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Frankie / blog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20 stars 1 forks source link

一次弄懂汽车内循环、外循环、A/C、除雾 #330

Open toFrankie opened 7 months ago

toFrankie commented 7 months ago

前言

首先,本人不是老司机,如有不对,请指正。

由于有些东西老是记不住,过后就忘,于是借着整理下,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介绍:

什么是内循环、外循环?

简单来说,「循环」就是使得空气流动起来,而「外循环」和「内循环」的区别在于空气的来源。

外循环

外循环的作用是将车外的空气送到车内。当开启外循环后,意味着打开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可以有效保持车内空气清新。因此,如果车外空气条件不佳(比如异味、雾霾、扬尘、道路拥堵车辆尾气严重),应该关闭外循环,切换至内循环。

内循环

内循环则相反。当开启内循环,意味着关闭了车内外的气流通道,不开风机就没有气流循环,开风机时吸入的气流也仅来自车内,形成车辆内部的气流循环。作用是及时有效地阻止外部的灰尘和有害气体进入车内。

如果用人类的呼吸来比喻,就是:

外循环就是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当我们遇到异味时,自然地就会屏住呼吸,但憋久了会不舒服,因为氧气不足了,我们需要进行外循环补充空气。坐车也是同理的,内循环开久之后,乘车人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导致车内氧气不足,这时需要开启外循环,将车外的空气往车内输送,以避免司机、乘车人感到不适。

也可以把车内环境当做一个房间,打开窗口相当于外循环,关闭窗户就是内循环。

如何打开内循环、外循环?

内循环、外循环模式只能打开其一,不可同时打开。

如何判断打开了哪种模式:

每辆车外循环、内循环的按钮可能都长得不太一样(但形状应该是类似的)。

如何选择内循环、外循环?

一般情况下,首选外循环。若要用内循环(比如夏天制冷),不能长时间单一使用内循环,应与外循环交替使用,避免车内氧气不足,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

使用外循环的场景:

使用内循环的场景(注意与外循环交替使用):

冬天开暖风时,要不要按下 A/C 键?

在此之前,先大致了解下汽车空调系统。

汽车空调系统,由制冷系统、供暖系统、通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可以调节温度、湿度、气流等。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制冷、供暖。

以传统燃油汽车为例。

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由空调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蒸发器、空调管路以及制冷剂等组成。

制冷过程:

  1. 加压过程:压缩机将低压端的气态冷媒加压使之成为高压气态冷媒。
  2. 液化(放热):经过冷凝器对加压后的气态冷媒通过散热风扇进行降温(降温过程)使之成为中温高压液体冷媒。
  3. 过滤节流:再经管道流到储液干燥器对中温高压液态冷媒进行过滤,滤出其中的水分与杂质,顺带对中温高压液态冷媒进行节流,使之成为干净稳定的液态冷媒。
  4. 汽化(吸热):中温高压液态冷媒再经管道流向膨胀阀,膨胀阀就相当于一个喷嘴,把中温高压液态冷媒喷成非常细小的雾珠(低温低压气态冷媒)(类似于汽车喷油嘴)喷入蒸发器。
  5. 蒸发器内的低压气态冷媒又经低压管道吸入压缩机,进行一个个循环。

制冷过程需要压缩机一直工作,大部分汽车空调压缩机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因此制冷是会增加耗油的。其中 A/C 键用于控制压缩机是否工作,因此制冷时会打开它。

供暖系统

供暖系统,由热交换器、冷却液管路及鼓风机、导风管、下风道及控制机构等组成。

以水暖式供暖为例。发动机工作时,被发动机气缸燃烧高温加热的冷却液在发动机冷却系统水泵的作用下,经进水管进入热交换器,通过鼓风机吹出的空气将冷却液散发出的热量送到车厢内或风窗玻璃,用以提高车厢内温度和除霜。在热交换器中进行了散热过程的冷却液经回水管被水泵抽回,如此循环,实现暖风供热。

简单来说,供暖就是利用了发动机的工作时的产生的热量,不耗油(或者说其油耗可以忽略不计)。

供暖过程不需要压缩机工作,因此冬天制暖无需打开 A/C 键。

A/C 键

A/C 是 Air Conditioning 缩写,是空气调节的意思,也就是常说的空调。A/C 键的作用是控制压缩机工作,在制冷时打开。

空调有制冷和供暖里两种方式,由于供暖是利用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不需要压缩机工作,所以 A/C 键只有一项功能,用于制冷。

按下 A/C 键灯亮,压缩机开始工作,会导致油耗增大、噪音变大。当 A/C 灯灭,只是送风,只能利用外界空气和发动机热量调解温度,也就是只能升温不能降温。温度较高需要降温时,只有打开 A/C 才能起作用。

除此之外,它还能降低空气湿度达到除雾的效果。

如何除雾?

起雾原因

空气中的水蒸气(环境空气湿度到达一定饱和状态)遇到冰冷的挡风玻璃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进而影响视野。

两个主要因素:

空气湿度跟地理位置也有关系,南方湿度较大,北方则比较干燥。在北方的冬天,就算加上乘车人呼吸带来的湿度增加也不一定能达到临界饱和状态,所以无法形成水珠。

在南方夏天行车时,我们通常会开冷风,即便车内挡风玻璃与车内温差大,可不一定形成雾。其原因是按下 A/C 键制冷(它有一项功能是去湿),也就是会降低车内空气湿度。

以下这些都会影响空气湿度:

起雾位置

根据起雾位置分为两种:

外部挡风玻璃起雾的话,使用雨刮器即可。通常是夏天下雨之前会发生,下雨之前,车外空气湿度大,车内空调开得低,导致车内外温差大,空气接触玻璃液化形成雾。

车内挡风玻璃除雾

车内起雾主要发生在冬天,一是环境空气湿度本身就很大,二是乘车人呼吸使得车内湿度增加,这是主要原因。除雾方式有很多种。

手动擦拭(不推荐)

最简单的方法。但只能在行车前擦拭,行车过程中无法进行,而且影响驾驶,很危险!

喷防雾剂

网上很多。原理很简单,防雾剂的成分多是活性剂,可破坏水的表面张力,当空气遇到冰冷的挡风玻璃,会变成一层薄薄的水附着在玻璃上,由于水分布均匀,不会对视野产生太大影响。

在温度低的环境,这层薄薄的水容易结冰。

听说用纯洗洁精(不兑水)也能达到类似效果,没尝试过。

开暖风 + 外循环

这种情况适合环境空气湿度很低,很干燥的天气使用,比如北方寒冷而干燥的冬天。

开暖风的目的:

开外循环的目的:

总之,空气湿度越小、越干燥,除雾效果越好。

开制冷 + 外循环

这种情况适合夏末秋初的下雨天,这种天气空气湿度非常大,如果开暖风除雾,湿热的空气被暖风加入后就像对着挡风玻璃哈气,不但不能除雾,反而让挡风玻璃更模糊。

正确的做法是开空调,它可以降低空气湿度,当干燥的空气吹向挡风玻璃,可以加速水分蒸发。

快速除雾

很多车都带有除雾功能,扇形 + 三条波浪线的是前挡风玻璃除雾标志。长方形 + 三条波浪线的是后挡风玻璃除雾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