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eyzoey0102 / Liberal-Arts

博雅通识
0 stars 1 forks source link

内隐学习 #2

Open zoeyzoey0102 opened 7 years ago

zoeyzoey0102 commented 7 years ago

内隐知识 (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印象

认知科学习惯将世界知识管理运动之父野中郁次郎提出的“暗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翻译为内隐知识。它来自英国哲学家波兰尼1958年的著作《个人知识》。

最先听闻这个术语,是老阳提到苹果Macbook包含了许多符合认知科学的内隐设计,Github也是。另外,在我更为熟悉的二语习得领域,“语感”的生成就是一种典型的内隐知识。我经常说,我不是个好老师,因为教语法不是我的强项,我对许多英语语法规则的判断都是凭“语感”得来,是一些很难说清道明的隐性知识。这些“语感”是从小经过大量听、说、读和口头背诵的结果。犹记得,小升初时请了人生第一位英语私教老师,每周去她家唯一的任务就是——大声朗读。进入外国语中学的第一年,英语老师也要求全体六年级新生在入学前的暑假里朗读指定原版英语故事集,并用磁带录下来。这是12岁的我最喜欢的作业了。后来是7年的外国语学校语言环境熏陶,12-18岁,长时间大周期“暴露”在英语环境中。保送至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后的前两年,基础课程里每周也有背诵新概念英语和精读教材篇目的要求。再后来开始学法语,我依然沿袭了这种大量跟读和背诵的语言学习入门方式。毕业后,在有限的英语教学经验中,我也观察到,那些热衷朗读课文的学生在英语综合能力上较不肯开口的孩子更突出。我想,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多听多读多说是增强语感的不二法门。

那么究竟内隐知识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认知心理学领域是如何发现这一现象的?有哪些经典实验?它和外显知识的区别和关系又是怎样的?内隐知识属于三重信息加工模型的哪一层?有哪些实际应用价值?

例子

开智部落之所以选择Github作为异步讨论平台,就是看中它沉淀了大量优秀的内隐模式。所谓润物细无声,经常使用Github,看到高阶学习者如何提问、如何发起议题和及时信息闭环,慢慢地,后来者也就能依葫芦画瓢,领悟其中的好处,生成更多知识。

再比如,一旦学会骑自行车后,就终身难忘,变为本能,这就是后天习得的自动化反应。

拓展

内隐知识属于斯坦诺维奇提出的人类心智「双过程理论」中进程一直觉模式,是人类心智的「三重心智模型」中的第一层自主心智。

出处

  1. 郭秀艳,杨治良. 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注:杨治良教授是国内内隐学习的开拓者,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心理学会理事长,是中国心理学界的泰斗,有国际声望。其弟子郭秀艳的博士论文《内隐学习的理论和实验》进入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此基础上改变的专著《内隐学习》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 大虾 & 十三维:Issue信息及时闭环背后的内隐模式

  3. 老阳:构建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

  4. 老阳:理性——重新定义人类认知能力 (《超越智商》推荐序)

zoeyzoey0102 commented 7 years ago

人名卡

Arthur Reber

印象

生日:1940-,美国宾州 H-index: (all)37 认知科学家,并自称赌徒

I’ve spent over fifty years living two parallel lives. In one I am a semi-degenerate gambler, a poker junkie, horse player, and blackjack maven; in the other, a scientist specializing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related topics in the neurosciences, the origins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philosophy of mind.

(看他个人网站,是个博学多闻,有个性的老头子啊!)

1965年首先提出内隐学习(用implicit这个较为中性的词代替当时流传度更广的unconscious)的概念,也是历史上首个通过人工语法内隐学习(artificial grammar)测试实证无意识知觉加工的心理学家,并基于进化生物学原理区分内隐学习和外显(explicit learning)学习。Reber提出,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无法具体陈述学到的规则或知识。

这一理论在提出后沉寂了十余年,直到80年代中期,随着内隐记忆和启动效应研究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心理学界再次掀起了对内隐学习的研究热潮。

例子

His M.S. thesis was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of implicit learning, a form of learning that takes place without awareness of either the process of acquisition or knowledge of what was actually learned. Those experiments used the artificial grammar learning methods where participants memorize strings of letters that appear chaotic but are actually formed according to complex rules. After the learning period they are able to discern whether new, novel letter-strings are "grammatical" (i.e., conform to the rules) or "non-grammatical" (i.e., violate the rules) without being able to articulate the rules they are using. These processes have much in common with the notion of intuition where people often find themselves able to make effective decisions without being aware of the knowledge they are using, how, or even when, they acquired it. His 1993 book, Implicit Learning and Tacit Knowledge: An Essay on 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 reviews the early decades of research on the topic.

出处

Google Scholar wikipedia 个人网站:http://arthurreber.com/ 内隐学习及其特征(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

拓展

16年初读过Jonah Lehrer的How We Decide一书,里面提到过“专家式直觉正确”,即通过长时间高强度训练之后对技能达到直觉式的熟练掌握。这种“专家式直觉”应该就是一种隐性知识了。

zoeyzoey0102 commented 7 years ago

人名卡

野中郁次郎

印象

1935年5月10日- 出生于东京 1958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同年进入富士电机制造株式会社 1968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哈斯商学院(Haas School of Business)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72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哈斯商学院取得企业管理博士学位 代表著作有: 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 (2006)

例子

知识管理学科被引述最多的日本学者。提出知识由两个对立的部分:“形式知识”,诸如语法陈述、数学表达式、技术规范、手册等可以用正式语言表达的知识,和“暗默知识”:根植于个体经验的个人知识、涉及个人信念、视角及价值体系等无形要素。形式知识可以管理,但暗默知识难以管理,

它更多依赖创造者所处在的[场]来生成。

他还说

知识是一种创造力量,它不仅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也存在于通过各种相互作用与他人共享情境的、动态的「场」之中。不能创造「场」的组织也就不能创造新的知识。

出处

wiki 老阳:构建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

zoeyzoey0102 commented 7 years ago

拓展

内隐知识

例子

在企业数据隐私与合规领域,开始流行一种叫compliance and privacy by design的新理念,即从最初的产品/系统设计里就融入数据隐私保护概念,而不是去依赖没人愿意看的隐私政策。数次碰到这个短语之后,今天想到可以用“内隐的合规与隐私文化”来解释。

出处

ForbesChina: 科技新思维:如何避免隐私暴露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