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wangw469 opened 1 year ago
按照本书中披露,乾隆实际上对于西方是比较了解的,在此背景下,他给英国使团的回信,就不能只是解释为傲慢自大。
对于中华文明的自豪感自然是有的,但是真正做出回绝交往的动机,可能是年事已高的皇帝,无力处理对于整个系统颠覆性的改变,他隐约感受到西方文明可能对于中国政治带来的巨大冲击,在接近生命终点之时,除了隔离,他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其实,岂止是乾隆,即使到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依然是个巨大的题目,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决定。
如果我们跳出革命的叙事,不把清廷的一切作为视为反动,执政者对于西方文明的不同回应方式,可能造成的不同结果,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
历史是复杂的,暴露这种复杂性的好处是,人们不容易就这件事轻易得出一个方向的存粹结论。
八国联军侵华,慈禧是觉得民气可用,觉得政府施政应该顺应民意,民间有一股反对西方的怒气,顺应民意对统治有好处。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慈禧却发现他们没有像想象中的无恶不作,城市的秩序还是维持得不错的,北京和天津的市民还在八国联军通知下的几年里体会到了西方治理的好处,城市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安全,用上了自来水。
外国政府想要扶持光绪,却发现这个危机中,全国的主要官僚都站在慈禧一边,再加上慈禧释放对外国的善意,积极改革,让他们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一方面有外国人要求中国赔款,一方面有外国人帮助中国想办法偿还赔款,通过提高关税来进行赔款,实际上没有动到清廷财政的根本。
慈禧在满人中选择的接班人是溥仪的父亲,汉人中,他看中的袁世凯和张之洞,最终袁世凯继续对中国的统治,也间接说明了老佛爷选人的眼光不差。
接下来可以顺着这条线读下去,袁氏当国。
这本书的颠覆性很强,几乎把慈禧从印象中的守旧、反动形象,一下子变成非常正面有能力的政治人物。
就像梁启超在李鸿章传里说的,人的功过本来就很难评价,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把史实搞清楚,再根据自己的判断去评价。
站在革命的角度,清廷本来就是落后与腐朽的象征,这个朝廷的最高执政者肯定也是反面角色,更不要说是不符合传统的女性执政,会受到的非议就更大。
https://www.amazon.com/%E6%85%88%E7%A6%A7%EF%BC%9A%E9%96%8B%E5%95%9F%E7%8F%BE%E4%BB%A3%E4%B8%AD%E5%9C%8B%E7%9A%84%E7%9A%87%E5%A4%AA%E5%90%8E-Concubine-Launched-Traditional-Chinese-ebook/dp/B0963KK9W2
https://www.amazon.com/Empress-Dowager-Cixi-Concubine-Launched/dp/0307271609/ref=pd_rhf_d_dp_s_ci_mcx_mr_hp_d_sccl_1_2/141-6863483-4427705?pd_rd_w=2bDw7&content-id=amzn1.sym.0a853d15-c5a9-4695-90cd-fdc0b630b803&pf_rd_p=0a853d15-c5a9-4695-90cd-fdc0b630b803&pf_rd_r=W6GQWJ8M2TV8QJTRYWVV&pd_rd_wg=FsbwS&pd_rd_r=859da1dd-4a9f-4602-817c-286c345c54c3&pd_rd_i=0307271609&ps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