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ahuang / ICV

0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评·谈 | 在赛博朋克中,人的大脑通向哪儿? #75

Open imbahuang opened 2 years ago

imbahuang commented 2 years ago

https://mp.weixin.qq.com/s/oh7nQhr-uzeXvUR4-ebkAg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评·谈 | 在赛博朋克中,人的大脑通向哪儿? by ICV MKT

评 谈

Vol.12

自古以来,出言欲听,举事欲成,都是人之常情。而谏言被采纳之前的寂静,与所筹划事情的成功之前的空白,都可能被汹涌而来的恐惧感悄无声息地填满。人们总是恐惧未知、无序、不可控的感觉同时又青睐它的对立面,即已知、有序、可控的这些“更实在”的感觉。于是,为了抚慰颤抖的心灵,获取更多的“已知”,人类不断更新着自己认知世界的技术。在现代社会,高科技(High-technology)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现代技术业已成为我们身体的延伸(extension of man),作为我们探查广袤世界的眼睛,引导我们在脑海里形成更多的“已知”与“有序”。然而,在technology替我们运行着的“心灵维稳”程序下,生活是否更加舒适安心了?Mechanism which produces a trick always tries to remain itself hidden.

是否我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某种机制需要我们完成的事情,从而沦为了附庸?

引子 :

洞穴暗喻 Allegory of the Cave - Plato

认知的大门由此打开

当部分走出洞穴的人尖叫着逃回洞里,当劝说同伴的囚徒被同伴杀死,人对已知的笃定和对未知的恐惧在这一时刻同时达到顶点。

* 关于其内容我们在此不做赘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

赛博朋克语境下的“有序”社会

赛博朋克的语义构成

cyberpunk = cybernetics + punk

根植于20世纪60-70年代的_新浪潮科幻运动_土壤,在菲利普·狄克,威廉·吉布森、尼尔·斯蒂芬森等科幻小说作家的倡导下,在布鲁斯·贝斯克对两个词的大胆结合中,一种新型的、反叛的、几乎像是顺着时代前沿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描绘,却被认作是“反乌托邦的(dystopia)”的一个充满矛盾的新词——赛博朋克(Cyberpunk)出现了。

矛盾对立是赛博朋克的综合特征。虽作为反乌托邦的文学体裁,赛博朋克设定下的社会依然隐隐包含着他们所摒弃和反对的乌托邦式的美好憧憬。技术,一直以来都是文艺复兴 “人类启蒙”所带来的科学、理性和工业革命的精细化、流水线作业和高效的可视化可估量的社会“发展”代名词。透过“赛博”二字的能看到的,是一个技术成就达到顶峰的光鲜亮丽的有序社会,而“朋克”所代指的,则是视线穿过技术主导支撑的社会骨架深处,被边缘化的无序,混乱和反叛。

身边的cyberpunk

Cyberpunk元素的运用

赛博朋克一词真正作为一个概念或文学艺术种类被使用还是在1984年_威廉·吉布森的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的出版后。在经由菲利普·狄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改编的影视作品《银翼杀手》_**搬上银幕后,它更是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它像是一个巨大集合,随时随地地汲取着它所处时代的元素。由于近乎包罗万象,带有其典型特征的_“赛博朋克风格”充斥着各个角落,从其发源的文学艺术领域到城市风格再到游戏、商业宣传、时尚和音乐,各个领域的人们阐述着各自对其的理解,尽管展现出了一些浅显表面的符号化趋势,它们却一起组成着对赛博朋克概念和对当今科技发展讨论的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_。

城市风格

英属香港时期的九龙城寨的城市形态是赛博朋克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作为曾经的“三不管”(英、港、中)地区,与繁华的高楼共存的逼仄肮脏的巷道,和混乱的社会秩序很好的体现了反乌托邦主题下的自由主义特点。同样,东西方元素拼接碰撞的特色景观也多用于赛博朋克设定的世界,其中也体现着一种东方主义视角下西方对现代东方的凝视。

详情请点击查看

ICV 评·谈| Orientalism——朦胧而又错位的凝视

游戏作品

赛博朋克2077

底特律 成为人类

影视作品

银翼杀手                  攻壳机动队 (电影+动漫)

游戏和影视作品都竭力还原赛博朋克世界观下的世界,常用的元素如赛博格(_Cyborg_,指逐渐被机械取代身体的人类或非人类,如仿生人),机械崇拜、用药文化等。除了给人以视觉效果上的震撼之外,其故事情节也给人以深刻思考。

赛博朋克竭力描绘和讨论的充满矛盾的世界仿佛就在我们伸手能够到的不远未来,你甚至可以在身边摸到它所投下的影子。它所抛出的,令我们虽措手不及但始终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和深层的哲学思考,即_“现代人如何面对这个被逐渐技术支配的'有序社会'?"_也是我们此刻所讨论、反思和警惕的。

科技带来的桎梏

在18世纪末,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了_全景敞式监狱(Panopticon)_的设想。它呈现为环形,处于中间位置的瞭望塔使狱卒得以清楚地监视囚犯的一举一动,而犯人看不到监视者,无法把握巡视的时间。因此,罪犯在只能全天候保持“规范”的行为以免受惩罚,久而久之,规范行为成为了罪犯们的习惯,罪犯就由无序、混乱的代表转变成为行为有序的常人。

这种监狱模型当然没有被投入使用,但它的内在逻辑却悄无声息地被采用了。

不妨来看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心理测量者》

(注:此作品已被主流视频网站和谐)

在一个人类心理状态及性格倾向均可被测量、且数值化的世界,各种心理倾向均被记录和管理。可量化的数据被作为判断人品格的标准,即“色相”。“色相纯净或浑浊”就成了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程度的描述。被检测出“色相浑浊”达到一定数值的人,会被判定为“潜在犯”并被单独隔离起来加以改造,只有色相变得纯净时才能回归社会。

揭发潜在犯、为注册居民提供心理治疗等“安全措施”依靠的是巨大的监视网络。它连接着城市中的每一处摄像头和扫描脑部的特殊装置。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私人空间,人们的一言一行,还有象征着心理健康程度的数值,都会被监视网络记录并投入分析。

人们每时每刻都感觉被监视着,不知道一闪而过的行动或想法是否会影响自己未来的生活。因此,大众以“遵从社会规范”作为目标,竭力在数值上实现它。

这种技术同样应用于我们当下身处的社会

课堂呵护系统

如图是《中国新闻周刊》刊登的某所高中的“课堂呵护”系统。它通过分析学生的的面部表情和行为判断学生的上课状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动作。于是,规范的课堂就在严密的监视系统下形成了。

AI头环走入中国小学

同样是无时无刻的监视和分析,像是《心理测量者》中的系统,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名字叫作大数据。 社交媒体向你定期推荐可能认识的人群,新闻app向你推送感兴趣的话题,购物软件向你推荐心仪的商品。每一次的搜索和浏览都留下痕迹,人们的生活似乎变得有迹可循。相比人自己,科技似乎更加明白人的欲求,一直在暗中影响着人们的决定。

那么,对科技产生怀疑后又何去何从呢?

让我们重新回到洞穴暗喻。

洞穴中的人即使挣脱束缚自己的锁链,意识到了火光的存在,甚至是走出洞穴看见他所认为的"真实的世界",也可能还只是一个优秀的囚徒。他以为自己逃离了洞穴,却不知此刻又身处一个更为巨大的洞穴。

因此,处于反思中的人们也未必能看见真正的现实。他们所看见的可能仍然是来自外界的残言断片,他们的“新理解”可能也只是更大洞穴里一片虚幻的影子。

references + concepts

- 文中的主要名词部分借鉴Wikipedia

- Cybernetics - Norbert Wiener 

- Allegory of the Cave - Plato

- Panopticon - Jeremy Bentham

-【ACH】WABISABI-行列式:“赛博朋克”在时尚里的真正形态是什么?-时尚与赛博朋克风格(上)- AdjaniV

- 除排版的题图制作外,其余图片均来自网络

往期回顾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Y3NzM2OA==&mid=2247484378&idx=1&sn=e6f5925476cef4276595c6a377d0369f&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Y3NzM2OA==&mid=2247484378&idx=1&sn=e6f5925476cef4276595c6a377d0369f&scene=21#wechat_redirect")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Y3NzM2OA==&mid=2247484698&idx=1&sn=b992e40fd8aaa9ecc99d5d9a24f07c56&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DY3NzM2OA==&mid=2247484698&idx=1&sn=b992e40fd8aaa9ecc99d5d9a24f07c56&scene=21#wechat_redirect")

扫码关注

暗中观察,悄悄关注

Your IC Voice and Choice

辛苦拾捡IC精髓的ICV MKT小编 敬上

文字 | 杜思来 方语璇 焦美琪 徐千惠

指导顾问 | 蔡方宇 徐千惠

排版  制图| 张振寰

(鸣谢:Sko4 特效字体)

© copyright

转载或进一步了解请联系

unnc.icv@ 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