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ysakura / news-daily

v2ex rss
65 stars 20 forks source link

2023-02-06 Zhihu RSS #2663

Open github-actions[bot] opened 1 year ago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1 year ago

知乎每日精选 2023-02-06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1 year ago

动画《中国奇谭》开播,第 1 - 2 集有哪些关注点?

2023-01-03 11:30:40

《中国奇谭》第2集《鹅鹅鹅》有哪些看点?

看点一,这些年《天书奇谭》里的阿拐去哪了?《鹅鹅鹅》有答案。

《天书奇谭》是给无数观众带来快乐的经典动画作品,里面的人物也深入人心,作为《鹅鹅鹅》的导演,我也是看着《天书奇谭》成长的,尤其对爱吃烧鸡的瘸腿狐狸阿拐,记忆犹新,阿拐几乎承担了我在物质不丰富时期对美食的所有想像,因此,在《鹅鹅鹅》中我们特意加了一个小细节,就是狐狸公子吃掉了货郎的两只鹅,原著里面是没有吃鹅这个动作的,算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致敬吧,太爱《天书奇谭》了,太喜欢阿拐了。


看点二,一个中国古代快递小哥的奇遇。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1 year ago

如何评价动画《大理寺日志》第二季第八集?

2023-01-01 17:07:11

大家好,我是大理寺日志的导演槐佳佳,很高兴在2022年的最后一天可以在知乎这个平台继续跟大家分享制作时的心路历程。

相信看了第八集的观众朋友们应该对少卿的再度猫化以及孙豹脑内的恋爱剧情是有很深刻印象的。这些表达一部分是为了继续给予第二季一些轻快活泼的元素,一部分可以理解为暴风雨前的宁静祥和。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1 year ago

《回来的女儿》第二集中播放的《魔方大厦》是第几集,说的什么内容?

2022-12-29 14:34:44

做一下小列文虎克。

前面播出的画面都是《魔方大厦》的OP,分辨不出来到底是哪一集。

但是在陈佑希去接电话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1 year ago

《回来的女儿》中频繁提起的《魔方大厦》究竟是怎样的动画,为什么会成为大家的童年阴影?

2022-12-28 18:10:37

我觉得首先要说一下《回来的女儿》里为什么会提到《魔方大厦》,然后再展开说这部作品到底是怎么回事——熬夜看完26个小说故事的我是屑——看完才发现原来李文卓他们根本看的就是动画嘛。

《回来的女儿》中涉及到《魔方大厦》的部分其实只有第一话《玻璃城》。

李文卓明确说是玻璃城的医生把李文文带走了,所以从中推理,一定是某种相似的情节被互文了。

故事的第八集基本已经对上号了。

李文卓反复看他的童年动画《魔方大厦》,也特别喜欢,经常和好朋友一起扮演其中的角色,他经常说的话是魔方大厦的秘密不能与其他人说,只能和魔方大厦里的人说,也就是只能和能对得上电波的人交流,那就是李文文和小秀。

自此与魔方大厦有关的所有隐喻都清楚了。

被关着无法出门的莱克就是李文卓,但他知道妈妈是爱他的。
当然玻璃城里的人也是李文卓,因为只有他是绝对透明的真诚的人。
魔方的中心就是洗衣机——当一切都“旋转”起来的时候,谜团也就解开了——李文文被肢解为碎块了。
玻璃城的医生带走的话,就是将已经被肢解的玻璃人重新组装起来。这段内容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而是廖穗芳借动画剧情给李文卓圆谎用的。

也可能是被王重江用针灸的方式重新拼贴起来了,毕竟他住的别墅里二楼就是四面大大的玻璃窗,也就是玻璃城。

我们回到故事的最开始,李文卓遇到假扮妹妹的陈佑希,下意识把她当做自己真正的妹妹,说出的话是“妹妹,你怎么才回来”,意思是你怎么在魔方大厦里呆了太久。

不过上面都是剧情衔接,下面才是我想展开的具体象征的部分。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1 year ago

为什么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这么受欢迎?

2022-12-28 01:25:13

文牧野:为什么反映社会现实题材的电影这么受欢迎?

知乎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导演文牧野,很高兴能通过知乎电影与知友们进行交流,也很感谢获得 2022 知乎年度影人荣誉称号,感谢知友的认可。

我理解的是现实题材的片子跟观众的距离会比较近一些,而且现实题材的片子无论是影片的质感,还是影片中表达出来的现实意义和情绪,大部分都做到了跟观众息息相关,减少了观众的理解成本,也能够很好的引起大众的一个群体共鸣。

具体分析的话我觉得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第一层是现实题材的影片所表达的内核,一定要是能贴近大众情绪的;其次是影片的表达手法,不能过于艺术化,得把故事讲清楚;最后就是影片外部的一种材质感,在整个影片的制作中,不能有任何一个环节脱离现实;这三个东西是我认为能够构成让观众所熟悉的一种现实质感;比如《我不是药神》在题材上来讲,它描绘的是我们普通人人生中的“生老病死”中的“生”“病”“死”这三个元素,这样它所展示的影片故事,就会离观众很近,能让观众更好地去代入情绪;在拍摄《我不是药神》的时候,我有去使用一些手持的摄影手法,也请了很多的非专业演员,让影片的呈现能够“接地气”,能够“很现实”;包括我们整个的前期准备上面,为了强化现实感,给观众打造距离自己生现实活更近的“体感”,我们的美术部分,也是做了大量的调查采访,让演员的服装造型等能够完全营造出观众“身边人”的感觉;在摄影方面,一些取景地勘察和一些细节的拍摄角度,也都是希望能够从材质上最大化的逼近现实,这样就可以在跟现实尽量接近的同时,再去对影片做艺术化的加工处理。

我觉得以上这三个层面的融合,所构成的质感能够让观众更容易地进入到影片的故事中,也能更容易地感受到故事内核所要表达的主体思想,就是为什么反映现实题材的电影受欢迎的原因。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zhi-hu-di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1 year ago

演员如何通过表演给不讨喜的角色加分?

2022-12-27 23:51:08

去除杂念,专业演员干专业的事儿,其他交给观众。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宋佳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96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如何判断一个角色演得好不好?

如何评价一个人的演技好不好,就像有些人只适合演一种类型的剧,尝试其他角色后就被人说演技不好?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1 year ago

《人生大事》带来了哪些中国式生死价值观的呈现?

2022-12-27 22:06:54

知乎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演员朱一龙。我在电影《人生大事》中饰演的“莫三妹”是名殡葬师。这是一个相对特殊、大众了解较少的职业,正如影片中所展现的那样,不少人对这类职业存在偏见,包括我自己,在接触这个题材之前提起死亡也会觉得是件需要避讳的事。

开拍前,我去实地采风体验生活,发现殡葬行业并不像大家认知里那样冷冰冰的,反而是一个很温暖的职业。他们是服务于告别的职业,给予逝者离开时的体面,更是给活着的人带来慰藉和力量,这是我理解的殡葬师的职业底色。

《人生大事》里,三哥对这份职业的理解也经历了一段成长。从一开始对殡葬行业的轻视、不理解,满脑子都是生意经,到后面真正理解并开始敬畏这份职业,与“上天堂四人组”并肩作战,给更多人带去体面和慰藉。

在我看来,《人生大事》这部电影讲的不仅是如何面对死亡,更是想告诉大家要好好活着。在电影中,“种星星的人”虽然是三哥给小文造的一场梦,但他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珍惜当下,过好以后的生活,如果可以,希望这场梦能温暖到每个人。

电影里有句台词是这样的:“人生除死无大事。”

影片中所呈现的故事也是现实中普通人日常的缩影,市井的烟火气,生活的酸甜苦辣。希望大家可以从电影中收获一点温暖,你爱的人从未真正离开,他们会化作星星,一直守护你。

最后,致敬种星星的人。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朱一龙工作室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1 year ago

演员和角色的关系是什么?

2022-12-27 21:05:51

知乎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演员白敬亭。非常感谢知乎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些表演上的感受。

首先关于演员和角色的关系这个问题,目前这个阶段我个人的感受可能更多的是双方在各自促进彼此成长。当我要为一个角色服务时,大多要开拓出我并不常在生活中展现出的性格,并要去学习新的技能和塑造一些状态、体型、表达方式,这也是作为演员非常享受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发现自己的多样性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自己逐渐与角色融为一体。而将文字转化为表演,最终变成一个完整的角色,这其中也少不了将自己生活的阅历和人物性格加入其中,让表演变得更加生动。每次接到新的角色,就像是新认识了一位打篮球的队友,我们要彼此了解、适应、磨合,把双方彼此特色相融合,适当地改变,最终才会打出理想的配合效果。

关于适配度问题,我自己在选择剧本的过程中,首先要看角色自己是否喜欢并有创作激情,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我一般也会代入表演,看自己是否可以驾驭和塑造。相对于原创剧本,很多小说改编的IP在影视化之前,已经有了很好的读者基础,在塑造有小说基础的角色时,我也会选择先深入讨论区多看看大家对角色的理解、经典片段的分析和讨论,因为在影视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剧情和人物有改动和删减,但只有自己深入地了解故事和人物,代入读者的心态,了解人物的魅力之处,让自己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个人物,才能确保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会让原本饱满的情节失去光彩,并且也要和其他各部门的老师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就像服化道对于一个角色塑造能不能达到所谓的适配度,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白敬亭工作室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a href="http://daily.zhihu

github-actions[bot] commented 1 year ago

电影中的方言台词对电影主旨表达有什么影响?

2022-12-27 19:27:22

我作为一个石家庄人却拍了一部几乎全是武汉话的电影,首先我因为个人对方言就非常感兴趣,我对曲艺、戏曲、中国的各地的方言天然有兴趣。我们确定了在武汉拍之后,我就去看了那些武汉本地的大量的曲艺资料,语言节目的资料也去找到了一些。
为什么我们能呈现的这么自如,是因为我们用了大量的武汉本地的演员:朱一龙、吴倩、郑卫莉这些人他们都是有过在武汉生活经历的。比较辛苦的是罗京民老师,他是陕西人,我最早写剧本的时候想象的老莫的形象就是他。我很喜欢他的形象,他就是那种又严肃,严肃起来又挡不住可爱的感觉。他也是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刻的老艺术家,在表演的同时还要兼顾武汉话标不标准,挺不容易,而且他说的很标准了。但我学不太好,我觉得是因为我有一段在重庆的时光。在重庆上大学,一点重庆方言跟四川方言的底子,但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学武汉话,我觉得这个难度就很大,但是我能get到武汉话里边那些有意思的点,但是我说不好。
那为什么要用方言?在《人生大事》里,我们是为了让角色生动感更强,例如朱一龙用家乡话去演这个角色,演出来就是这片土地下长大的孩子。我们试过让他用普通话去演,感觉还是武汉话更能从台词表演中解放出来,能把精力顾及到表演的其他方面。另外,片子里烟火气的真实感,一部分也是靠方言建立起来的。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刘江江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569967650/answer/28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