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longxuan001 / openmind

7 stars 1 forks source link

认知写作第二章 #69

Open zilongxuan001 opened 6 years ago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Ch2-模块手册-个人教程

Ch2

第二章大作业


写作的最小模型


写作的最小故事

推荐:《疯狂星期二》《三只小猪》等大卫•威斯纳的作品。


从简单故事到复杂故事

如果你是超级英雄!想象你是有超能力的人。这种能力可以是科学的、超自然的、超感官的、精神的、情绪的、技术的......,问自己这些问题:这种能力最重要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用「联结」或「交替」或「嵌入」任意一种手法来写一个复杂故事,将这种能力的好处和坏处用有趣的冲突来表现出来。


写作的最小行动

回环往复的迷宫小径,有它的结构;错综复杂的故事,有它的公式。卡片在这里就可以当作迷宫的素材。请你用实体卡片,写一个复杂故事的开头吧。卡片可使用便利贴、裁剪的 A4 纸、索引卡。卡片组合:空间大于时间,建议使用「这里-那里-这里」的卡片组合。


极简写作训练法



Ch2 答疑精选

以下卡片是往期课程阳老答同学问的精选,或许能解答你的疑问哦。

该部分内容非课程必学内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浏览。

如何理解「人类美德灵感生成器」中缺失和反面?

Q:在学习中难以区分「人类美德灵感生成器」中缺失和反面。请问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反面和过度是第一序范畴,缺失则到了第二序?

A:「人类美德灵感生成器」来自积极心理学的几位创始人,Christopher Peterson和 Martin Seligman,两人共同主编了这本手册《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不幸的是,Peterson在2012年去世了,这本书目前还没有中文版本,只有英文版,是比较厚的一本书。这本书对人类美德进行了系统的调研,综合了神话学、人类学和各种学科的知识,以及宗教的知识,把人类的美德总结成几大类。

关于「缺失」和「反面」的划分,是这样,心理学的概念往往是一个波谱的概念,比如创造力,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从1分到10分的刻度尺,当你是反面,你没有创造力,和你有很强的创造力,往往是你处在这个维度的1-10中,但是你没有创造力,你有可能是在另一个刻度尺上,两者之间不是一个交集的关系,这就是缺失和反面的区别。

「最小」学习理论的源头在哪里?

Q:认知写作学非常非常强调「最小」的概念,它的源头在哪里?可以给大家展开讲一下,帮助大家理解它的重要性吗?

A:「最小」的概念是来源与「有限理性」和「情境理性」。

如何理解「有限理性」?

Q: 如何理解「有限理性」?

A:「有限理性」的源头,来自天才级科学家西蒙(Herbert A. Simon),他既是人工智能之父,也是认知科学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图灵奖得主,智力让人无法匹敌。过了几十年,他的论文引用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依然排在第一。

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非常著名的一个判断——人是「有限理性」的人,即人类往往不是追求最优,而是追求满意。大家也误解认为人工智能追求最优,实际上这次赢了李世石的 Alpha Go 追求的是满意即可。

如何理解「情境理性」?

Q:如何理解「情境理性」?

A:西蒙的「有限理性」影响到一位智者,目前他在学习科学领域并不权威,但我个人非常欣赏他的理论。有限理性体现在人类的学习上叫做「情境理性」。

为什么说 10000 小时理论并不科学?比如评价大家从阳老师这儿学成认知写作学,可以出师的标准有,能否写出符合认知写作学的诗歌,能否写出符合认知写作学的散文。评价一个裁缝出师与否,并不是看他练习了一万个小时,而是他是否具备多样化的能力,能否适应多种情景。给他一个西装,他能裁剪,给他一条裙子,他也能裁剪,这就是「情境理性」。

如何应用「有限理性」和「情境理性」?

可以再详细解释下如何应用「有限理性」和「情境理性」吗?

那么回到咱们的主题,这样大家就明白了,人类的认知负荷是极其小的,算法心智是极其短慢的,所以说有同学昨天晚上居然不相信,人类的工作记忆为什么只能处理7加减2,其实大家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情境理性也是一样的概念,很多人的学习不是以输出为导向。

举个例子,假如你明白学习是一个创造的隐喻,就是从ABCDEF,这有可能是你从小兵到大牛的路径,绝大多数人用的是一种错误的学习方法,纠缠BCDE太久,但是当你明白,人是有限理性,学习是情境理性.

比如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程序员,在开智学堂的Python班,不提倡任何同学学教材,学编程的第一步就是马上写代码,所以大家学写作,也是有限理性和情景理性的一个倒逼,逼大家把中间的BCDE都砍掉,来进行角色模仿,人类天生有模仿能力,你看到阳老师如何写作,可以模仿他的小窍门,这样慢慢掌握自己的更多窍门。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是,你想象自己要教别人。传统观念大家都知道,教别人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认知科学2015年有一个新研究,发现没有实际教别人,只是在头脑中想象一下,这一批学习者的效率也更高。要大家来教三个月前的自己学写作,也是一样的。

「最小」的概念是基于有限理性和情境理性,让大家把中间的BCDE砍掉,从A跳到F,直接来模仿大牛,练习写作,这是要反复提醒大家的。

「最小」理论如何应用于其他学科?

Q:「最小」理论如何应用于其他学科?

我目前在学习时间序列分析,想用「最小」原理应用到这一学科,争取最短时间内掌握最核心的内容。现在有些疑惑的是,我是该选基本不同作者的书,对着目录,把公共的部分挑出来,作为其最小知识。还是该找几篇不同的论文,找其公共引用的最老的文章,也就是其源头?

A:几个要点。

第一:人类是有限理性,学习是情景理性,和练习时间没有多大关系,而是跟你是否能够输出适应不同情景的作品有关,这是个重大的思维转变。

第二:学习有很多步骤,跳过BCDE,直接用F倒逼输出,人类学习有三个重要隐喻,学习是获得知识,学习是参与,学习是创造。咱们今天的学习应该在第三个隐喻,学习是创造,用输出来倒逼输入。

第三:怎么样提高倒逼的效率?让自己模仿大牛,模仿专家,并使用专业的工具,因为这种专业的工具往往沉淀了很多专家级的使用习惯。

第四:比如这位同学要学习时间序列,掌握时间序列的最小知识,可以把时间序列领域所有好的书都买来,你发现这些书反复在讲什么问题,可以整理出自己的一个最小知识清单。通过利用人类的模式识别能力,找到知识的交集。

第五:看最老的论文,有一定的作用,但更高效的是一定要行动起来。因为你去看最早的论文,比如推论高斯如何进行1+100,咱们今天已经很难达到当时他推论的地步,但是咱们可以借助一些专业工具,比如R语言,它已经内置了大量时间序列的函数,以及大量的数据集,这样在专家级思考的基础上来学习,效率会更高,更容易明白时间序列。

不同学科存在相通的最小模型吗?

Q:每一个学科都有不同的流派,各有不同侧重点,这样一个最小模型真的存在么?

A:这里要特别提醒同学们这个原则:人类是「有限理性」,不是追求最优,而是追求满意。举个例子:在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诞生前,我们使用「潜意识」和 「集体潜意识」来表达今天更精确的概念。这个做法是一种还可以的方法。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要去追求最优,每个领域最小模型的辐射范围,更符合「七三定律」,也就是说模型的辐射范围不会是100%,能辐射到70%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型。

在录制后面第四周课程时,讲解到认知语言学隐喻的相关内容时,涉及到「范畴」和「非范畴」两个基本概念。「范畴」作为最小模型,能解释认知写作学中60%~70%的现象。然而写作除了掌握范畴,还要掌握「非范畴」。但是「非范畴」的地位与要求低于「范畴」。在未来的学习当中,要牢记「有限理性」的原则,最近适可而止。认知写作学会有许多特有独创的术语,他们更多是一种美学的术语,是一个近似的术语,。伴随着未来开智团队在多方面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在计算机语言方面、自然语言方面等,这些术语会变得越来越精确。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些早期的术语对后期的术语是有意义的。

如何探寻最小的知识模型?

Q:如何探寻这样一个最小的知识模型?

A:跨学科的训练非常非常重要,只有你看了很多学科是怎么建立的,你才能够更好地明白,怎么才能自己建立一个学科。我在微博上推荐过一本书,它是历史上最伟大的20位社会心理学家和组织心理学家,他们写的两本书,一个是社会心理学谈它自己如何创建自己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还有一本书是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谈如何创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管理」和「社会心理学」这两个词在我微博上搜索一下。

如何理解写作的最小模型的定义?

Q: 写作的最小模型是组块和远距离联想之间的矛盾,为什么加上矛盾这个词语?为什么说组块和远距联想是矛盾的?

A:组块与算法心智、远距联想与自主心智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自主心智、算法心智和反省心智和丹尼特所说四种心灵紧密联系,同样不是一一对应。每一个科学术语都有特定的约束条件,作者在提出这些概念时将约束条件讲得非常明白。民科和知识网红往往把这些约束条件砍掉,让你误以为两个本不能连接在一起的概念能连接在一起。

自主心智和算法心智最本质的区别是,算法心智有工作记忆介入,自主心智不需要动用工作记忆。

组块相当于动用工作记忆进行信息加工时,头脑中的语音环路和视觉模板。理性约束则是另一回事。远距联想是认知科学特定的一个词汇,指的是言语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课程中所讲远距联想指词语的远距联想。课程中考察词语的远距联想的题目,来自心理学中考察人们远距联想的量表。

写作时一方面要有意识的把零碎信息拼接成组块,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反映了大脑喜欢模式这个特点,另一方面伟大的作家是反模式的,也就是远距联想。组块和远距联想是人类在写作的时候在追求模式的同时,又要追求反模式,这两个方向是背道而驰的,两者构成了写作的基本矛盾。伟大的作家能平衡并解决这个矛盾。

为什么调换信息结构可以判断远距离联想能力?

Q:为什么调换信息结构可以判断远距离联想能力?

若远距离联想是为创造一种匪夷所思,前所未有、细思极恐的感觉,为什么不是以是否产生这种感觉,而是以是否在调换信息结构后仍旧成立为判断依据?对王尔德的例证也不太理解。

A: 为什么调换信息结构可以判断远距联想能力?这是同学的一个误解。远距联想能力是认知科学的专用术语,有一整套测量方法,需要你去参加系列的测验,这个对大家来讲往往不太现实,未来阳老师会给大家上线更多的测验。

在你没办法参加测验的情况下,怎么来判断自己的远距联想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个近似的方法,一个简单、粗暴、直接、好用的方法,把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对调过来,观察的句子结构、语感是不是会发生一些变化。并不是说这种对调代表远距联想,只是可以拿来测试一下。

如何增强自己组块的能力?

Q:如何增强自己组块的能力?

尝试按照最小行动的提出的时空法则 ——「这里-那里-这里」、「这时-那时-这时」、「我-他们-我」的原则进行组块。但是在实践中又需处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伏笔和铺垫的考虑等。需要同时考虑的东西太多,造成行动瘫痪。如何练习可以提高?

A:组块能力其实和你的阅读能力有关系。大家会发现,同样的人来整理同样的速记稿,他们整理的二级标题非常地不一样,同学们同样是听阳老师讲,同样的内容,你会发现那些知识面较广、阅读量较大的同学,他写出来的笔记让你感觉,好像没听过阳老师讲的内容……这是跟你的阅读量有关。

你的阅读量越大,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类似的信息结构。

信息型文本的写作技巧

Q:信息型的文本(科技评论)在写作时如何使用组块和远距离联想、最小故事等技巧?

A:历史上最优秀的科学论文是非常善于讲故事。它讲的往往是最本质的最小故事,最典型的是达尔文和爱因斯坦。

认知科学领域最优秀的一本期刊的名字是叫 BBS,这本期刊上被引用最高的一篇论文叫《世界上最奇怪的人》,你听到这个标题你就想看。他批评了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的一个研究的现象:这一批认知科学家心理学家,都找大学生,通常是出生于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白人孩子当被试。他们称之为世界上最奇怪的人。这篇论文分析了这种实验方法,会如何导致心理学结论的不准确。BBS 上另外一篇论文的标题叫《猩猩也会读心术》,你听了这种标题就想看。大家要尽量的看世界上最优秀的论文。

为何阳老师一直强调写作的最小故事?

Q:为何阳老师一直强调写作的最小故事?

A :再次跟大家强调最小故事这个概念。

如何讲故事?对于讲不好故事的我们,最小故事只是一个近似解,大家不要追求最优解,而是追求近似解。最小故事可以给你一个极其清晰的规则,覆盖人类70%左右的故事结构。然而依然有少数故事在这个规则之外,这很正常,近似解好过没有解。

为什么前面几讲我不拿鲁迅的文章来举例,而是选择张爱玲的文章?因为张爱玲的文章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近似解,而鲁迅体现的是另外的20%~30%,他非常理解近似解,但是他又突破了。鲁迅的一些故事其实违背了最小故事语法,但这种违背有他自己的道理。不过一开始就学习这种,对大家来说比较难。所以先拿张爱玲这样超一流作家的文章来掌握近似解,等近似解的知识点全部变成你内隐学习的模块,才更容易理解鲁迅的牛掰之处。

如何快写故事

Q:咱们经常说「快写慢改」,但写故事的时候为什么快不起来?是因为需要考虑故事架构吗?

A:因为很多人没有写小说的经验和训练,所以刚开始快不起来很正常,但你写着写着会发现,写故事绝对比写其他文章快,比如唐家三少一天可以写七八千字。写逻辑的文章因为要仔细推敲,不容易快起来。那么,写故事的过程怎么让它快起来呢?可以想象一下你将怎样展现细节,怎么体现预想中的场景,这些动作非常容易快起来。

写命题宏大的故事

Q:如果练习故事,课上建议先选一些大的话题范畴来作为主题。原因是什么?这种宏大命题该怎么选择?

A:这是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同时信息过载,当你写你和你爱人的日常生活,会发现文字有些干巴巴的,因为信息量只有这么一点,所以建议写作可以挑一些更宏大的命题。

宏大命题离你的生活比较远,存在想象空间;同时,宏大命题在时间、语言、思维、心智层面本身蕴含的信息量特别大,你不得不去想象它的细节。而一旦开始主动想象它的细节,那么你编故事的思路就会打开。比如,写爱情主题,如果故事发生在五道口,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好写的;但把它放在太空时代,就有很多想象空间和需要你完善的细节。

所以说刚开始练习写作时,内容和主题可以离日常生活稍微远一点,但随着你讲故事能力的增强,再来写五道口,就可以写出一个很特别的场景。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宏大命题呢?最典型的作家是大刘(刘慈欣)和特德·姜,可以读读大牛的中篇和短篇小说,他擅长写宏大命题和冲击。掌握这类主题之后,相当于写故事已经入门。

如何利用最小故事串联成一个大故事

在写故事时,我发现没有办法先写很多个最小故事,再把这些个最小故事联接在一起,开始写故事时,脑子里首先冒出来的就是整个故事的框架,再思考可以分成哪几个场景,再来描写每个场景,而无法先写最小故事,再组合成整个大故事。 另外,在最小故事四原则中第四个是逆转,逆转具体是什么,是无对有,是富对穷,是屌丝对英雄?如果事件3只是在事件1的程度上进一步,是对事件1的改变,是否可行。

问题:

1.大故事无法利用多个最小故事联起来。 2.最小故事的逆转具体是指什么,可否只是事件3对事件1的改变。

小时候我们练习写作和写法语法不混在一起。语法是做填空练习等刻意训练掌握。学习最小故事也同理,合理方法是做填空题、选择题和其他题型,去测试一下自己是不是掌握了最小故事。真正写作一定是快写慢改,快写时把方法论扔到一边,借助情感,慢改时有意识的来修正文本的故事性。

多个最小故事组合成大故事,可以仔细看课程第四讲,有三种关系、四种关系类型。另外,故事的数据也挺重要,故事中的时间的叙事比例会导致细微的差异,成年人的故事和小孩的故事实际上不一样。更复杂的原则,叫叙事性事件占比高,故事的叙事性程度更高,大家可以拿一个国产烂片和好莱坞经典大片对比一下,看叙事性占的比例。更关键的一个概念是叙事的速度,这里不展开讲。平时有意识练习这种基本语法,对故事有一套分析的方法论,一旦掌握熟练,快写时会不知不觉起作用。

小孩爱听的故事的连续性不如成年人,刚开始练习最小故事的思维方式特别像小朋友,事件一、事件二、事件三去描述。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老虎,这是小朋友容易懂的故事。成年人的故事凝聚性更强,成年人喜欢看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可以拼成「从前的山上有座庙」,这种故事的两个叙事事件能够直接拼在一个句子中,想拆解出最小故事很困难。大家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像小朋友一样去思考,尝试把成年人的故事拆解成小朋友能懂的叙事,慢慢找到它的故事内核。

如何训练自己的时空感?

Q: 如何训练自己的时空感?

阳老师展示了运用时空法则之后,前后的改变,但是自己的时空感觉并不够强烈,如何刻意训练自己的时空感觉?通过阅读?那么应该阅读哪些作品?

阳老师展示了运用时空法则之后,前后的改变,但是自己的时空感觉并不够强烈,如何刻意训练自己的时空感觉?通过阅读?那么应该阅读哪些作品?

A:时空感这个概念太重要了!认知写作学一句话总结:1. 一切皆卡片;2. 用时空变形来创造新鲜的感觉

时空这个概念未来会反复出现,讲到我快要吐血……为什么时空感如此重要?

先给大家补充认知科学的一个基础知识。大家知道,阳老师在2003创办了安人测评,是个心理测量公司。一般来讲,咱们如何测量一个人的智力,也就是他的算法心智这部分呢?

有几个常见的心理测验,其中最常见的一个是叫「瑞文空间推理能力测验」,这种空间推理能力可以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而伟大的创造者如张爱玲、乔布斯,拥有已经跟普通人不同的时空结构观念,这种时空观念能够帮他们成为更好的创造者。这一点太重要了。而且不难发现,人类很难打破约定俗成的时空观念,为什么?小时候,一个小朋友如何学会和时空相处?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上下」的观念,只有「前后」的概念。儿童心理学有一个经典实验——视崖(visual cliff)实验,

视崖即「视觉的悬崖」。这个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的婴儿的平台,平台两边覆盖着厚玻璃。平台与两边厚玻璃上铺着同样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紧贴,不造成深度,形成「浅滩」;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

把小朋友放在悬空的地方,当他表现出害怕的时候,意味着他的心智能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准,但是刚出生的小朋友不会害怕,会安全地「摔」下去。长大之后,我们的时空观念已经固化下来,所以写作训练就是要颠覆你已有的、循规蹈矩的这种时空观念,要回到小时候,你看到那个东西不会害怕,这样来重新树立有助于创造的时空观。这也是当时艾柯的例子,芝麻开门,一百多个一期同学没有一个回答出来,为什么?因为人类的时空观念影响太大,基本上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能突破。

最小模型、最小行动、最小故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Q:我这样理解最小模型与最小行动的关系对不对?

写作的最小模型是组块和远距联系的矛盾,最小行动我的理解是对卡片的创意性复杂性组合,最小行动是否可以理解为对最小模型的通俗表达?

A:大家不要把不同周的术语串到一起,它们之间是有相同的地方,但是这种相同依然是一种近似的相同。

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理论源头受益于大师的大师,马奇,他和西蒙是好哥们儿,他俩在马奇30岁上写了一本书叫《组织》,这本书有中文版。马奇是一位非常低调的智者,他认为人类寻找智慧有三种路径,第一种路径叫笛卡尔信徒,第二种是讲故事的人,第三类是适应者。受益于马奇,我把人类理解问题和求解的过程拆分成三种——最小模型、最小行动、最小故事,是一个这样的源头。

最小行动,不是对最小模型的一个通俗表达,而是鼓励大家实践写作,是一个行动口号,跟最小模型没有关系。大家不要尝试对故事进行建模,也不要把最小行动和最小模型混在一起,这三个求解的策略是并行的关系,它们之间交集不太大,一个行动者追求的是感染别人,一个科学家追求的是真,一个讲故事的人追求的是审美,注重形式,这三种构成了人类的知识体系——真善美这三个知识体系。三者侧重点不太一样,是并行的关系,不是交集的关系。

大家可以尝试进行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你作为一个低维动物,如何打败更高纬度的存在。比如你是二维动物,你怎么样能打败三维的人类,或者你是三维的人类,你如何打败更高维度比如「三体人」?

还有一个思想实验。今天我们处于强科学主义时代,使得大家往往不太注重故事和行动,对科学的定义也有很多误解。那么大家可以设想,假设你到了一个魔法世界或者袖珍世界,这时的真善美是什么表现形式,或者魔法世界的科学是什么?袖珍世界的科学是什么?这样更容易理解这三个体系。

死是最强烈的转折么?

背景:

举例:比死亡力度浅的依次是什么?重病折磨,抑郁,分手,选择错误,错过,失望,金钱损失。

转折程度最浅的最小故事也最好写。金钱损失最小故事:我和朋友穷困潦倒。我穿越到 10 年前,告诉朋友买房。穿越回来,朋友是富豪,不再认我做朋友。

问题:

死不算是最强烈的转折,只能算还过得去的转折。好莱坞编剧往往需要决定某一个次要角色应该在哪一幕死掉,沿着这种角度去思考就掉入传统套路。

建议大家不要轻易用「死亡」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更多要从人性的微妙变化思考如何转折。

此外,更容易营造转折和因果的是超级模因,它使你的反转和各方面因果关系更突出更强烈。人类有五大基础模因,金钱算一种。关于五大基础模因可以去看《翻译模因论》的「超级模因」一章。

如何提高建模能力,在有效时间内写出好的学术文章?

Q:如何提高建模能力?如何在有效时间内写出逻辑严谨、论证清晰、深刻透彻的学术文章。学术文章如何建模?

A:练习写学术论文,有一个非常好的手段,就是把自己所在的领域排名前 10 的学术论文的期刊中引用最高的论文找出来,对它的组织结构反复的模拟。

当年我本科时,发表了 10 到 20 篇论文,我做了一个非常艰苦的工作,把心理学排第一、第二的刊物上的论文基本都看了。这样能让你建立对一个领域非常宏观和扎实的认识。

好的学术论文有两点:一是挑战该学科的基本命题,另一点是能够让你找到感觉,明白自己倾向于哪个学术流派,形成很好的学术直觉。什么是学术直觉?在实证的证据还没有出现的情况下,你已经预见未来该领域一定会出现实证支撑某结论。这也是绝大多数从事科研工作的人缺少的能力。

如何理解意向层次?

Q:课程中讲意向性时举例用的句子:

a. 一阶意向性:我--知道--自己--想吃--母亲做的烤肉。 b. 二阶意向性:我--认为--儿子--想吃--我盘子里的烤肉。 c. 我--想--吃肉

这 a、b 两个句子结构完全相同,只是在第三个词上不同,一个是和主语相同的同一人「自己」,一个是和主语不同的另外一个人「儿子」,为什么 a 就是一阶意向 b 就是二阶意向呢?我觉得 a 也应该是二阶意向,因为 a 里面还包含着 c,c 才是一阶意向。涉及到自己不涉及别人的都是一阶意向吗?自己能跟自己玩出高价意向吗?

A:意向层次论是用于社会关系推理时的理论,需要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它不是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更多是用于人际关系推理的理论。有时候会有特殊情况,作家把读者的「我」拆成多个,让角色自己跟自己对话,这是极少数个例。绝大多数情况下意向性还是用于理解社会关系。

(社会意向性这个知识点将在第七章详细讲到。)

怎么看待侦探小说?

Q:侦探小说一般意向性都比较高,地点变换多。时空交错多。故事代入符合冲突。阳老师如何看待侦探小说?

A:侦探小说的确是「意向性都比较高,锻炼读者的智力,地点变换多,时空交错多,故事代入符合冲突」。很多侦探小说写得非常好,只是侦探小说这个小说品类,在二十世纪诞生以来,近一百年才开始流行。侦探小说相比于张爱玲、纳博科夫的作品,类型色彩还不太强。再过十年、百年,侦探小说可以拿来举例的会非常多。侦探小说其实非常锻炼大家的写作能力,同学们在写作时如果不知道写什么,可以多从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入手,这两种类别在中国潜力非常可观,有可能比传统小说的发展速度更快一些。

人类学习三大隐喻是什么?

Q:人类学习三大隐喻是什么?

A:当时研究学习科学的人并未意识到人是有限理性,他们推崇的是「学习建构论」。关于学习,人类有三大隐喻。

相对来说,这三个隐喻,目前,咱们从小学到大学,都受制于第一个隐喻,即学习是获得知识。而目前的学习科学,停留在第二个隐喻,学习是一个参与的过程,所以说目前的学习科学特别讲究的是什么呢?叫「认知建构理论」以及「认知学徒制」。但是这些理论都有它的缺点,它们和第三个隐喻,学习是一种创造,是相违背的。

学习科学目前是停留在第二个阶段,叫做认知学徒制和认知建构理论,它采取的隐喻是「学习是一种参与」。

学习是一种创造,并且是终身学习。这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新的趋势,以这种趋势为代表的认知科学原理,第一个叫必要难度理论,第二个叫做真自立理论。必要难度理论是认知科学近五年以来的重大发现,它违背人类常识,但是对学习效率的改善特别明显。人类目前停留在这个阶段-输出大于输入,叫必要难度理论。约克和卡皮特是必要难度理论的核心提出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相关的论文。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image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来源

longai/mind,Ch2-模块手册-个人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