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ing1 / IA003BP-Network-Science

结业项目:对网络科学形成全局认识
12 stars 1 forks source link

网络科学项目复盘 #13

Open jining1 opened 5 years ago

jining1 commented 5 years ago

网络科学项目复盘

第二期路演结束过去三天了,而我到现在才刚刚缓过神来。看完了其他的路演(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如果有一件必须完成的事,其他重要不紧急的事就会统统让开,自己的节奏太慢),也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现将我做BP的过程和反思记录下来,希望各位同侪多提意见。

BP过程回顾

1、选择,框架搭建

前两次课程之后,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时间,别人学的那么好,我却还云里雾里,在我能改变的变量里,我改掉了自己爱看综艺的坏习惯,也养成了放弃低效社交和早起的好习惯。所以这一期课程,我真正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慢慢意识到学科知识对于其他问题的基础性作用,也慢慢想通了阳老师说的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科的全局认识和批量读书之间的关系。对于自己如何学习有了系统的初步认识。详情请看我第四周复盘的最后写的感想。奋战了职业分析以后,5wd1,我开始构思BP,我准备先从一个学科入手,选择学科当然是从阳老师的五大元学科里选择,其他小组已经领走了我感兴趣的几个心理学分支,认知科学分支,我重点查了神经科学,它有很大的交叉型和专业性,自己更感兴趣的是认知科学。准备放过认知-神经-心理学,先从比较冷门的网络科学开始进行学科认识。

于是建立仓库写readme,在一开始时决定分成三大块进行分析:学术分析、商业分析、职业分析,先进行学术分析,后面两项看时间情况(显然是一点也没有涉及),然后学术分析又从时间、空间和变量关系建立最小全局认识。

2、实践策略

2.1、时间线

我首先用site:yangzhiping.com的方法找到了阳老师博客里所有关于网络科学的内容,对网络科学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后来,经阳老师指点,我通过这个信息源,一个个查了里面的各种信息和原始论文,通过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书籍和知乎和两篇综述论文等进行交叉验证、辅助理解和整合,最后用了书籍《网络科学原理与应用》中的分类方法,将时间线分成三个阶段。得出了本次BP的时间线。

2.2、空间:机构和学者

直接搜索top 学者,实验室等,得到了几个清单,一个是github清单-awesome-network-analysis :A curated list of awesome network analysis resources,一个是网络科学的清单http://www.network-science.org/wikipedia - List of network scientists,还有开智正典里网络科学的书籍清单,以及阳老师列的社会网络分析的书单的清单。这是我得出主要学者和实验室的主要来源。我选择了开智正典里的书籍对应的学者一个个搜他们的主页,了解了一些实验室的信息。并从巴拉巴西的主页里看到一本网络科学的在线书籍,里面用了他总结的网络科学的热度的图片等。

最后两天在微信里搜索网络科学 机构,直接搜到了别人整理好的网络科学的机构清单。也用于与上面进行交叉验证,另一方面,也是国内机构和学者的主要来源。

坑:在谷歌学术里搜索网络科学,得到一些网络科学学者,在下面的标签里点击network science,本来想学习H菌的方法,用新学到的webscraper抓取每个学者的H指数,然后进行排序,我通过在网致里面改变页面,发现有几百亿个学者,当天的答疑阳老师也给我指明了方向,幸好当时看了有多少个学者,不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会复杂的网络爬虫之后,得不出信息真是后怕。

2.3、变量关系

网络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也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在知网上也找不到对应的学科,于是重新看课程卡包以及根据阳老师的答疑,用了几个关键词搜索知网,下载了一千多篇论文,最后看了两百多篇,并没有形成全局认识,这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关键词搜索的局限,另一方面是我知道这个方法的局限,所以没有坚持,但是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可见我还在模仿阶段,还没有真正的以最后的输出为导向和重点。下面这张图是我通过不同的关键词搜索下载论文的目录。

看了以网络科学为关键词的硕博论文和统计物理为关键词的论文,发现里面很多与网络科学没有关系,后面因为对这个额方法的怀疑和时间有限,没有继续读剩下的论文(我的时间都是这么耗费的,做了很多无用功)。

上面的方法不太好,于是开始从中文伸向英文,我记得阳老师说过,可以下载期刊上的所有论文看摘要也可以形成全局认识,看了几个主要学者发论文的期刊,大部分是在一些重要期刊(nature、science等,以及针对各个学科的例如物理学的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上发表,并不是专门的网络科学的期刊。可能因为网络科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学科,出现时间还太少。

我按照网络科学的清单http://www.network-science.org/里的期刊(如下图),下载了400篇左右的论文,但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看了没几篇摘要(哈,又耗费很多时间)。

acemap上关于网络科学的资料很少,信息又严重偏差,在学者里没有巴拉巴西等重要学者,而且搜索巴拉巴西,里面的信息也很少,自己暂时还不会citespace,知识图谱没有很好的用起来。

我按照开智正典里网络科学的书籍清单,以及阳老师列的社会网络分析的书单的清单,买了大部分的书籍,根据书籍的目录和两篇综述,推断出主要的术语体系。

根据两本书《网络科学导论》、《复杂》、和牛津通识读本的《网络》得出了网络科学的三个高阶模型和手到的质疑、作为自变量的意义、作为因变量的研究方向、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等。

买的书很多,还没有翻一遍,只用几本书构建了最后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信息。完成度不高,自己也没有底气。

3、路演

路演的前一天开始做PPT时,想不通自己前两个星期那么多时间都在干嘛。一个人做BP思路容易僵化,就像在沙漠中走,周围没有人,四周一点声音也没有,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往前走,要往哪走,只能在每周的教练答疑时听到一些建议和回声。做到后来没有后劲了,在路演开始时,我没有观看,但从微信群里的喝彩已经感受到巨大的压力,逼着自己重新振作。在路演前一天晚上开始做PPT,做到夜里2点多,第二天六点每到就醒了。起来继续PPT和写稿子,路演前还在做PPT,非常仓促。在路演之前看了自己的稿子,想放弃,因为觉得自己啥也没讲。已经报了名肯定要上。路演结束看到得到了一些小小的肯定有些开心,自己坚持完成了。

周四周五看了第一天和第二天的BP,震惊了,有的同学是第一次参加课程,完成的那么好,我感到有些失落,自己难道是真的笨吗?感觉还是没有内隐课程的知识。

反思以及不足

这次课程结束以后,我依然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只学习一期的时间,就能交出那么好的作品,而我却好像还在自己的天花板下面打转。我想寻找到那个差距,寻求改变。这是我的思维方式,我不知道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不是好,是不是有更高阶的提问方法,引导自己找出更好的答案。或者更好的高阶方法,引导自己进步。这样的思维方法需要交流,也需要在一起工作学习内隐知识吧,或者对大牛的研究。

按照我自己的提问方法,为什么别人更优秀。这一期,我也有自己的答案。过去的十年,是我荒废的十年,这个时间量级带来的差别,不是一两个月的努力就能弥补的。这是我已经无法改变的变量。而回顾整个过程和BP,我也有自己可以改变的变量,坏的习惯。

我爱学习,但我并不喜欢钻研,也没有用输出导向。我总是倾向于偷懒,却没有学会聪明的偷懒。我在遇到问题时,总是直接跳过去,或者绕过去。我不敢啃难得骨头,不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功。我一直学习,造成自己一直在进步的幻觉,而在遇到问题时,自己就得过且过了。

可积累的行动清单

下一步行动

感谢

如果没有遇到开智,我依然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随意飘荡的一页扁舟,焦虑地撷取一些海水,迷失在知识的碎片中,不知道会飘向何方。这一年多遇到开智,我有很多成长。我改掉了自己的低效社交、沉迷综艺、碎片学习等不好的习惯,学会了聚焦、复盘,回到知识的源头,在优秀的同侪压力里一步一步前行。此次BP,中间心情时而诅丧、失望,时而卡壳、停滞不前,但有阳老师、各位教练和同侪的鼓励和建议,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我至少坚持到最后,参加了路演,完成了一个完整的BP。

感谢阳老师的师者之心和耐心解答,人世纷纷扰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幸运。在我做BP被困在错误的路上耐心的解答和建议,还有课程中经常对我的鼓励,在我对自己很失望的时候,告诉我我在进步。每一次的鼓励对我都是很大的鼓舞。

感谢黎黎教练,黎黎教练体内有巨大的能量,曾经是我的队长,总是在我磕磕绊绊时给我鼓励,我也能感受到她对每一个组员持续的用心和关注。

感谢掬元教练给我项目的建议,在我自己还没理清自己的问题时,她瞬间通过我杂乱的提问理清了我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一下子让完全没有思路的我有了思路。

感谢麦云飞同学分享他找top Lab的经验给我,让我看到自己的问题,看麦云飞同学的复盘也给我很多启发。

感谢左左对我的鼓励,BP做到最后,我感觉自己已经提不起精神,自己似乎什么都没有分析出来。左左的信任让我觉得自己不能辜负信任,又重新振作起来。

最后一场BP结束时,我已经很累很累,但却莫名产生了一种眷恋的感情,不想离开。看到雪莹很亲切,参加过的几次BP她都在,而且经常从头到尾给每个项目建议。这次课程和结业项目,我真正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虽然最后还有太多的不足,但付出的时间和坚持也让我对这个集体更加的认同。

还有很多曾经给过我帮助、点评和鼓励的教练和同学,谢谢你们!

changelog

jining1 commented 5 years ago

还有对照同样做学术的计算认知小组的复盘的我的反思https://github.com/MaiYunfei2000/hello-world/issues/2#issuecomment-457782029

kiaorahao commented 5 years ago

精彩,感觉就像看小说一样!

lilianylee commented 5 years ago

花儿笑同学,妳非常棒!我的程度也差不多,也总是觉得赶不上优秀同学,似乎自己怎么学还是学不好,做作业也不停曝露缺陷,有些自卑了(笑~)

我的BP没敢一个人做,而是加入了组别,当一个普通的队员,也不敢充当发起项目的人(因为知道自己没办法)。可是,妳却有这个勇气去挑战、逼迫自己完成。到最后,我发现进步最多的,都是折腾自己的人,比如你,比如小麦。也许这个过程确实是很累很累,非常辛苦,但在最后一刻,你们还是没有放弃完成,最后圆满地展现了自己的项目,我深感佩服。也许,我以后想起你们,会有勇气自己做一个项目、或者发起项目,逼着自己当组长吧!?

谢谢妳!一起加油!

——小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