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mo14-15 / -------------

集成实验平台当中的应用实例、使用方法以及设计方案 飞思卡尔单片机智能车 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家用面包机控制器设计 优先出版 武传艳; 姚利红; 林本涛 电子测试
0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何应钦在台岁月 “受降将军”被挤出政治舞台_凤凰卫视_凤凰网 #13

Open neemo14-15 opened 10 years ago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国民政府接受美国顾问团团长巴大维的建议,撤销军事委员会,成立国防部。

何应钦被蒋介石解除参谋总长及陆军总司令职务,派到联合国任军事参谋团中国代表团团长虚职。何应钦本来风头正劲,踌躇满志,突然被贬出国,是因为他和蒋介石微妙的关系。何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待人谦和,又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在黄埔师生中威信颇高,是黄埔系仅次于校长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在国民党中央军系统里,以一些军事巨头为核心,形成了许多势力集团,其中何应钦集团和陈诚集团是当时两个最大的势力集团。原黄埔教官刘峙、顾祝同,黄埔学生中的佼佼者杜聿明、宋希濂、关麟征等,都是何应钦集团骨干。抗战后期,何应钦的权力和荣誉都达到了顶点,可谓权倾一时,功高震主。对何一直存有戒心的蒋介石,这时也下决心用陈诚取代何应钦,夺了何的兵权,以陈诚为国防部首任参谋总长。

  何应钦受冷落了将近两年,直到1948年3月从美国归国。此时,陈诚因指挥作战不利已被撤了参谋总长的职务,顾祝同继任参谋总长;国防部长白崇禧因桂系在总统竞选中得罪了蒋介石而被调离南京国防部,改任华中"剿匪"总司令。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国防部长名义上是参谋总长的上级,因而资历应在参谋总长之上。白崇禧当国防部长时,陈诚、顾祝同先后任参谋总长。白崇禧离任后,谁来当国防部长,蒋介石颇感捉襟见肘,因为资历在顾祝同之上的高级军事人物屈指可数,而蒋介石又不愿找一个与他意见不和的,最后,选来选去还是挑中了稳重"可靠"的何应钦。1948年5月,何应钦出任国防部长。

  1949年1月,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不久,孙科内阁垮台,李宗仁提出由何应钦继任行政院院长,理由有三:一是何还算是蒋介石的人;二是何应钦历史上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有过合作的经历,与李、白关系较好;三是黄埔系将领不买李代总统的账,请何应钦出来利用他在黄埔系中的威望压压台。何考虑到如跟李在南京,势必引起蒋的疑虑,遂以"避寿"为名去杭州。蒋深为感动,于3月12日何60岁生日前夕,派亲信张群,携其亲手题写的"安危同仗,甘苦共尝"寿轴及一封情辞恳切的亲笔信交何,要何出任李宗仁政府行政院长,以便牵制桂系。何应钦想当行政院长之心已久,终于在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之前,赶上了"末班车",过了一回行政院长的瘾。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解放战争的形势已发生战略性转变,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4月20日,李宗仁、何应钦拒绝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条件,和谈破裂。第二天,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长江防线,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5月30日,解放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同日,刚刚当了两个多月行政院长的何应钦见大势已去,辞去行政院长和国防部长的职务。不久,他去了台湾。

  12月5日,何应钦收到台湾当局发给的一份请柬,邀他于12月7日参加"总统府"的挂牌仪式。他明白,国民党在大陆的抵抗已经完全失败。在12月7日的"总统府"挂牌仪式上,何应钦与所有参加者一样,并不是怀着对新生儿洗礼的欢欣,而是怀着对一位死者入殓的悲哀去应景。在昔日台湾总督府的门前,"中华民国总统府"的新招牌虽赫然入目,但既没有"总统",也没有"代总统"露面,越发使这挂牌仪式显得不伦不类了。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国民党军重新颁授将官军衔,有八名高级将领被授予一级上将,何应钦名列其中,他是当时中央军系统唯一的一级上将。

  何应钦,字敬之,一级陆军上将,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后来成为"黄埔系"中地位仅次于校长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有"蒋何"之并称,历任第一军军长、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参谋总长、军政部长、中国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行政院长等职,退台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

  (一)

  何应钦1889年4月2日生于贵州兴义泥荡村。

父亲何其敏,经商。

  何应钦在兄弟5人中行三。7岁入乡塾,10岁读初小,13岁进县立高小,后以考选第一名被保送入贵州陆军小学,1908年又被保送武昌陆军中学,同年秋赴日本留学,入振武学校第十一期,与谷正伦等同学一并加入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何应钦辍学回国,参加上海光复之役。二次革命时,何任江苏陆军第一师营长,二次革命失败后,返回日本完成学业,1913年秋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二期步科。1915年,何应钦从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应黔军总司令王文华之邀,任黔军第一师步兵第四团团长兼贵州讲武学校校长。1916年,何应钦娶了原贵州督军刘显世外甥女、王文华之妹王文湘为妻。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升任黔军第五混成旅旅长、黔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何应钦并晋衔为陆军少将,成为黔军总司令王文华的得力干将,并是贵州新派中的核心人物。1920年,王文华被政敌刘显世派人刺死,何应钦也被刺伤,经一法国医生治疗,才免于一死,此后在上海寓居数年。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筹建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何应钦经日本士官学校同学王柏龄推荐,出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从此,何应钦长期追随蒋介石,成为蒋家王朝几十年统治的重要支柱。蒋何虽为留日同学,且又同在陈其美手下共过事,但两人以前并无深交。何应钦到军校后,工作谨慎,办事认真,思想右倾,且无不良嗜好,无论在上班或下班的时间内一找必到。这些都受到蒋介石的赞赏,并逐渐加以信任,常把一些重要任务托付给何。何受到如此重视,也知恩必报,带着刘峙、顾祝同、钱大钧、陈继承等一批军事教官,干得愈加出色,深得蒋介石的欢心。蒋、何之间的关系,从此也愈来愈密切了。以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组成两个教导团,何任第一团团长,钱大钧、刘峙、顾祝同为他手下的营长。他率领黄埔学生军,在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讨平刘、杨叛乱等作战中,屡建战功。

  广东国民政府完成对粤的初步统一和巩固后,蒋介石即将黄埔学生军的两个教导团扩编成两个教导师,成立了第一军,蒋亲任第一军军长,何任第一师师长。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1965年7月,在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周密安排下,李宗仁冲破重重险阻,毅然回归祖国大陆。鲜为人知的是,此时蜗居台湾岛的蒋介石向国民党保密局局长发出绝杀令,随即演绎了一场对李宗仁夫妇的跨国大追杀!

  1955年和1959年,原任李宗仁贴身秘书的程思远两次回大陆参观,并与周恩来总理唔谈。程的首次行动遭到李宗仁斥责,谓“如此重大之举动,事前并无商量便擅自行事。”到了1959年,李宗仁思想有变化,让夫人郭德洁由美返港,与程思远秘密会见,从其口中进一步了解了在大陆的中共,因而促成了以后的选择。

  莱茵河畔,不为人知的车上密谈

  1963年12月,李宗仁按照程思远的安排,由美转机意大利首都罗马飞抵瑞士的苏黎世。程思远已从香港飞到苏黎世静候。第二天,李宗仁和程思远驾车,沿着莱茵河作长途旅行。谈话中,程思远转达了周恩来欢迎李宗仁回国的盛意。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下设7个军。

何应钦升任第一军军长。第一军由黄埔学生军组成,军政素质很高,是以后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的基础,也是国民党"中央军"的基本班底,是蒋介石几十年反革命统治所依赖的嫡系力量。何应钦出掌第一军,在黄埔师生中建立了威信,也奠定了他在蒋介石嫡系部队中的首领地位。

  北伐战争中,何应钦先后升任北伐军东路总指挥、第一路军总指挥。1927年7月,桂系首领白崇禧等"逼宫",要蒋介石下野,与白私交不错的何应钦态度暧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蒋介石无奈,只得通电下野。当白崇禧在会上要蒋离职时,蒋回顾何,而何一声不吭,蒋伤心异常,拂袖而走。蒋事后说:"当时只要他何应钦一句话,我是可以不走的。"这是蒋、何的第一次矛盾。从此,蒋何间埋下了芥蒂。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程思远说:“周先生嘱咐我向你问好,关于德公回祖国的问题,他说了‘四可’:第一,李先生可以回来在祖国定居;第二,可以回来,也可以再去美国;第三,可以在欧洲暂住一个时期再定行止;第四,回来以后可以再出去,如果还愿回来,可以再回来。总之,来去自由,不加拘束。周恩来还希望你这次务必按时回美国。”

  1964年1月27日,法国与中国建交。这年冬天,中国在罗布泊地区成为地爆炸了一枚原子弹。祖国大陆喜讯频传,李宗仁寄人篱下的寓公生活开始动摇。1965年12月12日,李宗仁在美国《先驱论坛报》上发表公开信,劝告美国政府“放弃不合时宜的对华政策”,应仿效法国政府“迅速调整中美关系”。

  “李德邻此举必有深刻的政治背景!”在台湾的蒋介石这样猜测。他立即采取了两个紧急对策:一是硬棒子打。他命令新任保密局长张炎元派专人赴美加强对李宗仁的监视,若李宗仁继续攻击“中华民国”或有投奔中共之迹象,则可以非常手段解决;二是软刀子捅。胁迫白崇禧给李宗仁发电报进行恐吓,以制止李宗仁的投共企图。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蒋介石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后,继续北伐。2月9日,蒋介石突然夺了何应钦第一路军总指挥的兵符,后又经别人圆场,调任其为有职无权的总司令部参谋长。何肚里有气,托病于杭州附近莫干山。蒋亲自跑去对何说:"我离了你,没有问题,照样干下去;你若离开我,就无办法。"何权衡利弊,只好随蒋到南京就职。蒋介石的这一手,对何应钦震动很大,他深知蒋"爱之加膝,恶之坠渊"的脾气,从此对蒋俯首贴耳,处处小心谨慎。

  在1929年2月到1930年10月的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时期,何应钦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武汉行营、开封行营、广州行营、郑州行营主任,在前线指挥对唐生智、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新军阀作战,积极为蒋卖力,成为蒋的主要军事助手。1929年,其父何其敏去世,此时正逢蒋冯阎中原大战,何一直在前线督军,无暇回兴义奔丧,蒋深为感动,亲往设在南京的何父灵堂祭吊,并亲笔写了赞辞,使何深受感动。1930年3月,何应钦被任命为军政部长,此后一直连任至1944年,长达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