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emo14-15 / -------------

集成实验平台当中的应用实例、使用方法以及设计方案 飞思卡尔单片机智能车 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家用面包机控制器设计 优先出版 武传艳; 姚利红; 林本涛 电子测试
0 stars 0 forks source link

毒雾围城:伦敦战雾记 世纪游轮阵痛:旅游地产延期 #18

Open neemo14-15 opened 10 years ago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文史>>近现代史

朝战时,美国政府缘何三次拒绝蒋介石参战?

2013年02月19日09:44 来源:党史文苑

【字号 大 中 小】 微博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推荐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 密码: 看看微博

蒋介石缘何对于出兵朝鲜如此热情?这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蒋介石为了实现自己“反共复国”的图谋,在维护“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利用美国对台湾战略地位的关注,死死拖住美国,争取尽可能多的军援,以伺机反攻大陆。但是美国最高决策层却在慎重考虑后,否决了蒋介石出兵朝鲜的建议。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朝鲜南北发生战争的消息,对于已被杜鲁门冷落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外的“喜讯”。蒋介石还三次向美国提出派遣3.3万精锐国民党军队参加赴朝鲜半岛参战的建议。

但是令蒋介石沮丧的是,美国政府并未接受蒋介石的建议。蒋介石缘何三次提出出兵赴朝参战,而美国政府又缘何拒绝了蒋介石的这一建议?这其中隐藏着什么历史玄机呢?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朝鲜半岛燃起战火,蒋介石喜出望外

1950年6月25日的清晨,蒋介石和往常一样,洗漱后开始吃早饭。此时,蒋经国匆匆来到,给蒋介石送来一份情报。这份情报并不详细,只是说朝鲜南北发生战争。深夜10时,台湾国民党当局驻南朝鲜“大使”邵毓麟给蒋介石发来报告,蒋介石这才较为详细地了解到朝鲜战争的情况。

蒋介石对于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期盼,可谓是望眼欲穿。而现在,朝战的爆发,似乎让他看到了希望。他对于朝鲜战争的反应,与邵毓麟的报告基本一致:“韩战对于台湾,更是只有百利而无一弊。我们面临的中共军事威胁,以及友邦美国遗弃我国,与承认匪伪的外交未及,已因韩战的爆发而局势大变,露出一线转机。”

的确,朝鲜半岛燃起战火,对于蒋介石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喜讯”。自从蒋介石政权撤到台湾之后,美国政府对它逐渐冷落。1950年6月以前,美国政府在台湾仅有一名领事级的代表,最高武官不过是一名中校而已,没有派驻正式的使节。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朝鲜战争的爆发,成为挽救蒋介石流亡政权的救命稻草。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美国当地时间是6月24日),正和家人在密苏里州独立城休假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接到了国务卿艾奇逊的电话:“北朝鲜人已经进攻南朝鲜了。”这个消息令杜鲁门震惊不已,他匆匆赶回华盛顿。

由于朝鲜的军队势如破竹,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不得不把自己的首都迁到了距离汉城以南150英里的大邱。6月27日,杜鲁门正式发表声明,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同时要求蒋介石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行动。当晚,美国驻台代表斯特朗奉命拜会蒋介石,告知美国的这一决定。晚10时,台湾当局“外交部长”叶公超面交蒋介石复示,表示原则上接受。

杜鲁门宣布防卫台湾的决定,令蒋介石受宠若惊,欣喜异常。但是“台湾地位未定论”的说法和杜鲁门禁止他进攻大陆的命令,却令他在喜悦之余感到了几分苦涩。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流亡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就成了问题。6月28日,蒋介石在“总统府”召开了军政首脑会议,出席者有陈诚、王世杰、谷正纲、蒋经国等要员。为了争取美国第七舰队协防台湾,军政首脑会议不得不“原则接受”包含“台湾地位未定论”内容的杜鲁门声明。对于蒋介石而言,统治台湾的精神支柱,惟一的口号便是“反共复国”。杜鲁门禁止他反攻大陆,蒋介石表面上不得不接受,表示“双方意见完全一致”。但是今后拿什么来激励军民呢?蒋介石和他的幕僚们发现了一个新办法,那就是出兵朝鲜半岛。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蒋介石积极促使实现出兵朝鲜计划

其实还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美国驻日军方就开始和蒋介石谈判派国民党军队开赴南朝鲜的问题。据国民党资深外交人士、时任台湾当局驻美“大使”的顾维钧回忆,1970年冬,原国民党将领何世礼曾同他谈起此事。朝鲜战争前夕,麦克阿瑟派前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柯克海军上将去台湾,要求蒋介石派军队前往南朝鲜,以抵抗北朝鲜可能发起的进攻。蒋介石认为时机到来,可以借此向美国多要一些服装、武器和给养。但柯克将军拒不答应,谈判纠缠于许多细节问题,迟迟未果。据何世礼说,蒋介石从内心是急于想派军队去朝鲜,这不仅是要藉此抬高国民党军队的身价,也是为了讨好美国政府。为了给台岛军民打气,蒋介石大肆炒作麦克阿瑟访台的“重大意义”,把它提到了“中美军事合作”的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高度,称“挫败中共军队已有了保障”。一时间,关于美台“亲密合作”的消息,成了美国报纸的头条新闻。杜鲁门不得不派遣特别顾问哈里曼到东京去做麦克阿瑟的工作,以免滋生事端。据哈里曼回忆,行前杜鲁门交待了两件事:第一,告诉麦克阿瑟不要和蒋介石搞到一起,从而把美国拖进和大陆中国作战;第二,只要可能,就满足麦克阿瑟的一切需要。

蒋介石缘何对于出兵朝鲜如此热情?这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蒋介石为了实现自己“反共复国”的图谋,在维护“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利用美国对台湾战略地位的关注,死死拖住美国,争取尽可能多的军援,以伺机反攻大陆。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我国留学回国人员的年龄分布在23-30岁区间的,占全部留学回国人员的91.5%。63%的留学归国人员具有硕士学位。留学回国人员所学的学科很集中。本科和硕士学位选择最多的10个学科是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外国语语言文学、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与工程、教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基本为文科专业。

而具有博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则恰恰相反,生物、化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具有博士学位留学回国人员人数最多的学科,这三个学科占全部回国博士的比例达到22%,回国留学博士学科分布的第二梯队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应用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基本以理科为主。

由于获得硕士和学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占总回国人数的93%,基数庞大,加上学科又相对集中,在回国就业过程中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http://edu.people.com.cn/GB/227065/index.html 为了实现这个图谋,1949年11月1日,蒋介石曾指示“外交部长”叶公超给台湾当局驻联合国“常任代表”蒋廷黻发了一份专电。专电比较明确的反映出蒋介石对美策略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特点。它一方面明确指出“为了维护我国的政治地位,我们仍应坚持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而同时却又说:“眼前我们可以支持美国的建议,即请求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维持台湾现状,并禁止任何方面使用武力。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项权宜之计,予以接受。”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提出参加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赴朝作战,决不是出于对美国献殷勤,也不是他所说的“中华民国政府军队距离韩国最近,是能够赴援最快的友军”,而是有其如意算盘。蒋介石念念不忘的是“反共复国”,如果国民党军队能够赴朝参战的话,就可以在朝鲜战争扩大后从朝鲜进攻东北。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2/0725/c198865-18594243.html http://edu.people.com.cn/n/2014/0402/c1053-24807941.html

neemo14-15 commented 10 years ago

美国最高决策层否决了蒋介石派兵参加朝战的建议

但是美国最高决策层却在慎重考虑后,否决了蒋介石出兵朝鲜的建议。据《杜鲁门回忆录》记载,杜鲁门在听到顾维钧转交的蒋介石的建议后,第一反应是认为应当接受这番好意。因为这正如他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所说的,他希望看到尽可能多的联合国成员国参加对朝鲜的行动。

但是国务卿艾奇逊持不同意见,认为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情况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台湾本身就是最易遭受进攻的地区之一,美国因此才派遣第七舰队去防卫台湾。一方面美国花钱去防卫台湾,另一方面被保护的台湾国民党当局却又派兵到朝鲜,艾奇逊认为这种做法实在是荒谬。

杜鲁门请艾奇逊在翌日和国防部长约翰逊参加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时提出这个问题。杜鲁门还是倾向于接受蒋介石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