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d loulin closed 5 years ago
https://mp.weixin.qq.com/s/-EI4ZiPu3Osmr20DqwTZNA
最近看到一个「985硕士」叫苦,围观者众,我在人群中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这种叫法真的很暴露阶层——中产和上层子弟是不可能这样去叫的。
它也很暴露心智。
这位同学的思维,还停留在科举时代。那个时候只要是「同进士出身」,就能够获得一个县处级干部的官位。那么现在换算一下,都「985硕士出身」了,那这个社会肯定欠了他一个官位,一笔钱财。
否则就不公平。
看到这种叫苦,我都会短暂地沉默。
大学扩招、不包分配都已经20年了,「985硕士」和他身后的那个环境,还没有明白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读一个985硕士,并不是就拿到了分配权力、金钱的资格,而只是好像更有条件去竞争而已。
连社会运作的基本规则都不懂,如何去跟内在实力和社会实力都武装到牙齿的富人子弟竞争?
问一句:你见过中产以上子弟,会发出这类叫声吗?他们会埋怨说因为读书没有马上给他们分配一个官位和大把的钱,所以就「知识无用」吗?干这件事的好像都是穷人子弟吧?
其最终的结果,恰恰是害了无数没有分辨能力的穷人,让他们以为读书真的没什么用,把翻盘的唯一机会都放弃了。
理论上,中产以上子弟更有资格叫苦。
很简单,假如一个穷人子弟阶层出身是8,是7,社会底层,那么他读一个985本科或硕士出来,刚进入社会时,妥妥的阶层已经是6了,突破了一到两个阶层,算是「社会」或「国家」已经回报了他的考试能力啦。
而一个中产或富人子弟呢?就仅以中产中层即5来算,假如他是985硕士,那么,把他和家庭剥离开来,他踏上社会时的阶层也就是6,比出身低层还低。他是不是有更多理由去抱怨「社会」或「国家」对不住他的考试能力?
可是没见过他们叫苦。
是因为他们在找工作时占到了便宜吗?
是因为他们的家庭资源,可以支撑他们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很快在阶层上就和穷人子弟拉开吗?
是因为他们没办法去体验阶层攀爬的痛苦吗?
很遗憾,这都是表象。
我在《中国社会各阶层心理分析》(点击查看)这本书里讲过「社会位置」的原理。这里多说一下。
「社会」就是一个由政治、社会、经济、人心所构成的结构。
在这个结构里,就像蜘蛛爬在蜘蛛网上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也就是「社会位置」。
第一种社会位置是家庭出身所获得的。
比如王思聪,拿着金钥匙出生;比如一个人出生在北上广深城中村,家里有几套拆迁房;比如一个人父母都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农民;比如一个人父亲是处级干部,妥妥的中产上层……
这种投胎技术不同的起点分化很明显。有的人像巴菲特所讲的,是「幸运精子」,中了自然的彩票;而有的人在自然彩票上,运气奇差。但无论怎样,一个人在进入社会前,都会继承其家庭的阶层地位和资源(或没有资源)。
我把这种社会位置叫做「先赋社会位置」。所谓的「输在了投胎上」,翻译一下就是「在先赋社会位置上,你就比别人低或低很多了。」也许有的人最终获得的社会位置,都还不如别人什么也不做,就凭投胎所获得的先赋社会位置,你奋斗一生的终点还不如别人的起点。
第二种社会位置是一个人进入社会工作、谋生时获得的。
我把它叫做「初始社会位置」。
比如,一个偏远山区的乡村青年,初中毕业后就不读书了,跑到一线城市来打工。从进工厂的那一刻起,他的初中文化程度和乡村青年的背景,所他所获得的工作,就是他的初始社会位置。
又比如,那个「985硕士」,他的「985出身」,以及所获得的工作,就是他的初始社会位置。
教育影响到了一个人能获得什么样的初始社会位置。
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人不多,天赋异禀的人除外。而且一个人小时候也很难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
一个人最基本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教养、视野、自我的成长,主要是从家庭教育中获得的。
由于接受学校教育的人如此之多,一个班几十个人,无论是从资源上还是技术上,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没办法根据每个人的优势、天赋、兴趣来进行教育。从其教育内容上看,还是以传递态度和普遍化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为主。
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并不是让人学到了多少东西,而是让人具备进入社会,占据一个相对较好的初始社会位置的凭证——文凭。
美国社会学家的兰德尔·柯林斯发现了一个现象,「大部分的技能——更不用说高级技能——都是在工作中或通过非正式网络中学到的,而教育官僚组织最多也只是试图将其它地方学到的技能标准化而已」。
这等于粉碎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其实不过是文凭改变命运,一个人通过获得较好的初始社会位置,改变命运而已。
文凭是一个人获得较好的初始社会位置的通货。但既然是通货,也会发生通货膨胀。这种文凭的通货膨胀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早已发生。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所谓的很多大公司招聘「非985、211不要」,表明211已经是获得较好社会初始位置的起步价了。因此,竞争只会日趋激烈,包括上溯到幼儿园时期的竞争。
从小学到大学,学校教育能够给予学生的知识,对于以后的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来说,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对于一个人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能力、素质来说,学校教育更只是一个浅层次的教育。
所以,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仍须接受最广泛的社会教育,包括对自己人生清晰的规划,包括专业能力的提升,包括对社会运作规则的了解,包括社会变化中出现的机会的反应……两个人在同一个班大学毕业后,或许他们具有相同的个人初始社会地位获得,比如都进了体制内当普通公务员,但很多年后会拉开差距,一个做到了局长,另一个则只是科长,这里的一个奥妙就是社会教育的不同。
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影响到一个人的第三个社会位置。
我把它叫做「结构社会位置」。
这就是一个人工作后,他所处的社会位置。如果你刚开始工作,那么你的结构社会位置就是你的初始社会位置,如果你工作多年后,从普通公务员变成了处级干部,从CBD普通白领变成了公司高层,处级干部、公司高层就是你的结构社会位置。
说穿了,结构社会位置具有相对稳固性,也就是一个人的阶层。
可以看得出来,工作多年后,一个人的结构社会位置如果还和初始社会位置一样,那他实在没有什么发展,阶层还停留在刚出校门时的时候;如果社会位置有了很大提高,那说明他已获得了很大发展,已实现了阶层的跃升。
当社会中下层动不动就拿「985硕士」作为标签壮胆,而且暗示自己好像从学校教育里学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知识时,中上层子弟几乎不去提这些事。
所以可以理解「985硕士」的叫苦。因为这是他最大甚至是唯一的筹码了。
他所理解的知识,估计就是老师教和书本上告诉他的那些了。
一个家庭教育处于劣势,也缺乏自我教育的人,对教育的理解基本就是学校教育。它的标志就是文凭。在他们眼中,文凭意味着结束,就应该兑换到什么什么资源和阶层,而不是一个比先赋社会位置高的起点。
很多出身7或8的人,都会因为把学校教育当成全部筹码,而陷入一种似乎人格分裂的状态中。
一方面,他们因为有「985硕士」之类标签而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而且绝对不会忘记随时把它作为心理背景进行体验来壮胆,抬高自己的社排,顺便在心理食物链上踩一把「非985」的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985硕士」无法兑换到5以上的阶层而向社会耍赖,以「受害者」形象不停地散播「读书无用论」。
这是出身社会底层的文凭屌丝的典型特征。
跟这类人相反,一个家庭教育、自我教育都还行的人,会认为学校教育只是在阶层攀爬上60分性质的那些东西,真正的突破是社会教育所提供的那些知识。
最有用的知识,不是学校学到的。
这些人能够看到一个社会有很多知识来源。我讲几个。
第一个来源:当然是学校教育。
学校是一个社会最系统的知识生产。但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更多是具有基础性、公共性、标准化的知识。这已经决定了它不是什么厉害的知识。越是可以方便、廉价地获取和具有公共性的知识,越不可能形成一个人的优势。
无论这些知识有没有错误,它的一个特征就是跟实际的社会运作脱节,也不是从社会运作中产生。
所以中上层子弟都明白从学校学到的知识的功能:应付可以分配资源的考试体系;抬高社排;作为工作中的知识基础。
随着知识获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学校教育更多地只剩下了两个功能:获得对应较高初始社会位置的那个凭证——文凭,它可以对阶层位置进行合法性论证;拥有优质的人脉资源,以后如果自己有资源可以形成兑换机制。阶层越固化,这两个功能越明显。美国的常青藤在这方面可谓是优秀代表。
第二个来源:书籍、文章及一些所谓知识付费。
这本来是中下层的福音,没有「985硕士」标签的中下层的福音,然而可惜。
可惜无数的书,要么是一些人作为「专著」写给同行看的,对很多人洞察社会运作和人心运作毫无价值;要么为了获得市场,预设了读者是6,迎合的是6的认知模式、审美偏好、风格气质,于是玩来玩去无非是「知识」的感觉、时尚幽默、鸡汤鸡血、文青逼格。
更不用说,出版的审查。
公众号、所谓的知识付费也如此。
这类知识来源不是没有厉害的,但大部分是垃圾。
因为流行的东西,绝大部分是低于社会平均智商的。
要让很多人具有价值识别能力根本不可能。他们一定会认为某胖的那些知识是牛逼的,因为很有「知识的感觉」而又似乎轻松,还有那么多人一起学,社排挺高。
有意思的是,6中的这些人对知识还有这样的态度:他们自我价值很匮乏,对知识的反应就是低成本占有,而且是越匮乏,越以占有的低成本和最大的量来衡量价值。
说穿了在他们的反应中,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满足心理需要的阶段,主要是为了解决心理上的「温饱问题」。
所以,成本越低越好,量越大越好,最好是免费让他们占有。至于这样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能放大他们的人生价值多少,完全没有概念。
第三个来源:一些人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没有死掉,或成功后获得的社会经验及理论总结。这是在社会运作中,作为玩家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比如马云、李嘉诚。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理论总结这方面的知识,足以甩以上知识无数条街。
有一个搞笑的事,一个心理学教授专业被骗很多年,前后钱财40万,后来「醒悟」了,于是便要教大家「心理学知识」以防被骗。
所谓心理学的学校教育就是这些知识。包括通过给老鼠做实验,在失真的情况下给人做实验所获得的「知识」,或者搞一个基因所获得的知识。这些离实际的社会运作与人心运作十万八千里的「知识」,正是一些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来源。
同样也很可惜,由成功者所掌握的这些在实际社会和人心运作中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私人性和情境性,一般不告诉别人,就是告诉你,情境不同时你也没法运用。
而一般他们都不会告诉别人。马云在机场霸屏多年,说的也是些鸡汤。至于李嘉诚,他看过什么书甚至都不会告诉你,给你推荐的,就是那几本鸡汤。
当然,中上层子弟要获得这类知识,相对很容易,而中下层子弟基本没这方面的价值识别能力,即使有也没机会。
第四个来源:一些思想家或智囊的知识。
这些人从古代到现在都有。他们对社会人心洞若观火,但基本都很低调或隐藏在幕后。一个成功人士,无论是官员还是企业家,没有一两个智囊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获得某些思想武装也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不说,哪怕是老外,看一下巴菲特就清楚。
但这些人的东西远高于社会平均智商,基本上是给精英准备的。他们的知识即使可以获取,也会遭到中下层大众忽略——追逐流行而廉价的东西一直是他们的本性。
第五个来源:更加私密,具有直接的传授性,比如皇帝传给太子的帝王术,比如一个小圈子的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从古至今,这个来源始终未变。现在的很多知识星球,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地扮演了这个来源。
而且整个社会,越来越会形成这种局面:公开可见的更多是垃圾知识,用来满足低于社会平均智商的大众胃口,符合社会与人心运作的知识,会具有私密性和圈子化。
从知识的价值上看,后三类来源最契合实际的社会运作和人心运作。除了个人努力和自我教育之外,它们正是把一个人在初始社会位置后予以分野的标志。
自我感觉良好又叫苦的那些人,当中上层子弟早已在知识武装上甩开他们一大条街后,他们还在那做梦,以为是输在了家庭资源而不是自己的心智和格商上。
石勇 | 作者
小炜 | 排版
石勇谈心理 | 出品
https://mp.weixin.qq.com/s/-EI4ZiPu3Osmr20DqwTZNA
01
最近看到一个「985硕士」叫苦,围观者众,我在人群中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这种叫法真的很暴露阶层——中产和上层子弟是不可能这样去叫的。
它也很暴露心智。
这位同学的思维,还停留在科举时代。那个时候只要是「同进士出身」,就能够获得一个县处级干部的官位。那么现在换算一下,都「985硕士出身」了,那这个社会肯定欠了他一个官位,一笔钱财。
否则就不公平。
看到这种叫苦,我都会短暂地沉默。
大学扩招、不包分配都已经20年了,「985硕士」和他身后的那个环境,还没有明白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读一个985硕士,并不是就拿到了分配权力、金钱的资格,而只是好像更有条件去竞争而已。
连社会运作的基本规则都不懂,如何去跟内在实力和社会实力都武装到牙齿的富人子弟竞争?
问一句:你见过中产以上子弟,会发出这类叫声吗?他们会埋怨说因为读书没有马上给他们分配一个官位和大把的钱,所以就「知识无用」吗?干这件事的好像都是穷人子弟吧?
其最终的结果,恰恰是害了无数没有分辨能力的穷人,让他们以为读书真的没什么用,把翻盘的唯一机会都放弃了。
理论上,中产以上子弟更有资格叫苦。
很简单,假如一个穷人子弟阶层出身是8,是7,社会底层,那么他读一个985本科或硕士出来,刚进入社会时,妥妥的阶层已经是6了,突破了一到两个阶层,算是「社会」或「国家」已经回报了他的考试能力啦。
而一个中产或富人子弟呢?就仅以中产中层即5来算,假如他是985硕士,那么,把他和家庭剥离开来,他踏上社会时的阶层也就是6,比出身低层还低。他是不是有更多理由去抱怨「社会」或「国家」对不住他的考试能力?
可是没见过他们叫苦。
是因为他们在找工作时占到了便宜吗?
是因为他们的家庭资源,可以支撑他们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很快在阶层上就和穷人子弟拉开吗?
是因为他们没办法去体验阶层攀爬的痛苦吗?
很遗憾,这都是表象。
02
我在《中国社会各阶层心理分析》(点击查看)这本书里讲过「社会位置」的原理。这里多说一下。
「社会」就是一个由政治、社会、经济、人心所构成的结构。
在这个结构里,就像蜘蛛爬在蜘蛛网上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位置,也就是「社会位置」。
第一种 先赋社会位置
第一种社会位置是家庭出身所获得的。
比如王思聪,拿着金钥匙出生;比如一个人出生在北上广深城中村,家里有几套拆迁房;比如一个人父母都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农民;比如一个人父亲是处级干部,妥妥的中产上层……
这种投胎技术不同的起点分化很明显。有的人像巴菲特所讲的,是「幸运精子」,中了自然的彩票;而有的人在自然彩票上,运气奇差。但无论怎样,一个人在进入社会前,都会继承其家庭的阶层地位和资源(或没有资源)。
我把这种社会位置叫做「先赋社会位置」。所谓的「输在了投胎上」,翻译一下就是「在先赋社会位置上,你就比别人低或低很多了。」也许有的人最终获得的社会位置,都还不如别人什么也不做,就凭投胎所获得的先赋社会位置,你奋斗一生的终点还不如别人的起点。
第二种 初始社会位置
第二种社会位置是一个人进入社会工作、谋生时获得的。
我把它叫做「初始社会位置」。
比如,一个偏远山区的乡村青年,初中毕业后就不读书了,跑到一线城市来打工。从进工厂的那一刻起,他的初中文化程度和乡村青年的背景,所他所获得的工作,就是他的初始社会位置。
又比如,那个「985硕士」,他的「985出身」,以及所获得的工作,就是他的初始社会位置。
教育影响到了一个人能获得什么样的初始社会位置。
第一种:一个人的自我教育。
具备自我教育能力的人不多,天赋异禀的人除外。而且一个人小时候也很难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
第二种:家庭教育。
一个人最基本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教养、视野、自我的成长,主要是从家庭教育中获得的。
第三种:学校教育。
由于接受学校教育的人如此之多,一个班几十个人,无论是从资源上还是技术上,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没办法根据每个人的优势、天赋、兴趣来进行教育。从其教育内容上看,还是以传递态度和普遍化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为主。
学校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并不是让人学到了多少东西,而是让人具备进入社会,占据一个相对较好的初始社会位置的凭证——文凭。
美国社会学家的兰德尔·柯林斯发现了一个现象,「大部分的技能——更不用说高级技能——都是在工作中或通过非正式网络中学到的,而教育官僚组织最多也只是试图将其它地方学到的技能标准化而已」。
这等于粉碎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其实不过是文凭改变命运,一个人通过获得较好的初始社会位置,改变命运而已。
文凭是一个人获得较好的初始社会位置的通货。但既然是通货,也会发生通货膨胀。这种文凭的通货膨胀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早已发生。我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所谓的很多大公司招聘「非985、211不要」,表明211已经是获得较好社会初始位置的起步价了。因此,竞争只会日趋激烈,包括上溯到幼儿园时期的竞争。
第四种:社会教育。
从小学到大学,学校教育能够给予学生的知识,对于以后的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来说,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对于一个人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能力、素质来说,学校教育更只是一个浅层次的教育。
所以,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仍须接受最广泛的社会教育,包括对自己人生清晰的规划,包括专业能力的提升,包括对社会运作规则的了解,包括社会变化中出现的机会的反应……两个人在同一个班大学毕业后,或许他们具有相同的个人初始社会地位获得,比如都进了体制内当普通公务员,但很多年后会拉开差距,一个做到了局长,另一个则只是科长,这里的一个奥妙就是社会教育的不同。
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影响到一个人的第三个社会位置。
第三种 结构社会位置
我把它叫做「结构社会位置」。
这就是一个人工作后,他所处的社会位置。如果你刚开始工作,那么你的结构社会位置就是你的初始社会位置,如果你工作多年后,从普通公务员变成了处级干部,从CBD普通白领变成了公司高层,处级干部、公司高层就是你的结构社会位置。
说穿了,结构社会位置具有相对稳固性,也就是一个人的阶层。
可以看得出来,工作多年后,一个人的结构社会位置如果还和初始社会位置一样,那他实在没有什么发展,阶层还停留在刚出校门时的时候;如果社会位置有了很大提高,那说明他已获得了很大发展,已实现了阶层的跃升。
03
当社会中下层动不动就拿「985硕士」作为标签壮胆,而且暗示自己好像从学校教育里学到了什么了不得的知识时,中上层子弟几乎不去提这些事。
所以可以理解「985硕士」的叫苦。因为这是他最大甚至是唯一的筹码了。
他所理解的知识,估计就是老师教和书本上告诉他的那些了。
一个家庭教育处于劣势,也缺乏自我教育的人,对教育的理解基本就是学校教育。它的标志就是文凭。在他们眼中,文凭意味着结束,就应该兑换到什么什么资源和阶层,而不是一个比先赋社会位置高的起点。
很多出身7或8的人,都会因为把学校教育当成全部筹码,而陷入一种似乎人格分裂的状态中。
一方面,他们因为有「985硕士」之类标签而自我感觉相当良好,而且绝对不会忘记随时把它作为心理背景进行体验来壮胆,抬高自己的社排,顺便在心理食物链上踩一把「非985」的人;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985硕士」无法兑换到5以上的阶层而向社会耍赖,以「受害者」形象不停地散播「读书无用论」。
这是出身社会底层的文凭屌丝的典型特征。
跟这类人相反,一个家庭教育、自我教育都还行的人,会认为学校教育只是在阶层攀爬上60分性质的那些东西,真正的突破是社会教育所提供的那些知识。
最有用的知识,不是学校学到的。
这些人能够看到一个社会有很多知识来源。我讲几个。
04
第一个来源:当然是学校教育。
学校是一个社会最系统的知识生产。但对于学生来说,学到的更多是具有基础性、公共性、标准化的知识。这已经决定了它不是什么厉害的知识。越是可以方便、廉价地获取和具有公共性的知识,越不可能形成一个人的优势。
无论这些知识有没有错误,它的一个特征就是跟实际的社会运作脱节,也不是从社会运作中产生。
所以中上层子弟都明白从学校学到的知识的功能:应付可以分配资源的考试体系;抬高社排;作为工作中的知识基础。
随着知识获取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学校教育更多地只剩下了两个功能:获得对应较高初始社会位置的那个凭证——文凭,它可以对阶层位置进行合法性论证;拥有优质的人脉资源,以后如果自己有资源可以形成兑换机制。阶层越固化,这两个功能越明显。美国的常青藤在这方面可谓是优秀代表。
第二个来源:书籍、文章及一些所谓知识付费。
这本来是中下层的福音,没有「985硕士」标签的中下层的福音,然而可惜。
可惜无数的书,要么是一些人作为「专著」写给同行看的,对很多人洞察社会运作和人心运作毫无价值;要么为了获得市场,预设了读者是6,迎合的是6的认知模式、审美偏好、风格气质,于是玩来玩去无非是「知识」的感觉、时尚幽默、鸡汤鸡血、文青逼格。
更不用说,出版的审查。
公众号、所谓的知识付费也如此。
这类知识来源不是没有厉害的,但大部分是垃圾。
因为流行的东西,绝大部分是低于社会平均智商的。
要让很多人具有价值识别能力根本不可能。他们一定会认为某胖的那些知识是牛逼的,因为很有「知识的感觉」而又似乎轻松,还有那么多人一起学,社排挺高。
有意思的是,6中的这些人对知识还有这样的态度:他们自我价值很匮乏,对知识的反应就是低成本占有,而且是越匮乏,越以占有的低成本和最大的量来衡量价值。
说穿了在他们的反应中,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满足心理需要的阶段,主要是为了解决心理上的「温饱问题」。
所以,成本越低越好,量越大越好,最好是免费让他们占有。至于这样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能放大他们的人生价值多少,完全没有概念。
第三个来源:一些人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没有死掉,或成功后获得的社会经验及理论总结。这是在社会运作中,作为玩家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比如马云、李嘉诚。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理论总结这方面的知识,足以甩以上知识无数条街。
有一个搞笑的事,一个心理学教授专业被骗很多年,前后钱财40万,后来「醒悟」了,于是便要教大家「心理学知识」以防被骗。
所谓心理学的学校教育就是这些知识。包括通过给老鼠做实验,在失真的情况下给人做实验所获得的「知识」,或者搞一个基因所获得的知识。这些离实际的社会运作与人心运作十万八千里的「知识」,正是一些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来源。
同样也很可惜,由成功者所掌握的这些在实际社会和人心运作中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私人性和情境性,一般不告诉别人,就是告诉你,情境不同时你也没法运用。
而一般他们都不会告诉别人。马云在机场霸屏多年,说的也是些鸡汤。至于李嘉诚,他看过什么书甚至都不会告诉你,给你推荐的,就是那几本鸡汤。
当然,中上层子弟要获得这类知识,相对很容易,而中下层子弟基本没这方面的价值识别能力,即使有也没机会。
第四个来源:一些思想家或智囊的知识。
这些人从古代到现在都有。他们对社会人心洞若观火,但基本都很低调或隐藏在幕后。一个成功人士,无论是官员还是企业家,没有一两个智囊是不可能的,他们没有获得某些思想武装也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不说,哪怕是老外,看一下巴菲特就清楚。
但这些人的东西远高于社会平均智商,基本上是给精英准备的。他们的知识即使可以获取,也会遭到中下层大众忽略——追逐流行而廉价的东西一直是他们的本性。
第五个来源:更加私密,具有直接的传授性,比如皇帝传给太子的帝王术,比如一个小圈子的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从古至今,这个来源始终未变。现在的很多知识星球,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地扮演了这个来源。
而且整个社会,越来越会形成这种局面:公开可见的更多是垃圾知识,用来满足低于社会平均智商的大众胃口,符合社会与人心运作的知识,会具有私密性和圈子化。
从知识的价值上看,后三类来源最契合实际的社会运作和人心运作。除了个人努力和自我教育之外,它们正是把一个人在初始社会位置后予以分野的标志。
自我感觉良好又叫苦的那些人,当中上层子弟早已在知识武装上甩开他们一大条街后,他们还在那做梦,以为是输在了家庭资源而不是自己的心智和格商上。
石勇 | 作者
小炜 | 排版
石勇谈心理 |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