于作为“认识你自己”的途径,更像是一种就业能力的钱与技能的交换,甚至会被视为“改变命运”的机会。学生的价值取向上无可避免地走向迎合主流的方向,向钱努力,向资本靠拢。

比如,在FHSS的Module Fair上,就会有教授被学生们追着问“拿着哲学学历怎么找工作”,也有些教授则对这种就业导向的校园文化表示出担忧,认为教育不应该是市场导向或就业导向的;过度的就业规划可能会侵害智识(intellectual)的发展。

电影《历史系男生》展示了传统教学与为升学

而读书的两种教学模式之间的冲突

一言以蔽之,如果学校与学生都过分关注毕业以后的出路的话,教育出的学生可能只会刷分,缺少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热爱,导致不够intellectual。

同时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一个结果:学生群体中,理想主义者、“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经常感到压力、焦虑、自我怀疑和否定,也比较难获得真正的共鸣和认可。身为学生的专业素养体现最后变成了标尺上刻度清晰的数据,可能是均分,可能是实习,可能是得过几个奖学金。所以,有的学生为了追求绩点而不得不选择所谓“水”、“好刷分”的课程。

即使在选专业的时候尚可坚持自我,选课的时候也难以逃脱后续的纠结。比起“哪门课讲得好”,在价值位次排名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靠前的问题是“老师给分严不严”、“好不好刷分”。在现有的制度下,学生不得不考虑如何在学习的竞争中获得胜利。给分的松严刷分的难易,是排在最高位次的考虑条件。

这其中不乏对于“学历通胀”的考量:考上大学只变成了一个起点,本科要985、211、双一流,看排名和绩点、要读研甚至读博,还可能还要面对毕业即失业焦虑……在这些排着长队的大山面前,兴趣、热爱和幸福感可能就被放在了边边角角的地方。

 “为不感兴趣又无聊的事情浪费时间和精力是这世界上最平常也最令人沮丧的选择”,但是真正选择了心之所向、可能就要承担牺牲均分的后果,这种背负的重量又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承担的。

另一方面,对于选课的犹豫来源于对自身“天生差一截”水平的考虑。明明是同一所大学的学生,由于地区、教育资源、家境的差别,学科能力之间细微的差别还是可以在日常的学习中被非常明确地感知到。而这些差距会成为更加具象的鸿沟,甚至形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学术的**天花板**。考虑到这点,很多人在选课的时候也不得不格外谨慎,以求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优势。

苏格兰演员James McAvoy认为

艺术教育是打破阶级壁垒的一种方法

- 上下滑动查看 -

但是正如《文凭社会》的译者在后记中所说,学校并不是独立于权力和阶级而存在的桃花源,也不是纯粹为追求知识和真理而存在的象牙塔;如果忽视了教育系统中的文化生产过程与权力关系,就无法意识到它完全可能成为既得利益者维系特权掩盖社会不平等的工具,这才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危险。在这个意义上,仍然对于学术或自身兴趣的坚持就颇有几分存在主义式的清醒和乐观:一种坚信自己能够通过适当的帮助建立起自身的知识和信仰体系,来理解社会、理解自身处境的信念。

是枝裕和《步履不停》剧照

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词是“内卷”,这个原本是形容水稻种植过密化的人类学术语现在经常被形容高压行业中的过密化、重复化竞争。这个词在开学季随着几篇深度的爆款推文成功出圈,准确地形容了很多人“在极度竞争中,成功压倒成长,同伴彼此PK,精疲力竭”的状态。

无论未来选择就业还是继续申研,大部分新生可能在入学不久就意识到绩点的重要性。

绩点统治的这个世界里充满了精确逻辑和小心翼翼的算计,这看起来是如此的离奇,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对我们时代的嘲笑:不仅高分秘籍可以作为模版被复刻出来,就连烦恼也可以被批量化地生产出来。进入大学、离开大学都在反思绩点为王的背后体现出了怎样的利己逻辑,开学的时候抒发内卷焦虑,学期中再回望海淀区高中生生存现状,最后再关注一下李雪琴们在结构性竞争下的心理问题,暗暗担心自己是不是抑郁了。好像无论被动主动,只要参与内卷,这个世界已经不再有其他真正意义上使人轻松快活的事情可以盖过眼前的焦虑。

虽然当事人已经作出澄清,但是“学堂路车神”

给人的第一印象恐怕还是“卷王之王”

升学主义的伟大在于它可以提供一种可怕又虚伪的意义感,这种意义感关系到在大学前的十二年的所有努力。特别是高中,努力学习的所有要义都只在于获得站在分数上游的优越感。但这种优越感之所以是虚假的,是因为它是教育和社会体制中被构建出来的产物,并不来自于对知识的热爱和兴趣,也不来源于内心驱动力,全然来自于标准化的比较:我在竞争中胜过他人,而我愿意接受这种竞争规则。“刘怡婷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一个人能够经验过最好的感觉,就是明白自己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有所回报。这样一来,无论努不努力都很愉快”, 应试教育到最后竟然有了一点看破红尘的禅意。

纪录片 《高考》剧照

只是升学之后、这种意义感弥散之后呢?高中的时候把大学当作是一块流着奶与蜜的乐土,是实现自由、成长,找寻到存在意义之处,为了能够投身于真正热爱的领域,眼前的辛苦、委屈和压抑似乎都暂时变成可以忍受的了。来到大学惊奇地感受到之前给自己设置的“尽头”、“节点”并不存在,生活不会像一场考试一样“画上句号”或“告一段落”,而是更加复杂和令人困惑的竞争、自我意义的追寻和新一轮的内卷。

高等教育的功能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高考选拔人才的功能越来越弱,甚至前几年的自主招生考试都不断有人在研究如何用一套方法论回答出需要创造性的问题以及如何迎合**出题者**。

上了大学,这套应试思维仍然在发挥着作用,你不需要了解或热爱知识,也可以通过努力、信息差和取悦评分者获取漂亮的高分,知识甚至可以对你没有任何意义。眼前依然是的试卷、成绩、均分,还有DDL、实习、评奖... ...只是原先连接着自我与意义之间的那套价值体系已经失去了可信度,在真正的自我成长起来之前,新的价值体系又还没有建立,虚假感和空虚感就此拔山倒树而来。

回到之前所说的intellectual的问题,intellectual和academic或许可以看作是两个概念。努力读书,勤奋刷分,GPA漂亮的大有人在,他们可以被称为是academic,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可能并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本身。Intellectual说的更多的是对于学业/事业的热情,那种为了学习本身而学习的投入,而不仅仅是投资-回报的简单思路。

有人认为我们当代大学在制度的意义上就是社会分工的起始步骤,只是通过虚假的精神重新提供一套虚假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告诉你,你可以自由探索存在的意义、可以试错、可以发现自我,前提是你要成绩好,不然就什么都没有。

即使高等教育殿堂般的光辉尚未消散,精神价值或已缺失。社会中结构性的压力已经无声无息地揉进高校的教育之中,而大学生在这种希望和痛苦之中来来回回,怀着焦虑,继续生活。

日剧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这种想法有几分自由主义式的悲观的,但是出路也不是没有——学校想要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领导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希望他们拥有打破陈规的勇气和魄力,希望他们拥有改变世界的热情和能力。这些能力到最后都还是可以归结到一种本真的好奇心上。是肩负着责任感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不仅仅是遵循着既有的规则并得到相应的利益。

那么可以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是上个好大学吗?是找个好工作?或许远不止于此。可以进G5藤校,也可以投身社会,做热爱的工作,或者干脆做社会工作者。只是这些期许之之外,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或许还有要追求天性的自由,激发天赋和潜能,发现并成为自己,从而人能够有勇气去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也拥有能量去开拓。

日剧 《非自然死亡》剧照

References

Allen, W. & Kapsis, R.E., 2016. Woody Allen: interviews Revised and updated ed

《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三联生活周刊

《学历贬值愈演愈烈,我们还能走出“文凭社会”吗?》新京报书评周刊

《“青椒”困境 | 如何解决“文凭通货膨胀”》豆瓣

《分配分工与虚假精神——当代大学到底告诉我了什么》俗父子 from 西窗清谈客

豆瓣 985废物引进计划 小组

下期预告

社交困境 - 这个房间其实有六个人

大环境下的社会主流价值偏向可能会使社会人文功能和精神价值缺失,也会导致人文主义和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被架空,进而替换成人人皆意会但不言传的利益驱动法则。社会道德规则的空壳化背后,是集体主义的名存实亡。

套中人 主题周目录

01 学术困境 河马被逐死在水槽里

02 社交困境 这个房间其实有六个人

03 生存困境 不要温顺地走入那个良宵

ICV MKT 小编 敬上

文字 | 神秘香芋派派大星

排版、题图制作 | 大野岚

审核 | ICV MKT

copyright ©

转载或进一步了解请联系 :

unnc.icv@ 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