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xmu / hugo_duty

https://test.vercel.com
2 stars 1 forks source link

两位“食肉糜”的女生(外加一位男生) #511

Closed ixxmu closed 5 months ago

ixxmu commented 5 months ago

https://mp.weixin.qq.com/s/dMAmQN8ASwPC_32mfYk4xw

ixxmu commented 5 months ago

两位“食肉糜”的女生(外加一位男生) by 饶议科学

【第二篇开始任教斯坦福大学的农民儿子的金句:“我觉得我的研究生生涯并不理想,而且我的导师也不是为人师表的那种。可是我依然感激他给了我一个机会来读书,虽然他没有给我们指导,幸运的是我在这过程中找到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我在工作中认识一些国内高校送到米国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其中两位女生已经先后获得了博士学位,到国外和国内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工作。

她们两位的共同特点是本科学校不是一流大学。但在大学里好好学习了基础课,于是考研或考博的时候,成绩比较好,进入了更好的学校。

她们没有听那些“女孩子,学点容易的专业就行了”之类的劝说,坚持在上本科时,把硬核的课程,比如数理化、电子学、计算机学好。她们出身于小城市里如假包换的普通家庭,周围的七大姑八大姨,没有少唠叨”女孩子,不用学得那么辛苦,找个好人嫁出去得了“。可是这两位女生并没有因为读书耽误找对象,她们都找到了满意的男朋友,现在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其实如果反过来,她们假定没有考进更好学校读博,压根就不会遇见她们的男友。

我是不同意“万般皆下品”这半句话的,但我赞同“惟有读书高”这半句话中的最后三个字。很多年前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谚语,老辈人诚不欺我。

在现代,不仅在中学要学好硬核课程,到大学也不能放松。硬核课程也不限于数理化这几门课。比如生物学,很多专业没有开始这方面的课,但我觉得,每个有能力的大学生都应该至少自学或旁听一下类似普通生物学这样的基础课。还有计算机微处理器结构以及汇编语言,多少了解一些,以后用到python等高级语言时,就不会犯晕了。

在无爹可拼,无矿可挖,人脉有限的情况下,把书读好是获得更好生活的最靠谱道路。一个人的发展中,人脉的重要性不能低估,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努力拓展并经营好自己的人脉。而读书与拓展经营人脉并不矛盾。一个有进取心,读书好,不整天怼天怼地中间怼空气的年轻人更容易让人愿意交往。要知道,世界上还是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书呆子老头老太,他们更愿意把机会提供给读书好的年轻人。你觉得这种人脉成色如何?

读者中有的人会觉得,人家高考报志愿,根本没有那么多远大理想,就想找个好就业的专业。你在这里大谈大学里要好好读书,简直是何不食肉糜。的确,很多情况下,食肉糜不符合实际。但如果我们是被暴风雪困在了草原牧场,那么,食肉糜就很靠谱了。

我们面临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经济环境又瞬息万变的时代。除了国际环境,产业升级,机器人与AI广泛应用,新能源发展等等,都深刻影响着就业人员的知识谱系。很多旧职位会消亡,同时很多新职位会出现。这对于我们每一个学生,无异于一场暴风骤雪,但同时也意味着前途无量。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对上大学的认知,没有任何学校专业能够不多不少地教给你今后职业的需要的知识。因此,万全之策就是趁年轻学习能力强,学好基础,同时学会继续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迅速扩充自己的知识谱系,胜任你的工作岗位。

我前面谈到的两位女生,就是这样打好基础,从而前途无量的例证。

与此相反,我也认识几位出身北京的男生,他们的家长认为他们反正读书读不过别人。因此选了比较轻松,而且自认为就业情况比较好的软专业。现在毕业多年,相当后悔,但大学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你看不起远大理想?远大理想就会反过来作用于你。

这样的道理需要咨询吗?哦,需要,尤其是普通家庭需要?那么你读了饶议科学上这几篇文章,感觉讲得够不够清楚?

人生是长跑,高考报专业是人生长跑非常早的一个事件。你根据分数,报了学校能够录取你的任何硬核专业,就不会出大错。就像参加半马,只要你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不在中途躺平,最后就是英雄。跑半马你告诉我有什么第一个弯道的战术?这和无烟煤开火箭有一拼。


(作者为旅美学者)


外一篇

邱肖杰获奖感言:

  当我最后收到获奖的通知时,我的心情颇为激动,回想起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过去四年多攻读的辛苦,以及我这20多年来艰辛求学的历程,思绪万分。我出生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小村庄,父母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父亲读过高中而没法继续深造而我母亲作为家里的老大小学没毕业就不得不帮我外公务农。尽管如此,他们从小就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学习,以他们的满腔热情支持我的学业。在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和不幸也从来没有浇灭他们的热情。我现在依然依稀记得我在大约2-3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鞭励我识字和记数,这在我们那个偏远的村落非常鲜见。现在回想父亲的教育方式虽然不好,我都记不清他多少次因为我没有好好学习,和同学出去玩没有回家或者考试没有考好而体罚。可是在当时情景下,如果没有他的这些严厉的早年教育,我不可能从小学一开始成绩就很好。这些也为我今天的这些成绩垫定了早期的基础。

  不幸的是,我父亲在我大概九岁的时候由于事故意外身亡。养育我和弟弟的重担就全在我母亲身上。在那以后,我弟弟和我就分别在我外婆和外公家养着,而我母亲就在外打工挣我们的学费。非常幸运的是我的家人都非常勤劳朴实。在我跟我爷爷,外婆住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总是尽量不给我农务活,这样我就有大部分的时间在学习上。这一点我非常感激他们。

  在我大概小学毕业的时候,经人介绍,我的母亲为我们找了继父。虽然他们当时打算把我留在我爷爷家,而只带走比较年轻的弟弟。我的母亲最后还是把我带她身边,和我继父一起生活。所以我从偏僻的乡下来的了一个处在两个镇中间的一个相对宽裕的小村。我在那个新环境并不适应,幸运的是我的初中老师们了解我家的情况都特别地支持我。我的物理和数学都名列前茅。最后我算是很幸运的进了一个省重点高中。而在哪里我找到了我的俩个兴趣:生物和计算机。这一切都源于我的生物老师。

  虽然我可以坦承我的大学没有给我非常好的训练。但幸运的是我在大学受到各种软件培训班的影响,我自学会了编程。同时由于受到各种英语培训班的影响,我萌发了出国深造的念头,并且考了GRE和TOEFL。而我的一位老师,吴丛梅,一直给我在学习各种关心,至今仍然感到温馨。

  我当年本科毕业申请出国没有成功,短暂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在家准备考上海生科院的研究生。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最为关键和痛苦的时刻。虽然我听到周边的人有嘲笑我,认为我这么大在读书而不去工作。甚至我的弟弟都认为我如果没有考上我就要疯掉。庆幸的是我考的还可以,虽然没有考上生科院,我还是被调剂到华东师范。我觉得我的研究生生涯并不理想,而且我的导师也不是为人师表的那种。可是我依然感激他给了我一个机会来读书,虽然他没有给我们指导,幸运的是我在这过程中找到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同时我也在我的硕士研究生期间找到了在西雅图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的Sui Huang,还有上海交大的敖平老师(他就是从华盛顿大学的教授职位回国的),以及MCB的秘书帮助我成功申请uw。

  我的博士导师,Cole Trapnell,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有潜力的导师。刚刚34岁,他的论文引用率就已经超过43000多。在2013年,单细胞测序开始涌现,他的实验室将主攻单细胞。当我看到他要来uw的时候,我就决定要去他实验室。所以我在他的新实验室做了第四个rotation,并成为他的第一个博士生。刚开始第一年,我们基本每天都有交流,我非常感激这一点,这样的教导使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提高了编程的能力,而且很快就完成了几个工作,并发表在非常好的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关注国内的新闻,了解到国内在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大飞机集成,航天航空等科研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为一个心系祖 国的海外学子,我为祖国的进步感到自豪与骄傲。虽然我不能亲自为祖国的科研事业奉献,但我希望借此机会,向祖国汇报我 在国外学习研究的成果,表达我作为华夏儿女对祖国的一片赤忱之心。

  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求学的过去四年中,我以科研为乐趣,以实验室为家,废寝忘食,坚持不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科研成果。仅在2017年,我就在NatureMethods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两篇论文,而且都是以提前在线的形式发布。我的这两篇论文中的工作,有很多的原 创思想,为我研究的单细胞基因组学提供了出色的工具包,在我们这个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另外我的其他合作的工作也比较出彩。比如我有 两篇在Science上的文章,其中的一个工作还在New York Times有所报道。

  我的人生的长远追求是成为一名教授,去培养中国下一代的青年科学家。我希望以今天的得奖为新起点,鞭辟我更加快马加鞭 地为自己的梦想奔驰,从而最终为祖国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我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