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ysakura / news-daily

v2ex rss
64 stars 19 forks source link

2022-06-02 Zhihu RSS #1666

Open github-actions[bot] opened 2 years ago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知乎每日精选 2022-06-02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Terra 的 Luna 彻底崩盘了吗,接下来将如何发展?

2022-05-14 23:30:33

16号下午五点,LFG基金会公布8万个比特币已经全部拿来卖出回购ust与luna了,30多亿美金依然没有托住死亡螺旋,目前仍有高达110亿个ust,ust在luna基金会公布储备之后直接腰斩跌到0.08,现在已经停止了铸造luna,后面的重造分叉方案出来大概率也不会有什么意义,luna/ust差不多到这也是结束了。很多人不了解机制看着跌的多就抄底被埋,给广大的加密货币投资者在熊市上了一堂代价巨大的课,经历这样的事情之后,相信加密市场的投资者心态也会越来越成熟,不再盲目相信抄底项目方与市场宣传,不再不了解一个项目就盲目买入。


13号早上8点40,币安下架luna,luna价格从昨天晚上0.02跌到0.0001,市值却只从3亿美金降到了2亿美金,在这期间却能跑出来了8亿ust,铸造出来的luna非常多,价格跌的快,市值却降的很慢,只能说市场上抄底的人太多了,币安此时下架luna可以说保护了一些人,因该仍然有高达110亿个ust没跑出来,很多人会看到价格这么低不断去加仓抄底,最终成为ust持有者逃生和套利的垫脚石。


luna/ust重演去年的算法稳定币titan/iron死亡螺旋历史,将整个加密市场带入谷底。luna价格越低,增发的数量越多。10号增发了4千万luna,11号就增发了18亿luna,随着luna价格越来越低,增发速度会越来越快。几天时间一个前十的加密货币几千亿市值蒸发,也算是见证历史了,从此再无算法稳定币。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基因编辑农业育种为什么火了?能帮助实现粮食安全吗?

2022-05-14 20:17:21

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在进行着品种改良工作,把可食用的植物驯化成作物,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强化对人类有利的特征。驯化除了需要严密规划动植物的交配,还依赖大量自然突变形成丰富的基因库。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知晓了许多决定特定性状的基因位置和功能,但是现代品种改良的思路却并未发生本质的改变——只能依靠自然突变或利用辐射和化学物质进行人工诱变。

要赋予物种一种新性状,并不只有依赖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这一条路,还可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引入新基因。所谓基因重组,指的是从某个生物中获取有用性状的基因,组合到其他生物的基因组里,让其获得新的性状。简而言之,基因重组技术是一种能能跨越生物种属插入新基因的技术。基因重组现象在自然界已然存在。如果一个细菌进入一个新环境,它可能会遇到其他已经适应那个环境的细菌。细菌“新人”可以从细菌“老人”那里获取有用的基因,从而缩短自身适应新环境所需的时间。细菌原则上可以从所有细菌共享的一个通用基因库中吸收新基因,这种“剽窃“的能力使细菌获得了巨大的演化灵活性。但是由于生殖隔离的存在,一般动植物无法剽窃其他物种的新基因。于是我们利用细菌的重组元件作为载体实现了跨物种的基因重组,这项技术对医药的发展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比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最初只能从猪等动物的心脏内提取,在采用了基因重组技术之后,将人胰岛素的基因重组到大肠杆菌或酵母的基因中就能大规模制造出人胰岛素。

当基因重组技术应用于植物的品种改良,也就是所谓的转基因作物。比如抗除草剂抗的大豆以及抗虫玉米,便是将来自细菌的抗除草剂和抗虫基因重组到农作物的基因组中。在操作基因重组技术时,我们得搞清楚目标基因插到哪里,想要往细胞中插入新基因,很可能受到受体基因偏爱影响,并不是随机插入,可能无法瞄准插入点插到错误的地方,甚至多插了好几个拷贝,整个过程不可控,只能大量重复插入操作,经过成千上万次尝试,从中挑选出恰巧符合预期的插入结果。这意味着基因重组仍然依赖于偶然性,必须耗费漫长的时间和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筛选。这也是为什么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每一个转基因事件都是独立的,每一个转基因产品也是独一无二的。不管是美国,还是在欧洲和日本,转基因作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麋鹿测试」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买车有何参考?

2022-05-13 21:24:01

试着回答下

  • 为啥有麋鹿测试:
    Corner Case的逆袭
  • 麋鹿测试是个啥:
    一个快速躲闪的游戏
  • 对购车的参考:
    没有统一的基准,就很难做参考
  • 给工程师兄弟的:
    与麋鹿测试强相关的参数

1.为啥会有麋鹿测试:Corner Case的逆袭

因为在寒冷的北欧,有一种体型巨大的鹿叫麋鹿。
它们有时会从路边窜出来,而且行动迅速还富有攻击性,经常杀老司机们个措手不及。



而麋鹿作为保护动物,被撞死了还真不是件小事。
所以很多驾驶者迫不得已要选择紧急避让而不是直接减速(不过即使减速了也有可能撞上鹿)
尽管直接减速才是相对更安全的操作(哪怕真的撞上了)。

虽然鹿跳出来撞车的事并不是那么多,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那么多:体型巨大的、具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如何评价动画《新秦时明月》第26集?

2022-05-13 11:37:30

大家好,《新秦时明月》已经播出第二十六集

机关无双这次重磅登场挑战蜂巢阵。我看有小伙伴弹幕戏称无双根本不用动。我们其实也有考虑过,这里主要其实是机关无双活动下手脚。在被改造成机关无双之前,无双就是铜皮铁骨,普通兵器根本奈何不得他。这次升级改造后,面对普通机关其实他站在那里不动也一样还是没多大意义。我看还有观众有个挺哲学的问题,有人担心复活后的无双还是之前的无双鬼吗?或者说还是人吗?显然,他已经不是之前他了;但我相信,潜意识深处,或许无双还保留了一丝人性,只是在等待一个人的唤醒。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被Linux之父骂醒?英伟达破天荒开源GPU内核驱动,网友:活久见

2022-05-12 22:51:43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英伟达开源了他们的 Linux GPU 内核驱动。

「英伟达是我们遇到的硬件厂商中最麻烦的一个。」这是 Linux 内核总设计师 Linus Torvalds 十年前说过的一句原话。

当时,Linus 正在芬兰赫尔辛基阿尔托大学举办的学生和开发者研讨大会上接受采访。在会上,一位现场观众称其买过一款搭载了集成显卡以及 NVIDIA 独立显卡的笔记本电脑,但是在 Linux 下通过 NVIDIA Optimus 技术进行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之间的切换却得不到驱动的支持(NVIDIA Optimus 是英伟达开发的双显卡切换技术,它可以实现笔记本电脑中独立显卡与主板内置显卡之间无缝、自动、实时的切换),并就此询问 Linus 的想法。就是在这种语境下,Linus 说出了上面那句话,然后转向摄像机镜头竖起了中指并爆了粗口。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2亿人在4月静止

2022-05-12 16:30:49

全域静止\静态\静默管理”,这个本轮疫情才刚刚发明的新词,过去一段时间却在媒体、通知和人们的聊天中出现了无数次。




(图片:百度搜索指数-“静态管理”)


全域静止到底是什么?我们整理了这一个月以来多个城市的各项通知,它大概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经营性密闭场所暂停营业,影院关闭,餐饮堂食停止,严控聚集。


第二,停止公共交通,居家办公,非必要不出户,甚至足不出户。

当疫情出现时,上述第一条管控措施常常会立刻施行,随着疫情的发展,再展开第二条措施。例如北京在4月28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如何拯救黑眼圈和眼袋?

2022-05-12 11:00:42

这个问题我会!毕竟也是常年熬夜选手,也时常有黑眼圈的困扰,所以私下针对黑眼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也尝试过不少产品,今天特地来讲讲。

黑眼圈可以说是很多集美们的噩梦了,一双明眸、精致的大眼睛,如果有黑眼圈,颜值直接摔碎在了路边。所以眼部护理,迫在眉睫,必须立刻、马上动起手来。

眼部皮肤因为它的特殊性,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皮肤,而且一旦问题出现,很难可逆。所以眼部的护理关键在于预防,不是等到问题出现了再来想到修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建议大家提早用眼霜的真实原因。

黑眼圈的描述

黑眼圈,也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熊猫眼”,是位于双侧眶下区环形的,呈现青黑色茶黑色的现象,是较常见的一种眼部问题。

黑眼圈原则上说它并不是一种病理学特征,而是由于先天因素或者生活习惯导致的眼部皮肤肤色变化的一种体现。黑眼圈不会影响我们的个体健康,但是它的存在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颜值和心情,让我们看上去无精打采、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我们能够从苹果的文案中学到什么?

2022-05-12 10:16:26

个人觉得,对于一名科技媒体的编辑来说,规范写作是最为基础的一项技能,它比研究文笔和写法的优先级要更高。

很可惜,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要求现在也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就拿很简单的一个单词「iPhone」来说,写成 IPhone 和 iphone 的人比比皆是——但凡是对文字之美有一点点追求的人,看到这样的写法也应该会觉得「辣眼睛」。

规范写作除了可以在工作中逐渐培养,多看些「好东西」也是一个捷径——其实苹果是一个好老师。提起苹果的文案,很多人更愿意去调侃「比大更大」、「开了又开」等标语,其实仔细看看苹果官网对于不同于产品的介绍文案,就会发现很多考究的细节。

但其实在科技媒体的编辑之外,苹果严谨而优美的文字表达方式是值得大多人学习的。

如何规范地使用技术名词?

在科技类文章中,很多技术名词的正确写法都被忽略了。具体来说,规范的书写可能会涉及下列三种情况:

  1. 注册商标
  2. 行业联盟制定的标准
  3. 官方认可的缩写

举例来说,你认为无线网络的英文是 Wi-Fi、WiFi、WIFI 还是 wifi 呢?其实只有第一种是规范的。「Wi-Fi」实际上是 Wi-Fi 联盟的注册商标,它的标准写法只有一种。需要注意的是,「Bluetooth」也是注册商标。

有意思的是,「Super AMOLED」和「AMOLED」已经被三星注册商标,所以即使是相同 TFT 架构的 AMOLED 屏幕,理论上也只能叫「OLED」而不是前面两者。苹果在描述 Apple Watch 的屏幕时也遵循了这个规范。

在下图中,可以看到苹果对于各种通信名词的规范写法。除了上面提到的 Wi-Fi 和 Bluet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2 years ago

你对《舞冰的祈愿》这部漫画有什么看法?

2022-05-11 20:14:05

特别像新人出道作的新人出道作。同时,也确实是新兴的,值得大家关注的运动题材作品。


不少朋友在讨论这部作品的时候,总会说“哇居然是新人的作品,好厉害”之类的评价,好像这部作品已经非常老练、成熟,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我就不说“云读者鉴定器”这种开地图炮的说法了,还是想对大家说,无论准确与否,都尽量说出一些比较具体的感受才是好事。夸一部作品还是尽量逮着具体一些的内容讲,不要复读别人的没头没尾的评语。

先解释为什么这是一部典型的新人出道作:

  1. 连载绘制品质不稳定,笔不稳,比彩页水准差特别的多
  2. 确实有一些很精彩的分镜或者单张,但是整体的分镜、分格、分页设计都显得比较嫩
  3. 故事和人物涨的太满,都太饱满,太冲

先捡大家容易看出来的第一点来讲,这个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也特别好理解。新人漫画家无论自身画力高低,对高强度连载这活儿都是不熟悉的,说白了就是对工作量估计不准,连载几话就发现自己笔不够硬,只能在绘制上下调一档要求。

《舞冰的祈愿》是在月刊杂志《月刊Afternoon》上连载的作品,两年加起来画了1100页,年产在500-600页这个量级。

在这里稍微让大家堆“年产页数”的数量有一个概念,一般来讲,周刊漫画家的年产页数是800-900页,17页*50期=850页,视休刊数量和每期页数会有一定的波动。不考虑绘制内容,单纯看页数,普通周刊漫画家的工作强度大概是绘制《舞冰的祈愿》的1.5倍。而年产850页的周刊漫画家,甚至都不能算“肝帝”,“肝帝”或者说“笔杆子硬”的真正标志,是——年产1000页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