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longxuan001 / openmind

7 stars 1 forks source link

认知写作第五章 #72

Open zilongxuan001 opened 6 years ago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Ch5-模块手册-个人教程

Ch5-辞格

课程目标

什么是修辞?

所谓修辞,就是对零度的偏离;什么是零度?词典规范。

有趣的人生也是如此,偏离规范,找到自己的生动,创造自己的感觉。

本章,你将同伟大作家一起发现生命的生动有趣,修辞以立其感,塑造流芳千古的有趣,感动一代又一代人。

修辞的意义是什么?

日本心理学家波多野完治答:

发现一个比喻就意味着发现从未被发现的两件事情之间情感上的一致,从而向全社会的思维方式引入一种新的看法。修辞不是单纯的技巧,……文章修辞的创造,就是新的思维方式的创造。

阳老师语:

身体不是认知的外在,而是认知的本身;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修辞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发现感觉,创造新型认识,乃至人生意义。

学完本章,你将感触更深。


如何使用本章卡片?

本章课程内容共有四个小节。每节一个卡包,每个卡包里都有 2~3 段 15mins 左右的课程视频,还有若干测试、练习助你巩固所学。分别是:

建议你快速解锁所有卡包,然后重点学习 时空变形技法(上&下) 两个卡包内容,便开始本章基础任务、进阶任务,再看其他小节,应用其要点慢改之。

如果你不敢直接重点学习时空变形技法(上&下) 这俩卡包内容,但时间又不太够,可以先看前两个卡包的文字内容,通览大概,便开始钻研时空变形技法(上&下),完成基础及进阶任务哦。

毕竟啊,写作更关键的,还是多写多练。


领取 ch5 基础任务

本章基础任务:解锁并学习时空变形技法(上&下)两个卡包,看完卡包内的视频后,完成这两个小练习:

课程过半,如果你之前从未挑战进阶任务,建议你在剩下三章,尝试 1-3 三回进阶任务,挑战一下自己,布局谋篇,不留遗憾;-)

时空变形营造新型感觉,乃认知写作学精髓,也较难掌握。不过别怕 —— 本章进阶任务已暗含拿下他的巧妙方法,你一试便知。跳过就亏大啦,别怪我没提醒你~


领取 ch5 进阶任务

流芳千古的诗句,常有独特模因。巧妙化用,你我也易营造新奇感觉。

请你从下述唐诗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体会其独特意境,借鉴框架,改写成文。是改写而非翻译哦,请大胆发挥,写出你的「修辞感觉」~

注意:

候选唐诗:

何为化用原诗意象、感觉?

来看张爱玲的小例子:

原诗: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诗经·草虫》

化用: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那如何找到原诗意象、感觉?

你可沿着这些问题思考:

还不太有底?别怕,先沿着这个思路写一版,再根据阳老师的实战建议修订(详见本章点评卡包的「如何化用诗歌营造新奇感觉?」 卡片)。


学习目标

闯关前思考一下:

在本关,你将:


好文采、坏文采

辞格是表达者为积极追求特定表达效果在言语交际中动态形成的,它的使用与表达者和接受者的认知心理、客观世界、经验结构等密切相关。

——Paul Graham《黑客与画家》

中国修辞学的传统——修辞以立其诚。即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最好的方式予以表达,并预期达致成功。

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子:情欲信,辞欲巧。

言辞之本:情真意切,增进美德,积蓄功业。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从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到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修辞学 = 在每一事例上发现可行的说服方式的能力。

修辞五艺:觅材取材;布局谋篇;文体风格;记忆;呈现。

以西方为代表的文体路径——西方修辞以立其真,提倡研究以事实为根据、富有逻辑力量的说服论证,通过诉讼演说获得公正、适当的判决,并且将这种说服论证应用于政治机构的议事演说和公民大会演说。

辞格的体系描述为一个自身运动的动态开放过程。就此而言,方法就不再是外在的处理方法,而成了事情本身的存在方式,也是对事情本身的认识方式。

发掘修辞的旨趣,会更理解语言互动创造本质,语言如此奇妙,文学就在深挖与渐进的触碰中诞生。

文学是人学,语言映射生活。身体不是认知的外在,而是认知的本身;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修辞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发现感觉,创造新型认识,乃至人生意义。

+ 待岛村站稳了脚跟,抬头望去,银河好像哗啦一声,向他的心坎上倾泻了下来。 ——川端康成《雪国》
+ 苇名的表情有了些微变化,似乎含有笑的涟漪。——石川淳《水镜》
+ 这罗生门,既然是在朱雀大街上,那么,除了整儿男人以外,似乎还应该有两三个避雨的女兜里和黑漆帽的。然而,除了这个男人以外谁也没有。——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认知语言学所说的「象似性」不是指语言文字中的拟声词和象形字,它主要指语言句法结构和人的经验结构之间的一种自然的联系。

通俗点讲,象似性就是语言结构直接映照人的概念结构。

文采,也翻译为辞格、辞姿。它是修辞学研究的基本命题。

什么是修辞?所谓修辞,就是对零度的偏离;什么是零度?词典规范。有趣的人生也是如此,偏离规范,且找到了自己的生动,创造了自己的感觉。因此,修辞,作为人生意义。伟大作家不仅自身的生命生动有趣,且能塑造千古流芳的有趣,感动一代又一代人。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西方对人生意义最困惑的时候,往往是修辞学最没落的时候。在今天这样的强科学主义时代,人人都推崇逻辑与故事的力量。我们却忘记了文采的力量。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这是一千多年前的辛弃疾写的。「寂寞流泪,身如浮萍,断了根,若有水相邀,我也会同行」—— 这是几千年前的日本诗人小野写的。你会发现,时隔千年,每一个字都认识,每一个字都读得出来,千年前的情感依然会击中你。这就是文字之美;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植物记忆与藏书乐》是艾柯爱书藏书的总结,横跨历史、文学、美学与科学的多元向度,畅谈奇书逸事。

从对纸质书籍本真的热爱到对电子书自我认同的奇想,从对藏书世界奇闻轶事的精彩讲述到对一本古书扑朔迷离起源的细致考察,艾柯对于书籍的热爱有着一种传教士的热忱,相信爱书教的虔诚信徒们定可以在他这本书中找到真义。

人类用了几千年的时间来适应阅读。眼睛用来阅读,整个身体都进入状态。阅读也意味着找到一个正确的姿势,一个对脖子、脊椎、臀肌都有好处的方式。而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基于人体工程学的理论来研究和调整书籍的形式,一本书的适当形式应该是能够很好地被捧在手中,能够被置于距离眼睛合适的位置。阅读跟我们的生理有很大的关系。

—— 艾柯《植物记忆与藏书乐》

埃科认为应该从文学特性的角度重读《共产党宣言》,欣赏它超凡的修辞论证结构,他在《埃科谈文学》中说道,「这是一篇了不起的文本,灵活地在《启示录》般的语体以及讽刺手法之间游走,又有效果宏大的教条口号,还有极清楚的解释。而且,如果资本主义社会打算报复它造成的这几项麻烦,那么或许应该在广告学的课堂上,以宗教般的虔诚好好地分析《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之多,难记其数,现在的通行版本更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共产党宣言 | 认知写作学文选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 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

……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不同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人文路径「修辞以立其诚」,和以西方为代表的文体路径「修辞以立其真」,本课提倡的是第三条路径——修辞以立其感,忽视传统修辞的分类与意义,鼓励以语言感觉为依据,用新的目光,探讨出古老的修辞学所不曾觉到的意义。

「修辞以立其感」用七种不同的修辞格——直喻、隐喻、换喻、提喻、夸张、列叙和缓叙对「感觉」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逼近,只为切中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当下感觉。

你可以尝试在写作语言中注入感觉,赋予文本更多的色彩与姿态。


辞格演绎

远距联想的分类

还记得修辞感觉的公式吗?如何习得修辞感觉?

修辞感觉 = 人类具身认知 + 时空变形(空间/时间/时空)

如何习得修辞感觉?熟悉并使用具身认知方式(认知科学原理、隐喻框架等),合理编排组合,创作出新的模因。

修辞感觉的公式

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修辞感觉」吧!

日本心理学家波多野完治说:「发现一个比喻就意味着发现从未被发现的两件事情之间情感上的一致,从而向全社会的思维方式引入一种新的看法。修辞不是单纯的技巧,……文章修辞的创造,就是新的思维方式的创造。」

佐藤认为这是「少见的正确意见」所以,修辞就是感觉的「发现」。发现什么?发现一种说法,一种语词的新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在发现之前就已经现成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而是由这种发现才第一次被建立起来、创造出来的。

还记得修辞认识的公式吗?如何习得修辞认识?

修辞认识 = 社会常见文化习得 + 时空变形(空间/时间/时空)

如何习得修辞认识?熟悉并使用常见文化习得(普世观念、社会习俗、与说话人接近原则等),合理编排组合,创作出新的模因。

修辞认识的公式

你是如何理解「修辞认识」的?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吧!

传统修辞沉迷于广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之中,所谓的近代精神被抛弃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人们已经将传统修辞忘得一干二净。

佐藤信夫通过对八个传统修辞格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新修辞认识系统,意图探索语言本身的无限可能性,挖掘人类对宇宙、对自然和社会、对人心的认识的无限可能性。这种无限可能性是人类凭借自己的创造性的感觉能力而在语言中逐渐开拓出来的。

辞格演绎-文化习得

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遵循严格的推理规则,一步一步推演出各种命题或定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在这种演绎的过程中,只要作为大前提的公理和推理规则是确实无误的,推理出的结论一定具有普遍必然性。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论》中总结了他认识原则: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是笛卡尔全部认识论哲学的起点,也是他「普遍怀疑」的终点。笛卡尔说,我们以往所认为的一切真实的、可靠的感性知识,其实都是不可靠的;因此,一切依靠感性观察而建立的科学,诸如天文学、医药学、物理学等,也都是值得怀疑的。

我可以怀疑一切,但唯独不可以怀疑我的怀疑,因为这正是怀疑的真实性所在。

联合注意(joint attention)是两个人在一个对象上的共同焦点。 当一个人通过眼睛注视 ,指点或其他口头或非言语指示向对象提醒另一个人时,以确定自己和他人都在关注同一个物体。

9~14月大的人类婴儿,关注面孔状刺激的偏好逐渐发展为追随成人目光、以及看其所看之处的能力。此时,他们身上开始出现一种被称为联合注意的现象,借由这种能力,他们利用他人的目光方向,也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相同的物体上。

尽管这种能力看起来有点小儿科,但是其他灵长类似乎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共享注意的能力应该是人类最与众不同的特征。人类婴儿可以因此识别出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对此作出反应。

联合注意是最重要的认知技能,正因为有了这个能力,就能学习其他所有的一切。为了成为合格的人类,儿童需要发展所有与共享注意相关的基础能力,让自己能与其他人产生联结,从而进入人类的文明世界。 ——《进化心理学》第四章 我们是如何成为人类的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它认为人类或其他心智所具有的各种认知特性,是被包含生物身体在内的整个有机整体所塑造的。即人的身体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

这些认知特性包括高层次的心理意向结构(如概念和类),并表现在各种类型的认知任务(如推理和判断)上。在身体方面,则包括人的运动系统、感知系统,身体与环境的交互(如情境理性)、以及世界内置到生物体结构等假设。

这种经验产生于:

我们的身体(知觉和运动神经器官、心智能力、情感组成,等等) 我们与物质环境的交互(移动、操纵物体、吃,等等) 我与我们文化中的其他人的互动(在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制度方面) ——乔治 · 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平克在《写作风格的意识》即写道「写作是一种不自然的行为」,但他也写道「更佳的做法则是紧记古典风格的指导性隐喻:作者在跟读者对话,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世间的事物。」

你可以将写作理解成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作者为读者描述他们共同关注的对象,这个共同的对象可以是一个真实的物体、人、事件或一些更抽象的东西(理论,概念或说法)。

古典风格并不是写作的唯一方式。但它是一种理想,能把作者从很多最坏的习惯中挽救过来,而它用起来特别顺畅,因为它把写作这种最不自然的行为,变得像我们最自然的两种行动:说话和观看万物。——斯蒂芬 · 平克 《写作风格的意识》


时空变形技法(上)

修辞感觉 = 人类具身认知 + 时空变形(空间/时间/时空)

如何习得修辞感觉?熟悉并使用具身认知方式(认知科学原理、隐喻当框架等),合理编排组合,创作出新的模因。

人类常见空间模式及意象图示

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人是如何表达和理解时间呢?语言学证据表明人类通过隐喻的方式谈论时间,即通过具体事物来构建时间概念,最常见的就是时空隐喻。

时空隐喻是指人类以思考空间的方式思考时间。阳老师在课程中提到了五大时空隐喻,你还记得吗?

五大时空隐喻系统

直喻本质上是基于两个事物的类似关联而创造出的新型感觉。常用方式:像 Y 一样的 X。

当我们无法用标准的语词来表达一个独特的事物(包括场景、对象、感受、体验等等)的时候,直喻产生了。即使对于同一个对象,比如一座富士山,每个人也因不同的视角、心情,时间地点、季节天气等等获得千差万别的感觉印象。为了表达这种独特的体验,语言必然是丰富的。

例句:「小巧含苞的嘴唇实在像美丽的蚂蝗圈一样富有伸缩性而又光滑,沉默时似乎也在动一样,所以如果起皱或色泽不好就会显得不洁,但却不是那样,而是湿润而有光泽的。

蚂磺和美女的嘴唇之间的这种类似是作者通过把自己的感觉表达在语言上而创造出来的,在此之前两者毫无类似之处。而没有读者的合作,这一创造也不可能最终完成。阅读就是表达者和接受者「以相互之间的基本信赖为前提的共同冒险」。

隐喻,将喻体直接说成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常用方式:Y 是 X。

一般认为:直喻是拉长的隐喻,隐喻是精简的直喻。或者隐喻比直喻高级,直喻比隐喻幼稚。

佐藤认为,作为典型形式,直喻是理性的修辞,隐喻是感性的修辞,这虽然并不等于说直喻里面就没有感性,隐喻就没有理性,但毕竟隐喻更偏向于感性。所以隐喻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更老练、更简洁,而在于它更轻松地表达了直接的感觉。

晚秋之夜音乐会也已结束,无数的乌鸦,以各种形式相互推挤着从日比谷公会堂里成群地出来,不一会儿,都朝着各自回家的路一下子飞走了。

「您不就是山名先生吗?」

打招呼的一只乌鸦,无帽蓬发,身穿夹克衫,是个瘦高个子的青年。 「我就是……」

被招呼的乌鸦,是一肥胖的中年绅士。他不介意地朝有乐町大步走着,一边问道:「你呢?」

—— 太宰治《候鸟》

换喻是基于两事物的临近性的比喻,在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由于外部的邻接性和亲近性的缘故而相互关联时,两者可以相互借代名称。

例如起浑号,只是在发生时才是一种修辞格,一旦定形则不再是修辞,别名就成了正式名称甚至辞典名称。常用方式:部分指代整体(小红帽/起绰号)用帆代替船,或用五星红旗代替中国。

正午时分,两名警察看望了叶藏。真野已经离席。

两人都是身穿西服的绅士。一个留着短胡须,另一个戴着铁框边眼镜。胡须压低着嗓音询问与阿园的事件经过。叶藏作了如实回答。胡须将它记录在小册子上。完成了一套询问后,胡须说:「女人已经死了哦,你也是想死的吧?」他似乎是在对床说话一样。

—— 太宰治《丑角之花》

提喻所使用的词语有比常识期待更为恰当的更要大的(超出必要的一般性的)意义;或者相反,它所使用的词语比期待的更小的(超出必要的特殊性的)意义 —— 换言之,它是这样的一种辞格,即从外延上表示整体的类概念来表现种,或者从外延上表示部分的种概念来表现整体。

—— 佐藤信夫《修辞认识》

佣人推开老太婆,冷不防拔刀出鞘,将白钢色举到她的眼前。 ——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那日,我向他们举手起誓,要把他们从埃及地领出来,到我为他们所选定的流奶与蜜之地,就是万邦中最荣美的地。 ——《旧约全书·以西结书》

阳老师已经将比喻和时空变形揉合使用的方法整理成了一张表,你可以按照这张表来写出新鲜的句子,创造新型的模因。

修辞感觉之比喻

视崖(visual cliff)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著名实验,用来研究人类和动物的深度知觉。

视崖实验利用玻璃和红白相间的布料,造成一个在视觉上看起来像是具有不同深度和落差的悬崖。但其实,「悬崖」上面铺着厚厚的玻璃,人在上面行走是非常安全的,并不会掉下悬崖。

视崖实验证明:6个月以上的孩子都具有空间识别能力。

在写作中善用时空变形,打破原有模式,并加入适当的比喻手法,创造新的模因。


时空变形技法(下)

修辞感觉 = 人类具身认知 + 时空变形(空间/时间/时空)

如何习得修辞感觉?熟悉并使用具身认知方式(认知科学原理、隐喻当框架等),合理编排组合,创作出新的模因。

立足于修辞感觉这样的新型认识论,佐藤把夸张追溯到语言和人性中的根:「仔细想想,我们常年都处于不夹杂些微近乎谎言的虚伪就无法说话的状态。……所谓比喻,就是处理这种由于过大或过小而难以处理的语言的一种措施。夸张法作为一种辞格,也是处理语言的虚伪内涵的策略之一」。

进一步说,「更本质的理由则是语言的本性包含着虚伪,所谓语言,原本就是可以撒谎的东西,这也是语言或符号的重要定义之一」

所以,作为符号体系的语言和文化总是面临着信用的危机,而「夸张法让我们意识到语言本质上的谎言的可能性。它往往以一种嘲笑我们为维持信用而作的不断努力的恶作剧,来医治我们的这种努力的疲惫。由于夸张法,我们有时会感到松了口气,心里的郁闷得以消除」。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鲁迅《一件小事》

完美的印象,杰作的眩惑。真是够呛放声大笑吧。啊啊。低着头一动不动的那十分钟之间他竟老了十年。 ——太宰治《晚年·猿面冠者》

我们知道:修辞感觉 = 人类具身认知 + 时空变形,普通的夸张技法仅仅是从具身认知的角度出发,高阶的夸张技法可以尝试在时空变形下工夫。

添加空间位移图式的例子:

幸而她撒娇坐在他的御膝上,特别扭了七十多回,这才使龙眉之间的皱纹渐渐地舒展。——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添加空间形状图式的例子:

柔嘉打了个面积一方寸的呵欠。——钱锺书《围城》

人类语言之所以变得如此理性,就是因为我们成功地切断了它的外形和内容尺寸的比例。这也是人类语言本质特性之一。……人是因为忘记符号外观与内容的平衡才成为文明人的。但我们有时候也有一种奇妙的怀旧情绪,而不愿意做文明人。

列叙法是试图使文章的外形和它的意义内容以及由此而得到造型的现实达到相似的一种努力。它企图由表现的语言来确定被表现事物的模型,这正如我们不喜欢只显示数字的钟表,而偏爱以长短针显示时间的钟表一样,因为后者更容易接近我们的生物感觉。

——佐藤信夫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电影《死亡诗社》

佐藤信夫认为「缓叙法是通过缓叙事实来转移视点」,因为「如果只从正面来看现实,我们也将有被吸入现实的危险」,所以必须以否定非现实之物的方式让开一步,以便「留有认识上的余地」,能够「重新将此现实同与此相反的东西作以比较,所以缓叙法是人们在强烈事实面前保持自身独立性的一种修辞方法,是一种「认识上的拯救」和审美上的「幽默」。

这种否定的说法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需要,也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我不知道在人以外的生物的交流中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否定这一操作」,只有人才不仅仅能表达「我饿了」,而且还能表达「没有吃的!」这是因为人有语言。但表达不存在的东西并不是无意义的和抽象的,而恰好是一种感觉。

在海里的

那不是美人鱼,

在海里的

那只是海浪。

——中原中也《往昔的歌·北海》

佐藤信夫立足于语言感觉的创造性发现一切认识活动和审美活动的隐秘根源,在修辞学理论中开辟了一条独特道路。

他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开拓,与他不盲目迷信西方理论、而是密切结合本民族的特性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关,对我们立足于中国人和汉语的民族特色创立自己的修辞学理论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启示。

语言之桥

回忆一下,何为「反」的思维技巧?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首先要摸清概念,然后思考概念的定义,为何这样定义,如果不这样定义是否会更好?

例如学习辞格,除了要思考辞格是什么,还需要思考辞格不是什么,定义出自己的新鲜感觉。

人类的三种高阶思维技巧

回忆一下,何为「元」的思维技巧?

元是英文「meta」字首单字的翻译,意思是对某对象的描述,以及对某对象描述的内容。例如元记忆就是关于记忆的记忆,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简单的来讲,就是学习一切东西需要从源头入手。

例如学习辞格,就要思考辞格的辞格是什么?浩如烟海的辞格中是否有蕴藏在里面的共性?

回忆一下,何为「空」的思维技巧?

「空」的概念涉及「认知多相性」的假设假定。

我们具有使用多种多样的、甚至是相反的思维方式的倾向,比如科学的、宗教的、比喻的和逻辑的等,也就是说知识也是多相的。即使专业的科学家也不是完全投身于科学思维中。如果这些多样化的、甚至是冲突的思维形式没有共存于他们的头脑中,那么我想他们就不属于人类的头脑。

例如学习辞格,就要思考辞格之外的东西是什么,其他的专业领域(例如认知科学、心理学、计算机学等)会如何解释辞格……

「语言不是思考的外衣,而是思考的肉体本身」,这句话出自《哲学的现在》:

所谓语言不是思考的外衣而是思考的肉体是说,当我们思考问题时,不是仅仅依靠概念和逻辑,语言也需依靠形象和想象力。

在理性的思考中,形象或想象力历来是作为破坏概念或逻辑的严密性的东西而被排除的,而且一味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而这条路现在看来是需要纠正的。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修辞感觉的七种技法,大家记得去复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辞格演绎-载体


第五章作业点评

文采——如何写得血肉饱满 写作最困难的地方不是列提纲,而是写的血肉饱满。 单一的时间,单一的人物,辅以一些衍生的方法,会写出来很好的感觉。

读读往期学员李瑞文的习作 《卫长公主出未央宫》 是如何写出血肉的?

宫门尽头,天上的云似坠非坠,像喝饱水的生丝绸缎。 绸缎覆盖的未央宫斗兽下,站立着一位包裹在缥色曲裾中的十九岁少年。 那曲裾的淡青色与天空相映衬,看到的人都会联想到上巳节时的流觞曲水,一盏清澈的酒信马由缰地顺流而下。 今天不便佩剑,但即使不是因为穿了这件衣服,任何玉石挂在他身上哪怕只是想想也觉得多余。 所以他独自站在那儿,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时,只好以风作为装饰。

这篇文章细节饱满,基本都围绕着公主在这个宫门的附近。从天上的云,与天空相映衬,再到流水,再到信马由缰,再到玉石。围绕这种星辰相关的词汇,以一处空间为生发,不断得衍生。用记忆生存优势相关的词汇,认知负荷小,读起来舒服。

同样,将细节写得饱满,跟文化联系在一起,这需要宽广的知识面,或者全文搜索引擎。唤醒人的早期记忆,用具体的动作勾起人的食欲。优秀例子:汪曾琪《端午的鸭蛋》。

把牛肉切薄片,浇滚烫的清汤,为汤片。冷片也是同样的,但整齐的码在盘子里,蘸甜酱油吃。极酥软,而不散碎。

单一变量——利于卡片组合

卡片组合成文章的关键点是什么?

尽量把信息结构放在一个突出的点来展示,而不是把不同的信息分在一起。这样在组合卡片的时候非常方便。参考 纳博科夫的卡片 。

正面例子 黄小白的生活记趣 视角清爽干净,容易整合到长篇小说中。

反面例子 卫长公主出未央宫 这一篇稍微有点乱。视角有一点多,一个动物的视角,一个观察者的视角。这种写法有一个极其大的风险,在一篇文章中引入两到三个视角之后,假设你是在写一张卡片,假设你是在写一篇长篇小说,会发现写不下去以及会变成一个清单式写作,不知不觉写长了。

时空变形赏析之一

试读海子的《农耕民族》

在发蓝的河水里

洗洗双手

洗洗参加过古代战争的双手

围猎已是很遥远的事

不再适合

我的血

把我的宝剑

盔甲

以至王冠

都埋进四周高高的山上

北方马车

在黄土的情意中住了下来

而以后世代相传的土地

正睡在种子袋里

1983

划重点:「洗洗双手」与「洗洗参加过古代战争的双手」;「而以后世代相传的土地」与「正睡在种子袋里」。时空变形常见写法是在动宾结构中插入一个时空词汇,如钱钟书「打了一方寸的呵欠」;同样,海子的写法是在「洗洗双手」中插入了「参加过古代战争的」。

时空变形一种常见写法是,颠覆人们习惯的时空结构,用同一范畴写同一范畴,或者对调原本习惯的时空结构。

用同一范畴写同一范畴,可以参考海子另一首诗歌中的:「火回到火 黑夜回到黑夜 永恒回到永恒 」,还有张爱玲的「三年五载就是一生一世」。

在这首诗歌中,海子则展现了对调的写法,

而以后世代相传的土地 正睡在种子袋里

时空变形赏析之二

海子《得不到你》

得不到你

我用河水做成的妻子

得不到你

我的有弱点的妇女

得不到你

妻子滑动河水

情意泥沙俱下

其余的家庭成员俯伏在锅勺上

得不到你

有弱点的爱情

我们确实被太阳烤焦,秋天内外

我不能再保护自己

我不能再

让爱情随便受伤

得不到你

但我同时又在秋天成亲

歌声四起

1985

海子没有写第一得不到你会怎么样。第二我得到你会怎么样。他是把所有「得不到你」的意象整理出来。「河水」,你抓不住它,转瞬即逝。回想一下高阶技巧:记忆的生存优势效应。你凭空去搜索「得不到你」的意象词汇,是想不出来的。通过认知科学的原理,就很容易就想到水和妻子,因为它们都隶属于记忆生存优势效应。

这就是一个伟大作家的本能,而我们是通过认知科学去明白他为什么有这种本能。人类的大脑,对水,对妻子,这种词汇的信息加工速度比其他一般词语快十倍都不止。

接下来是「我的有弱点的妇女」,第一层是「河水做成的妻子」,在这「转瞬即逝」的基础上,没有写「第一第二」,而是从「妻子」到「妇女」。这又是一个符合人的大脑工作规律的高阶技巧:「妻子」和「妇女」在基本层次隐喻中,所处的层级不一样。用层级表达递进关系,就非常优雅。第三个「得不到你」,前面是河水和妻子,现在是妻子和河水。「妻子滑动河水/情意泥沙俱下」,玩了一个文字技巧,非常优美。

第四个「得不到你/有弱点的爱情」,和「有弱点的妇女」对比一下,这是第五讲刚刚讲过的象似性原则。第五个「得不到你」,「但我同时又在秋天成亲/歌声四起」,它总是在一处,但是又是联想到很多处,这是时空变形的原则。从前文的时间「秋天内外」变形、空间「泥沙俱下」变形,到这里的「秋天」+「四起」时空变形。

总结:别用「第一第二第三」,而是用具像的词汇。最简单直接粗暴的方法,就是把记忆生存优势词表背熟,将「河水」与「妻子」这样关系近的词汇,「妻子」和「妇女」这样不同层次的词汇,进行拼接,传达内涵到层次、内涵到递进的关系,你就会发现自己会写诗了。虽然严格去分析诗人的逻辑,会有大量错误,但它利用了人类大脑的漏洞,大脑会下意识把它判定为是一首优美的诗歌。

利用时空变形创造美

写作新手行文流水账,没有文采是常见现象。如何规避流水账?认知写作学独特贡献:时空变形。试看几个案例。在它下面包括远距联想、基于感觉的时空变形、基于文化习得的时空变形、时空隐喻、基于故事的时空变形等术语。

黑夜降临, 火回到一万年前的火 来自秘密传递的火  他又是在白白地燃烧 火回到火  黑夜回到黑夜  永恒回到永恒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天空 —— 海子《献诗》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这就是时空变形,写作新手只会写成:大地上升起了黑夜。海子上述四句话妙不可言。试看冰心的写法,高下明显: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 —— 冰心《小桔灯》

「黑暗」、「火」、「永恒」,平庸作家会写成:「黑暗中重生,浴火中永恒」。 只有海子会写成:「火回到火 黑夜回到黑夜 永恒回到永恒」。这句话妙在:「回」,以及「永恒」。此句之妙, 还妙在同质和重复。如博尔赫斯写的那句 「死了,就像是水消失在水中」;再如「星辰招揽星辰,烟尘投身烟尘」 ;更如上帝创世纪:将混沌分开,清澈归上成天,浑浊沉下为地;更如「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

再看一个张爱玲的例子:

戈珊的一枝香烟一直不离手,她突然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把香烟使劲揿在他胳膊上。他想甩开她,但是她下死劲揪住了他不放。被烧灼的皮肤丝丝作声。他夺回了手臂,一句话也没说,走了出去。 —— 张爱玲《小团圆》

他夺回了手臂,一句话也没说,走了出去。 手从内变为外,物不再是物。

这两个案例放在一起,你有什么感悟?这就是伟大作家的必杀技:时空变形。海子、张爱玲真的都是天才。再看《工作谈》中的仿写:

五月即将逝去,山峦清晰,河水平滑起伏,黑夜从大地上升起,此刻才见明月。少男少女,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第五章答疑精选

过多和过新的比喻是不是认知负荷?

Q:阅读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比喻一个接一个,而且很多比喻直接看不懂,这样是否增加了读者的认知负荷?

A:> 修辞就是感觉「发现」,发现什么?发现一种说法,一种语词的新的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在发现之前就已经现成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而是由于这种发现才第一次被建立起来,创造出来的。——佐藤信夫《修辞感觉》

过多和过新的比喻从来不是认知负荷,而是说,你的这个比喻,是不是遵从空间隐喻和具身认知的原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第五讲中反复提到一个原则,在同一个时空隐喻的范畴内进行加工,认知负荷是比较小的,而张爱玲这种超一流作家已经拥有了这种本能。比如说她写海,像蓝色,还有像红,都是在颜色的范畴内进行加工,她虽然跳来跳去,但给读者的安全感其实很强,没有跳到让你觉得非常不安全。让你看完她的句子,不明白说的什么意思,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如何理解「高阶思维」?

Q:阳老师讲三种高阶思维技巧,空,元和反。如何具体理解这三种技巧?

A:高阶思维其实是围绕着人类的空间思维来进行变形。一般的人看到更多的是「平面」,那么逆向思维(反)后,你看到的是一个「反面」,这是一般人看不到的。再说元认知、元思维,看到的是「上」,是更高级的抽象层次。然后是「空」,跳出了你当前所在的系统,看到了系统之外的。

文风与修辞

Q:文风如何理解,文风和传统修辞之间的关系?

A:研究文风问题有独立的文体学在研究。平克建议的古典文风,我个人认为是对的。只是中文和英文会有一些特殊的区别。文采、辞格都是文风的高阶的词汇。在英文中有严格的区分,我们有时候当作同义词使用。第五讲第六讲的辞格,都是在教大家形成自己的文风。

说到修辞,张爱玲的修辞手法和钱钟书非常不一样。比如钱钟书特别喜欢拿科学词汇开玩笑,他在《围城》中拿科学和女人做比较,说二者都是「越老越不值钱」。但张爱玲她特别不习惯用跟科学相关的词汇、用概念性的词汇来比喻。这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就构成了不同作家的文风。

比如海子的文风,他特别喜欢写与「人类」相关的词汇,这种上位层次隐喻的概念,形成一种高大上、有逼格的写法了。比如「人类的泪水养家糊口」,一般的诗人有可能写成「妈妈的泪水养家糊口」;「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一般的诗人会写成「你和植物一样幸福」。上位层次隐喻遍及海子的诗歌。王小波写的「人类」,没有海子那么频繁。他写的这句「人类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跟海子风格完全不同。

作家选择了什么样的卡片、选择了什么样的空间构型,最终决定了他的风格。浅层的风格永远会变化,不同时代都会不一样。但是上位层次隐喻、下位层次隐喻、基本层次隐喻,自人类诞生以来,会永远存在。这种风格就更持久、更永恒。掌握这种写作技巧,就特别通用,不会频繁变动。

判断文章好坏

Q: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文章好坏?

A:判断一个人文章的技巧特别容易学:你挑出一个人的文章,看他十年后的可读性。如果完全不可读,那就意味着这个人对文字还没有形成自己强烈的品位和偏好。

有些营销文章十多年之后,依然是可读性不强。营销和文字是两回事。营销做得成功,可以做APP、做公司去卖商品,而不是卖文字。我们推崇的作家中,通过文字挣到钱的有几个。比如像纳博科夫,他以大学士、教授为主业,写这种流传千古的小说。我觉得千万别按营销思路做文字,这个叫做「小」了。

因为这样就很难把文字变成心理健康的调节工具、情绪调节工具。你总得向别人装、总得收住别人、总得向别人表达。向人推销东西、说服人一起采取行动,这种文字慢慢写成套路之后,未来你的心理会有很多沧桑,文字永远帮不了你。把自己做小了,再看文字就完全没感觉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通过自己的文字挣多少钱,我觉得文字是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的重要辅助,这是文字最简单的一个作用。假如抛弃了这个功能,未来就不得不通过其它方法获得心流,成本就昂贵了。

通过类似IT评论的文字,获得极大收获的人太多了。不能说这种人说得不对,只能我们走的路线不一样。比如我现在走的路线,第一标准是:保证我的每一篇文章在十年之后看,依然是优美的。这是与IT评论的文章不一样的,每天绞尽脑汁去打字,不如去学点编程、创业,这样挣钱多轻松。挣钱最轻松的方式叫中度体力劳动加轻度脑力劳动,这永远是挣钱最轻松的方式。写作这种重度脑力劳动反而挣不到大钱,它是反人性的。

如何应用「修辞以立其诚」?

Q:如何在写作上应用“修辞以立其诚”的风格,尤其在非虚构写作中?

A:可参考韩愈,韩愈的文章是修辞以立其诚的代表,但是这跟21世纪的趋势有一点背道而驰。所以我更推荐大家采取日本的修辞学取向,叫修辞以立其感。这其实也是日本从咱们这儿抄袭过去的,但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没了,所以又不得不反过来引用日本的著作。

阳老师您在文风上倾向于韩愈这一派的,同时又要融合修辞以立其感,这两方面会不会有矛盾,融合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A:大家在融合的时候,别假大空。修辞以立其诚,本来是没有问题,但是慢慢地被继承下来就变成我们初高中学的一些课文那种假大空的文风。要避免这种文风,咱们就要学修辞以立其感,这种写法从具象的事情入手,就很优美。

如何分析比喻是否在同一领域范畴?

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

张爱玲的这句比喻,有铜钱、湿晕、云轩信笺、泪珠,喻体是湿晕、泪珠,属于同一范畴,那铜钱、云轩信笺作为修辞的比喻,会不会增加认知负担?

A:这个问题非常好。年轻人想着月亮,首先是将月亮比喻为铜钱大的一个湿晕,接下来又打了一个比喻,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湿晕和泪珠是同一范畴的,这是张爱玲非常习惯的一种写法,用同一范畴来比喻同一范畴。

同学的问题是插入铜钱和云轩信笺为什么使阅读感受不降反升。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技巧,张爱玲把喻体控制在了同一方位隐喻中。湿晕和泪珠都是跟水相关的,是同一范畴,但是它在空间上并不构成同一范畴或是相似性。打比喻是需要有一定的相似性作为基础的,湿晕给你的感知是一种摊薄的,浸在餐巾纸上的感觉,泪珠则是一个滴落的感觉,那么这个时候相似性还不够强,她就在前面插入了一个铜钱,铜钱和泪珠创造了新的相似性,这个相似性就是建立在圆形的空间感上的。

张爱玲那个时代没有空间隐喻这一套研究,他们习惯的讲法是张爱玲写的作品非常有画面感,现在大家明白那个画面感怎么来的。如果将这个空间感改为方形:年轻人想着月亮是盒子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语感就变了,假如你以前不明白这种语感是怎么来的,只是觉得张爱玲就是写得好,那现在通过认知科学就能明白是这么来的。

铜钱的质地和后面的湿晕、泪珠,反差蛮大的,如果说它们相似性主要是在圆形,那我换一个其他圆形的东西,月亮是一个饼干大的红而黄的湿晕,它的语感还是会有变化。

A:人类认知的习惯是空间优先,质地在大脑中处理的优先级很靠后,这句话中最重要的是铜钱和泪珠,它们强化了这个形状。咱们大脑的习惯是先处理完空间定位,再来处理其他的,它空间定位时就把你的感知锁住了,你读起来就不会觉得很累。

大家可以很刻意地这么去练习。

张爱玲短短的这一句话里面,用到了非常复杂的一种写法,这属于天生的语感太好了。卡尔维诺也是这种语感,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读一下他的文章。

「今夜月色很好」是否属于缓叙?

Q: 佐藤信夫在《修辞感觉》中用了丰台涅的「缓叙」定义:1)不积极肯定一件事,而明确否定与之相反的一件事。2)弱化表现那件事,即使是有程度之差。其作用是给积极的肯定以更大力量。

但佐藤信夫在书中引用了这首诗:

在海里的,那不是美人鱼,在海里的,那只是海浪。

并说这是最具缓叙性的缓叙法。他的解释是美人鱼通过被否定而以「不在那里的美人鱼」的形式出现。「那只是海浪」创造性的作为「存在美人鱼」的反义。

那是否可以认为「月色很好」是创造性的作为「不喜欢」的反义?用以表达「我不讨厌你」,或者「我爱吃你做的饭」?

A:完全可以理解为缓叙。

特别提醒一下,佐藤信夫的修辞学是一套演绎法,它并不像传统修辞学,非要一个极其精确的形式主义定义。它更多的是让你找到修辞的感觉。如果陷入严格的定义中,就步入修辞学没落的那个初衷去了。缓叙的重心是表述人类和现实保持距离的心理。

缓叙法是通过缓叙事实来转移视点。如果只从正面来观察现实,我们似乎会被吸入现实。借助缓叙,从旁边看,就会产生一种认识上的余地。从而读者能将现实与此相反的东西作一对照。 ——《修辞感觉》佐藤信夫

佐藤信夫对修辞学的理解和西方,和中国的修辞以立其诚是完全不同的。从「似乎」这个词,你会发现他的写法很日本,他并不是让你追求形式上的精确,而是让你自己产生顿悟的感觉。我们如果正面来陈述一二三四,就会和现实捆绑得太紧密了。这个时候通过缓叙,我们在两者之间保持了一个距离,就像是站在旁边看。

所以语言现象可以隶属于很多个辞格,千万别去死记硬背。

阳老师讲解如何欣赏现代诗

提及的参考资料如下:

大家可以自行参考哟~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来源

longai/mind Ch5-模块手册-个人教程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image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修辞演绎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传统修辞的死穴是什么?

修辞演绎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image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修辞感觉的公式是?

还记得修辞感觉的公式吗?如何习得修辞感觉?

修辞感觉 = 人类具身认知 + 时空变形(空间/时间/时空)

如何习得修辞感觉?熟悉并使用具身认知方式(认知科学原理、隐喻框架等),合理编排组合,创作出新的模因。 image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修辞认识的公式是?

还记得修辞认识的公式吗?如何习得修辞认识?

修辞认识 = 社会常见文化习得 + 时空变形(空间/时间/时空)

如何习得修辞认识?熟悉并使用常见文化习得(普世观念、社会习俗、与说话人接近原则等),合理编排组合,创作出新的模因。 image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如何理解修辞认识?

你是如何理解「修辞认识」的?用自己的话阐述一下吧!

传统修辞沉迷于广义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之中,所谓的近代精神被抛弃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人们已经将传统修辞忘得一干二净。

佐藤信夫通过对八个传统修辞格的分析建立了一个新修辞认识系统,意图探索语言本身的无限可能性,挖掘人类对宇宙、对自然和社会、对人心的认识的无限可能性。这种无限可能性是人类凭借自己的创造性的感觉能力而在语言中逐渐开拓出来的。 image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时空变形技法(上)

修辞感觉 = 人类具身认知 + 时空变形(空间/时间/时空)

如何习得修辞感觉?熟悉并使用具身认知方式(认知科学原理、隐喻当框架等),合理编排组合,创作出新的模因。

人类常见空间模式有哪几种?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五大时空隐喻系统

时间是一个抽象概念,人是如何表达和理解时间呢?语言学证据表明人类通过隐喻的方式谈论时间,即通过具体事物来构建时间概念,最常见的就是时空隐喻。

时空隐喻是指人类以思考空间的方式思考时间。阳老师在课程中提到了五大时空隐喻,你还记得吗?

image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比喻+时空变形」技法表

阳老师已经将比喻和时空变形揉合使用的方法整理成了一张表,你可以按照这张表来写出新鲜的句子,创造新型的模因。

image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佐藤信夫的修辞感觉

佐藤信夫立足于语言感觉的创造性发现一切认识活动和审美活动的隐秘根源,在修辞学理论中开辟了一条独特道路。

他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开拓,与他不盲目迷信西方理论、而是密切结合本民族的特性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关,对我们立足于中国人和汉语的民族特色创立自己的修辞学理论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启示。 image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三种高阶思维技巧:反

回忆一下,何为「反」的思维技巧?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首先要摸清概念,然后思考概念的定义,为何这样定义,如果不这样定义是否会更好?

例如学习辞格,除了要思考辞格是什么,还需要思考辞格不是什么,定义出自己的新鲜感觉。

image

zilongxuan001 commented 6 years ago

写作窍门:善用修辞感觉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修辞感觉的七种技法,大家记得去复习,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