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xmu / hugo_duty

https://test.vercel.com
2 stars 1 forks source link

聊聊放弃保研这件事 #553

Closed ixxmu closed 1 month ago

ixxmu commented 1 month ago

https://mp.weixin.qq.com/s/e3VHLoz5OmIEjnqxQk88Gw

ixxmu commented 1 month ago

聊聊放弃保研这件事 by 八条命的野猫

转眼间,已经工作9年之多了,虽不敢称得上是丰富多彩,但却也几经波折,假如能够重来一次,定会大有不同。只可惜生命不能重来,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把之前的经历回忆写下来,就相当于重新过一次了吧。而第一件转折点的事,自然是放弃保研。
其实我本来也没打算读研,可能是当时的自己处于迷茫的状态,并不知道想要什么。刚上大四时,以我当时的综合成绩,知道自己保不了外校,又不想考研,所以什么都没做,考虑着毕业后找工作。很不幸的是,当年刚好保研政策变了,不分内外,而我恰恰又在保研范围内,这意味着只要有保研资格,就可以去国内的任何一所高校。没想到有一天,我也可以考虑,是选择去清华还是北大,这样的事情。可惜当时的我,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科院是我国最厉害的研究所,我甚至都不知道,老板,是怎么一回事,也忘了自己是怎么拿到了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面试资格。

3位候选人,其中有位中科大少年班的。面试的时候,几位面试官让我当众读了一段英文文献,并说出中文意思。对于过了CET-6,就将英语抛到九霄云外后的我来说,别提有多难了,何况还从未看过一篇英文文献。更愚蠢的是,最后面试官问我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我竟然问了,薪资可以给到多少。

如果我能拿到offer,那简直就是天理不容了。

眼看着保研的期限将过,我还没有一点头绪。又一次天降神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导师来我校宣讲招生,好歹也是国内排名前列的高校。借着这个机会,我联系了几位导师,并请教了一位同校师姐,了解了几位对我有意向的导师的大概情况,最终选了一位自己感兴趣——做神经研究方向的、刚回国几年的年轻导师。

一切看似有些简单和顺利。

为了提前适应和锻炼我们的科研能力,导师基本都会提前让学生进入实验室,我也不例外。所以还在大四的时候,我就相当于提前体验研究僧的生活了。然而去了才发现,和自己所期望的大不相同。师兄师姐们,几乎是每天从早上起来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都在实验室和办公室待着,没什么业余爱好活动,甚至周末都一样。导师可能也是年轻,带人的经验少,并没有给予很好的帮助和指导,导致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有些不和。而那时候自己什么也不懂,还有些愣头愣脑的,听到私底下大家更多的是抱怨,对此有些不能容忍。

当然,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最根本的是,读研并没有让我看到很好的方向和出路。在实验室里这样待着,是非常枯燥无聊的,做的东西也没有让我感到为之兴奋的。师姐说,她自己都不知道做了什么,然后就保博了,而师兄还在愁着自己的毕业论文没有结果。据我了解的,生物行业,基本是要博士毕业出来,才算是好的,而这还需要五六年的时间,对于我这个从农村出来,且家庭贫困的人来说,是否值得?换成其他行业吗?把中科大官网上其他专业的教授看了一遍,也不知道自己还能选什么,导师会不会要我,也是个问题。后来发邮件问了心理学的教授,得到的答复是,虽然有些问题还未想透彻,但内心一定有个倾向,遵从自己的内心,祝我在以后找到自己的“真爱”。

在如此迷茫的情况下,我放弃了其他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保研。去工作,好歹还能给予自己一些物质上的安慰。

后来我才知道,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名额,基本都在大三暑假的时候确定了。那些抱着读研愿望的同学,早早就已经选好了自己的导师,所以当时的我就很难再找到好的机会了。我有位同学,选了复旦的一位导师,把她课题组的文章翻译过来,邮件发给了她,自然而然就成了导师的心仪对象。也有位同学,选择了跨专业保研,是因为本科时就了解到了做生物的难处。当然也有位高我们一届的师姐,费尽心力考研当时某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高校,去了后却大失所望的。我更有了解到,有些欧美显赫家庭的子女,是提前把导师的研究方向,性格脾气,都了解透了,最终选择合适的导师,之后的研究生涯过得非常顺利。

如若选择工作的话,大学四年,也有充足的时间去实习锻炼。我有认识几位同学,单是在新生开学卖必须用品,一次就可以赚到上万块钱,还有了解到那些开自行车行,小餐饮外卖店的,以及到公司实习,做家教之类的,等等,都是不错的锻炼机会,而我却偏偏选择了最基础的假期到餐厅打工。以至于当我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为了生计才第一次去辅导机构当全职教师。如果我能早在大学期间从事兼职教师的话,就会了解很多内幕信息,也就能做更好的全职教师,或者不再从事教育工作。在校时的试错成本很低,只是那时的观念有些狭隘,感觉好歹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怎么能从事那些普通人就可以做的工作呢?放在现在,见闻多了,即便是博士甚至海归,公司裁员或者倒闭,也不能幸免。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不够聪明,也不是不够努力,而是自己的认知不够。正如某人说的,空有一手好牌,却被自己打得稀巴烂。

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是否有后悔当初的选择?在当时的自身条件下,工作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在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且充足的认知情况下,假如读研了,会付出更大的沉没成本。在现在这种持续了几年、经济不好的大环境下,很可能会一蹶不振。

如果我能告诉当时的自己一些事情,那么肯定能做出更好的选择,也就能更早地走出迷茫。然而那个年轻的人已经永远地随时间流逝了,现在的我,只能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