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orahao / IA003BP

结课项目:虚拟现实(VR)技术在数字展示领域典型企业分析
24 stars 18 forks source link

BP项目复盘 #38

Open kiaorahao opened 5 years ago

kiaorahao commented 5 years ago

啥是双簧?--日不落军团穿越救赎故事背后的故事

正文

啥是双簧?这显然不是问题,问题是为啥要双簧?

回到时间的起点,我们在最后几天准备PPT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表达和呈现我们的成果?

这时我们想起了阳老师的一段话:

身体不是认知的外在,而是认知的本身;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修辞不是雕虫小技,而是发现感觉,创造新型认识,乃至人生意义。

那么我们也可以得出这个假设,PPT的呈现和表达不是主题的外衣,而是主题本身。

这样思路就豁然开朗了,我们可以通过PPT呈现和表达本身来诠释我们的主题:虚拟现实和数字展示。

首先,既然谈到虚拟现实,我们也干脆就来讲个虚实嵌套的故事得了。过程其实并不顺利,小伙伴们经过几轮沟通、协商,因为好几个无法突破的硬伤而差点胎死腹中(感谢舟舟和仁冲教练的指导!)。突破点就是我们想到一个大IP的创意——电影盗梦空间。我们参考它设计了两层虚拟梦境,主人翁小强首先作为一个“实”的角色出现,他是你我的影子,信分同学、被割韭菜的小白。然后借助第一层梦境摇身一变成为风语筑创始人,这样可以合理解释和虚化一些不影响主题却起到重要衔接作用的细节,尤其是主人翁的心理活动。对应的“实”的部分就是我们重点要论述的学术、商业主题内容。

紧接着又发现一个问题,如何将我们现在的信息分析结果在第一层梦境中进行合理呈现?于是我们就设计了第二层梦境,在这里我们实现了对风语筑创始人身份的无缝切换,变成一个我们需要的角色:站在当下2019年、作为旁观者、有动因去探索这段时间的学术和商业主题信息。为此,我们将时空定位在2010年世博会现场“虚拟未来馆”,利用VR眼镜穿梭到未来。因为我们体验过了排练过渡版本中的各种晕菜,为了避免路演现场给同学产生同样的困扰,我们又提供了防晕车药——在PPT页脚用陀螺标志提示当前的梦境层级,居中旋转的陀螺说明此刻是在梦境中,最后一页PPT倾斜的陀螺暗示梦醒时刻的到来,我们也通过这个方式向“盗梦空间”致敬。 image image

不过这样依然有一个问题,该以什么切入点去描述他的心理活动和辅助信息呢?这时候我们又想到电影中一个常见的叙事手法——旁白,经典如肖申克的救赎即是如此。于是我们决定采用双簧:旁白+主人翁,分别是代表理性的旁白者和代表感性的主人翁,这样虚实搭配也更方便我们在描述信息分析探索过程和得出结论间自由切换。同时理性和感性的定位更便于区分“实”的信息展现和“虚”的心理活动。最后我们又加了一个彩蛋,给旁白一个“扶正”的机会,在结尾处作为小强的爱人出现,实现了旁白虚实角色的切换。而我们也通过题目中的“救赎”向“肖申克的救赎”表示致敬。

image

第二个就是围绕数字展示这个主题。根据我们查到的风语筑创始人访谈节目,他提到自己公司的核心理念就是个性化表达,表面上的跨界实际上只是表达的主体在不断变化:从政府背景为主的城市馆,到企业为主的园区馆,再到以满足个人需求为主的商业展示馆。那么我们又要如何把这个“个性化表达”给表达出来呢。首先是明确什么不能做,因为担心网络延迟,我们去掉了所有动画,这样就只能基于静态界面展示。根据少即是多的理念,我们套用PPT模板给信息做结构化呈现(感谢舟舟队长的超酷模板!)。 image image

当然,我们也利用开智工具箱制作了词云图。这些都是以“表达”的方式体现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image image

彩蛋

为了突出主题、把控时间,我们把开始部分想要涉及的职业部分给砍了,现在作为彩蛋放出来分享给同学们。

这天深夜,和小伙伴们开完会后,他倒头进入梦乡,自己摇身一变成了风语筑创始人,回到了时间的源头,那是2003年的夏天。。。

"这非典整的班也不能上了,一晃毕业后在设计院待十多年,越来越觉得暮气沉沉。"

"不行,我得思考下可能的自己。"

在做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以后,他发现自己的霍兰德代码是"艺术型和企业型"。然后又通过大五人格测试和绘制“可能自我树”进行交叉验证。

他接着通过高阶算命术中的Onet职业兴趣测评表,发现在适合自己的行业名单中,"建筑广告"赫然在列,这正是他这些年来潜心打造的技能树的主要领域。而他也明白,自己正处于Super生涯彩虹图"成人前期的探索期"。

"是时候出发了。"

当然,最后得感谢作为听众的开智小伙伴们和阳老师,是你们给了我们勇气,只有“异类遇见异类”的时候,才不会嫌弃、还可能会喜欢我们这样“异类”的展示:)

kiaorahao commented 5 years ago

BP 复盘24问

  1. 报告最大的遗憾在哪里? 没有快速收敛主题,以致信息挖掘不够深入,发现足够的洞见。

  2. 路演PPT形式上还缺点什么?还有什么遗憾? 形式:缺乏诗意。故事已经花不少时间打磨理顺。但是早期版本里的诗意到后面整合丢了以后也没来得及给补上。 互动:因为全屏演示,无法实时了解同学反馈。也没有留意到留言区问题。 对策:再同步开一台电脑,路演+看反馈两不耽误。 内容:什么是数字展示?

  3. 什么更重要? 自己该做什么更重要的事? 快速收敛目标,高效项目管理(协作框架),深入挖掘信息,反复运用所学知识,内隐知识。

  4. 怎么找到风语筑为代表? 开始的设想就是找到AR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应用,后来发现应用范围太广泛,考虑到成员时间限制,就约束在文化领域。 感兴趣的文化领域是传统文化的展现,发现现在应用比较成熟的集中于博物馆、文物单位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实现,比如敦煌莫高窟和故宫博物馆。于是我们对这个领域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主要的企业都是属于数字展示这个行业。然后就自然的找到了数字展示行业的龙头股-风语筑。

  5. 项目本身有什么反常识点?

    • 处于上游的AR技术拥有公司相对垄断(需交叉验证)。
    • 通过找到能很好结合AR技术的传统领域,应该是个好的盈利模式。
    • 只是趁着AR的风的无门槛项目来得快死得快,例如VR体验馆,很多个体、公司都大批倒闭。
  6. 项目协作过程中有什么反常识点?

    • 教练、队长亦师亦友。
    • 同学们都有很强的内在驱动。
  7. 为什么要只字不差的理解“拿作品说话”?

    • 不要显示自己多少苦劳,只需拿作品说话,因为你只需在乎有洞见的人对你的评价。 珍惜他们的时间,用作品作为接口来了解你。无需铺垫,直入主题,是牛人喜欢的最高效的协作、沟通方式。

    • 以作品说话,是最有效的约束自己发散思维的利器。带着问题去找,融会贯通所有策略,单个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8. 为什么一定要写BP?和平时作业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一定要组队?

    • 写BP的选题是有内在动因驱动,会最大化的综合利用所学,变成内隐知识。
    • 平时作业都是具体点的运用,BP将各个环节打通,同时更加落地。
    • 组队有利于破除“小我”的概念。
  9. 个人和团队到底有哪些差别? 从人的角度出发,最害怕辜负队友的信任,队友在一条船上,一路或风光旖旎,或百转千回,或波涛汹涌,或披荆斩棘,但是希望能到达一个阶段性的光明岛,更好的是更远方的目标。辜负了他人的内疚,恐怕是最深层的恐惧。

  10. BP过程中最困难的时候? 设计脚本的时候,因为场景相对较复杂:两层梦境,双簧解说。一度都感觉要编不下去了。最终如何展现,反过来会影响内容提炼。直到最后一天中午,还在纠结题目是什么,那一瞬间突然感觉是不是把队友带到沟里了。

  11. 如何观照自己的情绪?如何明了自己的情绪波动的底层因素?又如何因此去同理他人进而引导到正确的方向?

    •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同侪压力很大。有高效协做大量输出的懒人组,有目标明确快速推进的战略组,有思路清奇的知识付费组。这些都反向促进自己更加专注于如何更好的输出BP。
    • 项目推进过程中,能感受到气场的变化和互相影响,需要强力的推进和反省机制来确保将负面情绪降到最低,及时止损,挣扎着再向前一点点。
  12. 想要感谢谁?

    • 队友的相互支持、头脑风暴。
    • 舟舟队长高密度的深度意见,仁冲教练的高阶指导。
    • 优秀同侪,beibei的高效犀利热心虚心,麦学霸的夺命连环杀,康峰的大脑洞高直觉,大蔚的感性率直7*24超级精力大人。
    • 当然还有开智和阳老师给搭建的舞台。
  13. 要感谢自己什么?

    • 不放弃,在要出现僵固型思维的苗头时,及时遏制住切换到成长型思维。
    • 及时学习其他同组经验,开智协作方法(战略组)、更好的PPT呈现(懒人组)。
  14. 你是如何给团队带来不一样的东西?从而更能透过他人,区分自己? 从根本上更专注人, 从唯心角度,人是一切事物的源头,抓住人,就抓住了根本,人创造了知识,人创建了事业,人扮演着各种职场角色

  15. 最终报告和路演PPT的差别在哪? 报告是一本书,而路演PPT是将这本书拍成一个微电影。 内容、形式都是为了服务于,让听众除了得到最小知识之外,对于整体呈现感觉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不要低估原始大脑的魔性,高估自己的理性,提醒骑象人的寓意。 牢记阳老师的那段话:

    大脑先天地喜欢故事的。但我们感动于诗意的。最后被逻辑的说服。 想打动听众:利诱之为下,情动之为上,所谓攻心为上。有情有理才是绝配。

  16. 你得有多专注才能做出一点点像样的东西? 一天中有效的创造时间很少,对于我集中在上午最好,但是能激发灵感的是潜意识时间,比如冥想、跑步、洗澡等时间。

  17. 你得有多非功利才能发现一个另一个维度的自己? 当所有人群都奔向同一个方向,我退后一步,然后掉头就跑。

  18. 这个形式能体现真正的有趣度么? 放松、真诚 而非 段子手。 有趣男女 - 阳志平的网志

  19. 其他小组有何借鉴点? 懒人小组: 1、首先是确定主题。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提炼。(合集思考) 2、依据主题和问题,拆解成多个最小全局进行分析。(分头行动) 3、基于最小全局认识,确定最终框架。然后再次拆解成若干个最小全局。(拆+合) 理解:设定好大目标以后进行拆分提炼,然后分工第一轮深入研究。第二轮继续整合框架,然后再拆分任务。

  20. 路演有什么反常识点? 确定不能做什么?10分钟演示限制。不是尽可能多的向大家展示你做了多少东西,get到多少点。而是理解4*5的精髓,即少即是多。运用“反”,如果希望大家能只记住一个PPT页,是哪页?(最后总结页)如果希望别人只记住一个有趣点,是哪点?(双簧)如果希望有一点能以情动人,是哪点?(团队呈现,日不落军团)

  21. 做BP的时候如何体现产品化思维?

    • 如果是学术为主的BP,能否演化成一个工具箱?(懒人小组)一个课程?(战略小组)一个可以配合开智优化和补充的课题体系(知识付费小组)。
    • 如果是以商业为主的BP,能否提炼出套利机会(学术、商业)?能否作为一个落地项目?能否提供投资机会?能否提炼出一个行业最小投资框架(低风险龙头企业,高风险潜力股)?
    • 如果是以职业为主的BP,能否发现未来的职业机会?能否指导自己的职业规划?能给多少人多大程度上启发?
  22. 一个BP团队什么角色是必不可少的?

    • 连接者、推动者、组织者:有时间把人、事从无序改造成有序,给组织带来使命感、意义和激情
    • 创造者:核心创意、框架设计、擅长元反空、从信息(数据)中洞见价值
    • 实现者:大量基础资料收集、初步分析
    • 质疑者:教练等挑刺,提供“空”的思路
  23. 路演中讨厌、中性、喜欢的自己的定位分别是什么?

    • 讨厌我:我很厉害,请仰视我
    • 中性我:我很可爱,请靠近我
    • 喜欢我:我中有你,请启发你自己
  24. 后续有什么follow-up? 延伸、下沉自己的BP,到一个更基础的问题。

changelog

bchen4 commented 5 years ago

你的思考很有深度

jining1 commented 5 years ago

你的思考很有深度+1